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燕

作品数:225 被引量:1,69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9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5篇脓毒
  • 73篇脓毒症
  • 59篇细胞
  • 57篇蛋白
  • 51篇烧伤
  • 50篇高迁移率族蛋...
  • 43篇内毒
  • 43篇内毒素
  • 41篇迁移
  • 41篇迁移率
  • 39篇高迁移率族蛋...
  • 35篇烫伤
  • 28篇基因
  • 26篇脓毒症大鼠
  • 26篇免疫
  • 21篇休克
  • 21篇器官
  • 19篇多器官功能
  • 18篇器官功能
  • 15篇受体

机构

  • 112篇解放军总医院...
  • 6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1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北京丰台右安...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天津市天和医...
  • 5篇解放军第30...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解放军第一八...
  • 2篇解放军第18...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25篇于燕
  • 172篇姚咏明
  • 132篇盛志勇
  • 90篇董宁
  • 41篇陆连荣
  • 33篇施志国
  • 31篇李红云
  • 26篇杨红明
  • 23篇柴家科
  • 19篇贺立新
  • 16篇张立天
  • 14篇王亚平
  • 12篇胡森
  • 12篇方文慧
  • 12篇陆家齐
  • 11篇鄢小建
  • 10篇黄立锋
  • 9篇徐红霞
  • 8篇刘辉
  • 8篇吴瑶

传媒

  • 28篇解放军医学杂...
  • 23篇中国危重病急...
  • 19篇感染、炎症、...
  • 16篇中华外科杂志
  • 15篇中华烧伤杂志
  • 11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中华创伤杂志
  • 7篇中华急诊医学...
  • 6篇军医进修学院...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国美容医学
  • 5篇中华整形烧伤...
  • 4篇第八届全国烧...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肠外与肠内营...
  • 3篇中华医学会烧...
  • 2篇氨基酸和生物...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20篇2009
  • 15篇2008
  • 25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13篇2004
  • 13篇2003
  • 15篇2002
  • 14篇2001
2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创伤后免疫功能障碍识别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脓毒症是烧(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欧洲一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527例全身炎性反应患者中,脓毒症发生率为26.0%,病死率16.0%。
于燕杨红明姚咏明
关键词:免疫功能障碍创伤后流行病学资料全身炎性反应严重并发症烧(创)伤
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对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 了解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的变化,并结合其他有关指标评价其对患者预后的意义. 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6月,2家笔者单位收治符合人选标准的65例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根据脓毒症确诊后28 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脓毒症死亡组24例与脓毒症存活组41例.于脓毒症确诊后1、3、7、14 d,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的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脓毒症确诊后1d,检测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记录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x 2检验.对脓毒症确诊后1 d65例患者的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血清CRP水平、血清PCT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绘制65例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其对死亡的预测效果. 结果 (1)脓毒症确诊后1、3、7、14 d,脓毒症死亡组患者的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分别为(146±44)、(85 ±24)、(28 ±7)、(19±4) mg/L,均显著低于脓毒症存活组的(287±82)、(179 ±51)、(196±56)、(249±67) mg/L,t值为1.735 ~4.304,P<0.05或P<0.01.(2)脓毒症确诊后1d,脓毒症死亡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血清PCT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分别为(56±7) mg/L、(12.54±0.82) μg/L、(2.74±0.27) mmol/L、(24.3±2.4)分、(11.43 ±0.57)分,均显著高于脓毒症存活组的(35±4) mg/L、(2.38±0.16)μg/L、(1.83 ±0.12)mmol/L、(15.0±1.5)分、(7.22±0.23)分,t值为1.902~3.883,P<0.05或P<0.01.(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确诊后1 d65例患者的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比值比为6.83,95%置信区间为4.33 ~10.25,P<0.01)�
黄立锋姚咏明董宁贺立新张庆红于燕盛志勇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预后凝溶胶蛋白
休克期切痂有助于控制或减轻感染并发症被引量:80
1995年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29例,其中休克期切痂组14例,96小时后切痂组15例。两组分别于切痂前及切痂后3、7、14和21天检测血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分析其脓毒症发生率与痂下组织细菌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表明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开展休克期切痂植皮有助于控制或减轻感染并发症。在没有休克的前提下,切痂愈早愈能减少感染的威胁。
郭振荣盛志勇高维谊柴家科孙世荣姚永明贺立新于燕
关键词:烧伤休克切痂
严重腹腔感染大鼠JAK/STAT通路活化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观察Janus激酶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 (JAK/STAT )通路在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大鼠组织中的活化规律及其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 (CLP)法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LP组、JAK 2抑制剂 (AG4 90 )组和STAT 3抑制剂 (雷帕霉素 ,RPM)组。留取肝、肺、肾、肠组织测定STAT1/ 3活性 ,同时测定血清AST、BUN含量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和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结果 CLP后 2h肝、肺、肠组织中STAT1均迅速活化 ,6~ 2 4h达高峰 ,而肾组织STAT1活化相对迟缓。肝、肺组织中STAT3活性亦明显升高 ,但肾、肠组织中未检测到活化的STAT 3。AG4 90、RPM早期处理后 ,除肾组织外 ,其他组织STAT1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P <0 0 5或 0 0 1) ,肝、肺组织STAT3活性也显著降低。同时 ,AG4 90、RPM处理组血清AST、BUN水平和肺组织MPO活性在 2 4~ 4 8h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P <0 0 5或 0 0 1) ,但小肠DAO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 STAT1、STAT3在脓毒症时高度活化 ,并参与了严重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的病理过程。抑制JAK/STAT通路活化有助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防治。
王松柏姚咏明陈劲松董宁于燕盛志勇
关键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信号传递
烫伤脓毒症大鼠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改变与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观察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脓毒症大鼠重要脏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SOCSs)基因表达的规律及其与细胞因子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20%体表面积Ⅲ°烫伤后金葡菌攻击致脓毒症模型,检测动物肝、肺组织中SOCS1、SOCS2和SOCS3 mRNA表达,并测定组织中干扰素-γ(INF-γ)水平。结果: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大鼠肝、肺组织IFN-γ产生均显著增多,分别于伤后0.5 h和6 h达峰值(P<0.01)。同时,动物肺组织SOCS1、SOCS2和SOCS3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其中SOCS2和SOCS3 mRNA表达改变较为迅速,伤后0.5 h即明显高于对照组,2h达峰值。肝组织SOCS1 mRNA表达于伤后2 h明显增强,24 h仍维持于较高水平;而肝脏SOCS2和SOCS3 mRNA表达仅呈现升高趋势。金葡菌肠毒素B单抗早期干预后,随着肺脏IFN-γ产生减少,肺组织SOCS1、SOCS2和SOCS3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结论: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可诱导体内SOCSs表达上调,其改变与IFN-γ的"消涨"密切相关,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金葡菌脓毒症时炎症反应平衡的调节过程。
李红云姚咏明董宁于燕陆连荣施志国盛志勇
关键词:烧伤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脓毒症
NF-κB抑制剂对内毒素休克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观察NF 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酞吡咯烷(PDTC)对内毒素休克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内毒素休克模型 ,4 7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8)、内毒素休克组(n =2 4 )和PDTC拮抗组 (n=15 ) ,留取肝、肺、肾组织检测HMGB1mRNA表达及相应器官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内毒素攻击可导致动物肝、肺、肾组织HMGB1mRNA表达广泛上调 ,分别于 2~6h显著增高 (P <0 0 5 ) ,12h呈现进一步升高趋势。PDTC处理后 12h肝、肺、肾组织HMGB1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 ,其中肾组织于 2~ 12h趋于伤前范围 ;同时 ,血清ALT、AST、BUN、Cr水平于 6h明显降低 (P <0 0 5 ) ,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各时相点均显著低于内毒素休克组 (P <0 0 5 )。结论 NF κB抑制剂能显著抑制内毒素休克动物组织HMGB1mRNA的表达 ;NF κB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内毒素介导HMGB1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 ,并与脓毒症时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胥彩林姚咏明于燕王松柏
关键词:脓毒症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己酮可可碱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 (PTX)对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时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 ,将 4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6只、脓毒症组 18只和PTX治疗组 18只。检测肺组织生物喋呤 (BH4 )合成限速酶 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Ⅰ (GTP CHI)、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mRNA的表达 ;同时测定肺组织BH4 、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变化。结果脓毒症早期给予PTX治疗可有效抑制腹腔感染后 2、8h肺组织TNF αmRNA表达和伤后 2hMPO活性 ;同时 ,治疗组 2h肺组织BH4 、NO含量及GTP CHImRNA、iNOS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应用PTX对脓毒症后急性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该效应与PTX抑制BH4 。
王丽芳姚咏明董宁于燕陆连荣李红云盛志勇
关键词:脓毒症腹腔己酮可可碱急性肺损伤
严重外科感染患者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外科严重感染患者内源性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外科严重感染患者19例,分别于感染前和感染后第1、3、5、7、14天采集血标本。采用 ELISA 方法测定血浆 BPI、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内毒素含量采用改良基质显色法鲎试验检测。同时检查感染前及感染后第1、3、5、7、14天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观察患者预后。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感染后第1~5天血浆中 BPI/LBP 比值明显降低(P<0.01),第7天恢复至正常范围;严重脓毒症组患者感染后第1~7天其比值显著降低(P<0.01)。此外,感染后第1~3天严重脓毒症组血浆中 BPI/LBP 比值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0.05)。结论外科感染时机体内源性 BPI 和 LBP 水平迅速升高,但 BPI 的增幅明显低于 LBP;感染早期BPI/LBP 比值与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张立天姚咏明陆家齐于燕
关键词:脂多糖结合蛋白脓毒症细胞因子内毒素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毒素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4
1999年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对内毒素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肠系膜上动脉阻断45min 后松夹进行再灌注,静脉注射低剂量内毒素(LPS,1.5 mg/kg)。观察动物多脏器功能指标及体外诱生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改变。结果 I/R+LPS 组显著加重全身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和肝、肺、肠等器官功能损害(P<0.01)。而单纯 LPS 组或 I/R 组上述指标改变较轻或无明显异常。体外试验显示,当 LPS 刺激浓度≤10 ng/ml 时,抗 CD14单抗可显著抑制全血 TNF的诱生(P<0.05~0.01),且 I/R 组抗 CD14单抗对 LPS 诱导 TNF 的抑制率明显高于伤前值或假手术组(P<0.05~0.01)。结论 I/R 可显著提高机体对 LPS 攻击的敏感性,其机理与体内 CD14依赖途径的作用增强有关。
姚咏明于燕盛志勇陈劲松RedlHSchalgG
关键词:肠缺血再灌注TN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防治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观察不同措施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继发内毒素和细菌移位的防治效果。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6个治疗组,观察胰腺病理、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血淀粉酶、内毒素、TNF-α、IL-1β、肠通透性、肠道菌群、脏器细菌移位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中药清胰汤和SDD的效果最好,中药在抑制胰酶分泌和维护肠通透性方面略胜一筹,而SDD则在改善菌群结构方面更具优势;两者在减轻内毒素和细菌移位上效果相当。单纯导泻效果令人失望。生长抑素从多方面显示出其有益的作用,但主要发挥于ANP的早期。两种细胞因子拮抗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NP的病情。结论:中药清胰汤、SDD、生长抑素是防治ANP继发感染的有效措施。免疫干预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黎沾良邓群陆连荣姚咏明祝小枫熊德鑫梁延杰于燕孙小庆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继发感染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