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凤媚

作品数:57 被引量:216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介入
  • 15篇动脉
  • 13篇静脉
  • 12篇血栓
  • 12篇输卵管
  • 11篇造影
  • 11篇深静脉
  • 11篇深静脉血栓
  • 11篇下肢深静脉
  • 11篇下肢深静脉血...
  • 11篇静脉血
  • 11篇静脉血栓
  • 10篇血栓形成
  • 10篇深静脉血栓形...
  • 10篇下肢深静脉血...
  • 10篇下肢深静脉血...
  • 10篇静脉血栓形成
  • 9篇血管
  • 9篇中医
  • 8篇护理

机构

  • 45篇广州中医药大...
  • 14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55篇温凤媚
  • 45篇王芳军
  • 42篇林宜圣
  • 22篇刘敏
  • 21篇鲁琳
  • 21篇周伟生
  • 11篇严英
  • 10篇王晓东
  • 7篇廖淑梅
  • 7篇李海凤
  • 3篇赵天清
  • 3篇吕江
  • 3篇刘凤斌
  • 2篇谷风
  • 2篇单丽囡
  • 1篇罗日永
  • 1篇林宜胜
  • 1篇苏小康
  • 1篇张玉珍
  • 1篇樊粤光

传媒

  • 6篇新中医
  • 3篇护士进修杂志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第十二次全国...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全国第十三次...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十届中国介...
  • 1篇医药世界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影像技术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9篇2014
  • 1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MSCT诊断
目的:探讨和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PAU)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行MSCT检查的PAU病例17例,以轴位CT图像为主,结合CTA及影像后处理技术对PAU的部位、...
王晓东王芳军林宜圣温凤媚刘敏
关键词:后处理技术
文献传递
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多层螺旋 CT 诊断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和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PAU)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行MSCT检查的PAU患者17例,以轴位CT图像为主,结合CTA及影像后处理技术对PAU的部位、影像表现及合并征象综合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7例患者发病部位于胸主动脉14例,腹腔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右侧髂总动脉1例。 CT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动脉壁上的突起龛影,龛影口部与动脉腔相连,破口最大约2 cm。8例可见“狭颈征”表现;13例合并动脉壁血肿;1例合并降主动脉瘤并附壁血栓;1例并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形成;并纵隔血肿1例;3例可见内膜移位;4例单发,13例多发。结论MSCT是一种有效、无创的诊断PAU及其合并症状的影像检查方法,能为临床诊断、术前评价及随访提供重要信息。
王晓东王芳军林宜圣温凤媚刘敏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溃疡诊断显像
外敷双柏油膏在肝癌TACE术后肝区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敷双柏油膏在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将63例肝癌TACE术后肝区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外敷双柏油膏)33例和对照组(口服止痛西药)3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持续时间及...
林宜圣王芳军鲁琳温凤媚刘敏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明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血管造影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6例,施行介入插管、双向溶栓,并联合应用中西药内服外敷。26例安放下腔静脉滤器,24例行球囊导管扩张成形,3例安放血管内支架。采用自行设计的治疗效果量化测量表进行量化判定。结果:治疗后显效32例(57.1%),有效18例(32.2%),无效6例(10.7%)。1月后复查,显效40例(71.4%),有效13例(23.2%),无效3例(5.4%)。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效,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可以增强疗效。
王芳军周伟生廖淑梅温凤媚林宜圣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
乳癖的辩证施护
1996年
乳癖的辩证施护温凤媚乳癖即乳房部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块,是乳房部常见的肿瘤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妇女。《医宗必读》谓:“癖者,癖也,内结于隐癖,外不可见也。”《疡科心得集》曰:“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此名乳癖。”乳癖好发于...
温凤媚
关键词:乳癖乳房肿块护理过程辩证施护饮食护理预防保健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明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血管造影证实的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变18例,施行介入插管溶栓、球囊导管扩张成形,并联合应用中西药内服外敷。采用自行设计的治疗效果量化测量表,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观测指标转化为分值,进行量化判定。量化分值降低50%以上为显效;降低15%以上为有效;降低15%或以下为无效。结果:治疗后显效16例(88.9%),有效1例(5.6%),无效1例(5.6%)。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方法对下肢动脉闭塞性血管病变有良效,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增强疗效。
王芳军周伟生温凤媚赵天清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介入放射学
子宫探针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子宫探针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介入再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6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至少一侧输卵管近段阻塞并存在宫位不正情况的不孕症病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74例,采用子宫探针纠正宫位法行介入再通术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直接选择性插管法行介入再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平均曝光时间和患者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插管成功率达100%、再通成功率93.7%,略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22 min、平均累计曝光时间3.1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副反应方面,观察组腹痛和迷走反射表现均轻于对照组。结论:子宫探针纠正宫位插管法通过调整宫位,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的副反应,减少医生和患者术中接收的放射线剂量,在榆卵管介入再通术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林宜圣温凤媚
关键词:不孕症输卵管阻塞再通术
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急性主动脉综合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东芝Aquilion64层螺旋CT扫描机,对71例AAS患者行MSCTA检查,以轴位CT为主,结合二维及三维重组技...
王晓东王芳军林宜圣温凤媚刘敏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体层摄影术X血管造影
活血化瘀法结合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4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9
2000年
采用活血化瘀法和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4 6例。结果 :插管成功率 1 0 0 % ,再通成功率 97 8% ,治愈 1 8例 ,有效 2 3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率 89 1 %。认为本病之病机为气滞血瘀 ,寒湿瘀滞 ,湿热瘀滞和气虚血瘀。治以活血化瘀法结合介入再通术 ,标本兼治 ,可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严英周伟生张玉珍王芳军罗颂平温凤媚
关键词:介入再通术活血化瘀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双向溶栓治疗研究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探讨双向溶栓技术结合中医辩证施治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本文共12例,病程4天~4月。每天经髂股静脉留置导管及足背静脉各滴入尿激酶25万单位,治疗3~6天。1例在溶栓前安放了下腔静脉鸟巢式滤器。在介入溶栓的同时,结合中医辩证施治结果:12例患者中,症状完全消失者6例(50%),明显好转者3例(25%),疗效欠佳者3例(25%)。本文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双向溶栓技术结合中医辩证施治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疗效。
王芳军周伟生温凤媚赵天清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