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盼盼

作品数:11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通气
  • 2篇术后
  • 2篇术后患者
  • 2篇衰竭
  • 2篇通气治疗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机械通气
  • 2篇急性加重
  • 2篇后患
  • 2篇肺疾病
  • 1篇动脉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衰

机构

  • 11篇皖北煤电集团...

作者

  • 11篇杜盼盼
  • 6篇李敏
  • 5篇周杰
  • 4篇刘如喜
  • 3篇丁莉
  • 2篇赵奎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EP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并心源性休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PEEP方式机械通气治疗。于治疗1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心率(HR)、收缩压(SBP)、多巴胺]和血气状况[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aO2/吸氧浓度(FiO2)及pH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R、SBP水平高于对照组,多巴胺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PaO2/FiO2水平及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EEP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心源性休克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状况改善,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祝经韬杜盼盼刘成产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
肺动脉速度-时间积分变异性对机械通气患者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肺动脉速度-时间积分变异性(ΔPulmVTI)对机械通气患者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需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100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患者液体反应性分为敏感组(40例)和非敏感组(60例)。测量所有受试者ΔPulmVTI,分析ΔPulmVTI与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变异性(ΔAoVTI)、下腔静脉直径变异性(ΔIVC)及脉冲压力变异性(ΔPP)的相关性;记录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后液体反应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ΔPulmVTI对机械通气患者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敏感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后心输出量增加≥10%,非敏感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后心输出量增加<10%。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ΔPulmVTI与ΔAoVTI、ΔIVC及ΔPP具有正相关(r=0.689,r=0.459,r=0.680;P<0.05);ΔPulmVTI与液体反应性相关(OR=2.150,P<0.05)。ΔPulmVTI预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AUC为0.877,ΔPulmVTI值≥14%时,预测液体反应性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75%。结论:ΔPulmVTI是临床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后液体反应性较为可靠的指标。
丁莉刘成产杜盼盼
关键词:机械通气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肾损伤患者CRRT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肾损伤患者连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RRT治疗的高危出血肾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组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BUN、Sc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LT、PT、APT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T、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治疗中,局部使用枸橼酸抗凝为高危出血肾损伤患者的有效抗凝选择之一,可有效缓解肾功能损伤,利于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
祝经韬刘成产刘如喜李敏杜盼盼
关键词:CRRT枸橼酸
外科术后患者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方法选择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外科术后留观我科的患者62例,其中心胸外科术后25例,腹部外科术后37例。62例患者中12例(占19.4%)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的12例患者中心胸外科术后患者8例(占67%),腹部外科术后患者4例(占33%)。将12例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设为研究组,余50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年龄、吸烟史、术前肺功能评估、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等因素。结果研究组高龄(>65岁)、长期吸烟(吸烟指数>40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术前肺功能下降(FEV1/FVC<0.7)、体外循环等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长期吸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术前肺功能下降、体外循环等是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褚明永周杰杜盼盼祝经韬
关键词:外科呼吸功能不全
急性光气中毒患者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总结急性光气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3例急性光气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病时间、初发临床表现、诊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重度组的潜伏期显著短于轻度组(P<0.01)。光气中毒主要初发症状为咳嗽(82.61%)、胸闷(69.57%)等呼吸道症状。重度组呼吸频率、心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均高于轻、中度组(P<0.05~P<0.01)。23例患者均存活。结论:急性光气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根据病情轻重及早短程给予适当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合理呼吸支持是防止病情恶化、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刘成产赵奎刘如喜褚明永周杰李敏祝经韬杜盼盼
关键词:气体中毒光气
右美托米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镇静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9年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计120例,随机分为采用采用咪达唑仑镇静对照组(n=60)与使用右美托米定镇静实验组(n=60),对比两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停药后清醒时间、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芬太尼使用剂量小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心动过缓发生率以及谵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右美托米定进行镇静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加快患者的清醒,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与ICU停留时间,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杜盼盼
关键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脱机困难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患者脱机困难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术后入住ICU的患者128例,其中瓣膜置换术5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8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9例。128例患者中12例(占9.4%)出现脱机困难,设为研究组(N组,n=12),余为对照组(n=116)。分析术前一般情况、心脏功能、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等因素。结果研究组高龄(〉65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吸烟、体外循环时间长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前心功能差、合并肺基础疾病等是心脏术后患者脱机困难的主要原因。
褚明永刘成产李敏祝经韬杜盼盼
关键词:体外循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心脏术后脱机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和PCT联合检测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脓毒症老年患者,根据入组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52例)和死亡组(30例),比较不同时间(入组1、4、7 d)两组的CD64指数、PCT、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PCT、CRP水平对脓毒症老年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采用Spearman法分析死亡组CD64指数与PCT、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组4 d、7 d时血清PCT、CRP水平及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入组7 d时CD64指数联合PCT、CRP评估脓毒症老年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7(95%CI:0.823~0.960),明显高于单一评估(P<0.05);死亡组血清PCT、CRP水平与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CT、CRP与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有效评估脓毒症老年患者预后,联合可提高评估效能。
周杰刘成产杜盼盼丁莉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脓毒症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36例患者临床救治体会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病因、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结果高钠血症常发生在重型颅脑损伤后5天内,平均(1.6±1.2)天,所有患者均有多尿等中枢性尿崩的表现,经限制钠盐的摄入、补充血容量、鼻饲温开水及应用去氨加压素等处理后血钠水平较前逐渐下降至恢复正常,治疗14d死亡率为27.8%,28d死亡率为44.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钠血症常发生在伤后5天内,中枢性尿崩可能是并发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经限制钠盐的摄入、补充血容量、鼻饲温开水以及应用去氨加压素等处理可以有效纠正高钠血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褚明永李敏杜盼盼丁莉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钠血症救治
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预后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30例,自入院开始随访6个月,死亡34例(死亡组)、生存96例(生存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基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类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情况、尿量、平均动脉压(MAP)、血液中血红蛋白(Hb)、白蛋白、脑钠肽、肌酐(SCr)、C反应蛋白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等,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男性比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MAP、尿量、SCr、Hb低于生存组,透析持续时间多于生存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MAP、尿量及Hb水平是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OR分别为2.393、1.530、1.861、1.422,P均<0.05)。结论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女性、低MAP、低尿量及低Hb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死亡风险更高。
杜盼盼周杰刘如喜李敏祝经韬宋传旺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预后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