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艳军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通透性
  • 3篇通透性
  • 3篇管通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激酶
  • 2篇血糖
  • 2篇糖基化
  • 2篇糖基化终产物
  • 2篇晚期糖基化终...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通透性
  • 2篇细胞
  • 2篇激酶
  • 2篇高血糖
  • 1篇蛋白激酶类
  • 1篇蛋白类
  • 1篇调节激酶
  • 1篇动蛋白
  • 1篇信号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朱艳军
  • 3篇黄巧冰
  • 3篇陈波
  • 3篇李强
  • 2篇郭晓华
  • 2篇黄绪亮
  • 1篇侯凡凡
  • 1篇邓建新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4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38MAPK在高血糖致大鼠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目的:目前,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已被公认为是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而在糖尿病病程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其发生的最初表现和导致其他后续改变的病理...
朱艳军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糖血管通透性
文献传递
MAPK通路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通过MAPK信号转导通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不同浓度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AGE-HSA)与之作用不同时间,并选用不同的试剂以及主导激活或抑制的腺病毒突变体以阻断或激活MAPK通路,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细胞骨架肌动蛋白F-actin的结构改变。结果:AGE-HS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引起内皮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结构的改变,未经修饰的HSA无此作用;p38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和ERK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均可抑制AGEs对细胞骨架的作用,而JNK通路抑制剂SP600125则无此作用;MKK6b、MEK1结构活性型突变体的重组腺病毒可明显诱导细胞骨架改变,MKK7活性型则无此作用;且MKK6b、MEK1无活性型突变体可明显抑制AGEs对细胞骨架的作用;p38α亚型的无活性突变体可阻断MKK6b结构活性型突变体诱导的细胞骨架改变。结论:AGE修饰蛋白通过MAPK家族中的p38和ERK信号转导通路引起内皮细胞骨架肌动蛋白F-actin的重组和再分布。
郭晓华黄巧冰陈波李强朱艳军侯凡凡赵明
关键词: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糖基化终产物肌动蛋白类
P38 MAPK激活在高血糖致大鼠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糖尿病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55 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分正常组、糖尿病组、溶剂对照组、MKK6b(A)组和MKK6b(E)组。溶剂组:给予相同容量的柠檬酸缓冲液;MKK6b(A)组:在糖尿病模型基础上,实验前24 h尾静脉注射MKK6b(A)2.5 mL/kg;MKK6b(E)组:在实验前24 h给正常大鼠尾静脉注射MKK6b(E)2.5 mL/kg。用荧光强度检测微血管通透性;用荧光染色法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形态。结果糖尿病大鼠的微血管通透性明显高于正常组;注射MKK6b(E)可以增高大鼠微血管的通透性,而注射MKK6b(A)后微静脉的高通透性则被抑制。结论P38 MAPK信号转导系统参与介导了糖尿病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反应过程。
朱艳军李强陈波黄绪亮黄巧冰
关键词:高血糖微血管通透性细胞骨架P38MAPK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改变及其机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对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带状闭合蛋白1的形态学影响,并对其机制作初步研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显示带状闭合蛋白1在内皮细胞分布的形态和部位。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作用下内皮细胞带状闭合蛋白1的形态学变化。研究了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抑制剂及相关特异蛋白突变体重组腺病毒转染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介导的内皮细胞闭合蛋白1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的内皮细胞闭合蛋白1存在于细胞周边呈环状,线条清晰连续,边缘光滑流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引起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带状闭合蛋白1结构形态的改变;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抑制剂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抑制剂均可减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闭合蛋白1的影响;转染显性失活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上游激酶MEK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游激酶MEK6b的重组腺病毒,均可减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带状闭合蛋白1形态的影响,而转染组成性激活的MEK1和MEK6b的重组腺病毒本身即可引起内皮细胞带状闭合蛋白1形态的变化。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刺激可以引起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带状闭合蛋白1分布和形态的变化,这一作用可能是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介导的。
李强郭晓华朱艳军陈波邓建新黄绪亮黄巧冰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荧光染色血管通透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