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良
- 作品数:38 被引量:220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诗经》翻译中的难题与对策被引量:4
- 2009年
- 从《诗经》翻译的历史来看,《诗经》翻译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其为首者乃文字训释和题旨训释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明确《诗经》翻译的难题所在,对《诗经》翻译实践有指导意义。
- 李玉良于巧峰
- 关键词:《诗经》翻译
- 《诗经》韵律翻译策略探察--以詹宁斯、许渊冲译本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韵律是《诗经》翻译的重要问题。韵律是中英文诗歌的共同属性之一,就《诗经》英译而言,韵律具有可译性是可以肯定的。然而,《诗经》翻译究竟用韵与否,主要取决于译入语诗学规范和译者的价值取向。从《诗经》翻译史来看,译文一般都重视韵律的翻译。韵律翻译的具体策略从原文韵式出发,可分为顺应原文韵律和适当变通韵式;其基本原则是不以韵害义。但是,翻译韵律是十分困难的,译者所能做到的至多是再现原诗的韵式,要在译文中求得更微观层次上的一致,一般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不必执着于追求原诗与译诗在韵律上绝对一致,而是要更多地着眼于译诗自身的音韵之美,着眼于译诗的韵律与译诗的意境的和谐与统一。
- 李玉良王冲
- 关键词:诗学变通
- 《论语》翻译与美国当代政治哲学被引量:2
- 2022年
- 历史地看,1998年美国产生的两个《论语》译本是儒学与西方当代政治哲学研究进行的对话:译者通过《论语》翻译阐发社群主义思想,并将之当作反对西方三十年来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工具。这可视为美国学界在西方古典哲学之外,从儒家思想中寻找社群主义思想资源以推动新时期思想发展。本文考察了译者对儒家进行社群主义阐释的三种方式和相应的观点,以及美国学者根据其译本所发表的社群主义观点。这表明,儒家思想通过《论语》翻译参与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话语系统,并对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影响,同时也说明,当前的儒学翻译须契合西方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与发展需求,才能获得话语权力和有效的传播途径。
- 李玉良
- 关键词:政治哲学《论语》翻译
- 阿瑟·韦利《诗经》翻译中的人类学探索
- <正>1.引言在从事《诗经》英文翻译的英美人中,韦利(Arthur Waley)虽然从时间上说算不上是先驱,但从成就上论,却是世所公认的里程碑式的人物。韦利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汉学家,1913年开始研究和翻译中国文学,...
- 李玉良
- 文献传递
- 论《诗经》文化传统的翻译
- 从历史的角度看,《诗经》并非一部普通的纯粹文学意义上的诗集,而是一种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或者说,其本质是文学,其功能则是政教。因此,《诗经》翻译的对象不是诗篇本文,而是整个《诗经》政教文学系统。这一系统由《诗序》、诗篇...
- 李玉良
- 论文学翻译的意向性、多样性与同一性被引量:3
- 2015年
- 从英伽登现象学文艺理论的观点看,文学翻译是译者在获得原作的意向性'图式化外观'和将这些外观'具体化'的基础上用译入语再现原作'图式化外观'的过程。原则上,文学翻译的对象并非'具体化'的内容,而是原作的'图式化外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保持原作'图式化外观'的'不定点'和'空白'。由于译者对原作的具体化难以避免,翻译过程必然导致翻译文本的多样化,与此同时,原作与译作之间以及不同译作之间仍保持着同一性。文学翻译的结果是从原作生产出一个译作家族,这一家族由一个典型成员和许多相似成员构成,它们有同一的、质的规定性。这对认识文学翻译的本质和纠正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彻底消解原作的理论倾向有重要理论意义。
- 李玉良
- 关键词:多样性同一性
- 评《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导论》被引量:1
- 2020年
- 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研究巨著《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导论》①(下文简称《导论》)于2018年12月付梓问世。此书分上下两卷,含三编,即“历史编”“理论编”“文献编”.全书共11章,内容多达近千页之丰。名为《导论》,实则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在海外传播与影响的纵深考察和分析。内容所涉之广,剖析之深,彰显出卓越的学术价值,令人印象深刻。该书是海外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化典籍翻译传播研究有机结合的典范。
- 李玉良
-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化域外传播导论学术价值
-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被引量:1
- 2019年
- 在四个多世纪的中国典籍英译的历史过程中,西方译者对儒家经典的认知方式千差万别。其中,传教士译者从宗教观点出发,对儒家伦理进行了基督教化伦理认知隐喻。这种现象表明,重大思想文化典籍翻译方式总是服务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不仅是传教,还有文化同化的目的。这种做法可以通过“儒教”与基督教的“共性”,在西方读者中宣扬基督教伦理的普遍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儒教”在基督教徒读者中的可接受性。所以,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在某种程度上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有力引擎。
- 李玉良冯爽
- 《诗经》英译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被引量:36
- 2006年
- 《诗经》英译已经有了一百多年历史,但《诗经》英译研究迄今仍比较薄弱。已有的研究虽有不少创获,但大多角度比较单一,且缺乏专门深入的考察和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拟对《诗经》翻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一定的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设想。
- 李玉良王宏印
- 关键词:《诗经》英译
- 从《孔子与论语新论》看儒学翻译与海外英语儒学研究的理路
- 2019年
- 儒学翻译与海外儒学研究一向不可分割。《论语》等儒家经典的英译本既是许多西方儒学爱好者的读本,也是许多儒学研究者研究儒学的蓝本。美国一部分儒学研究者利用经典的翻译版本,通过学术研究的方式深度传播了儒家思想。从万白安(Bryan W.Van Norden)编纂的《孔子与论语新论》来看,研究者们所依据的蓝本是理雅各(James Legge)、韦利(Arthur Waley)、安乐哲(Roger T.Ames)、刘殿爵(D.C.Lau)等人的儒家典籍译本,所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礼、仁、道、孝等儒家伦理观念的古义与新解,以及对儒家哲学意义的阐释。其中既有考证性研究,也有发明性研究以及中西比较哲学研究。这些研究显示,儒学正为学术界所重视,并为西方伦理学提供借鉴,儒家伦理思想正逐渐成为西方哲学与伦理学研究的一部分。
- 李玉良
- 关键词:翻译文本儒家伦理儒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