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428 被引量:2,233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0篇期刊文章
  • 65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393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3篇中医
  • 63篇糖尿
  • 63篇糖尿病
  • 53篇肝炎
  • 44篇乙型
  • 43篇伤寒
  • 40篇病毒
  • 39篇伤寒论
  • 39篇慢性
  • 37篇中医药
  • 35篇乙型肝炎
  • 31篇《伤寒论》
  • 28篇妊娠
  • 25篇细胞
  • 24篇肝炎病毒
  • 21篇药疗
  • 21篇药疗法
  • 21篇辨证
  • 20篇医药疗法
  • 19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151篇广州中医药大...
  • 90篇广州中医药大...
  • 59篇北京地坛医院
  • 51篇首都医科大学...
  • 42篇北京中医药大...
  • 3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9篇江西中医药大...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江西省中医院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燕山大学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教育部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南昌大学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417篇刘敏
  • 39篇朱章志
  • 29篇李赛美
  • 29篇易为
  • 28篇林宜圣
  • 22篇温凤媚
  • 22篇王芳军
  • 16篇鲁琳
  • 16篇王刚
  • 14篇万晓刚
  • 12篇丁霞
  • 12篇蔡晧东
  • 12篇伊诺
  • 12篇邓志远
  • 11篇熊曼琪
  • 10篇王晓东
  • 10篇李献平
  • 9篇胡玉红
  • 8篇凌四海
  • 8篇王玲

传媒

  • 25篇新中医
  • 18篇中国中医药信...
  • 16篇中华中医药杂...
  • 15篇广州中医药大...
  • 14篇江西中医药
  • 1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0篇中医杂志
  • 10篇中国中医基础...
  • 9篇药物不良反应...
  • 9篇中国肝脏病杂...
  • 7篇中国实验方剂...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燕山大学学报
  • 6篇中国中医药现...
  • 5篇中国医药学报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4篇中西医结合肝...
  • 4篇光明中医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16篇2020
  • 21篇2019
  • 14篇2018
  • 15篇2017
  • 28篇2016
  • 37篇2015
  • 35篇2014
  • 25篇2013
  • 24篇2012
  • 21篇2011
  • 21篇2010
  • 12篇2009
  • 23篇2008
  • 15篇2007
  • 18篇2006
  • 14篇2005
4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熊曼琪刘敏糖尿病肾病(DN)在糖尿病中的发生率已相当高,国内有资料报道高达4766%〔1〕。中医药在诊治DN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就近几年研究进展作一概述。1病因病机认识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认为与禀赋...
熊曼琪刘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疗法
健脾益气颗粒剂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2000年
在利血平性脾虚模型动物上 ,对工艺改进前后健脾益气颗粒 2种制剂进行了主要药效学比较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在等剂量下两者对脾虚小鼠体重及其胸腺免疫器官指数的提高、脾虚小鼠肠功能亢进的改善及大鼠胃蛋白酶活性的增加等药效方面作用相似 ,并且后者优于前者。
涂秀英邱玉英黄敬耀楼兰英邓玲玲宓静英刘敏
关键词:药效学药理学
《伤寒论》寒热夹杂证的六经辨治被引量:4
2009年
文章从六经各有表里寒热变化,又各有不同所主的观点出发,系统分析和归纳了《伤寒论》中所涉及的各种寒热夹杂证的辨治内容,界定了它们的六经归属与病机特点,进一步提升了六经理论对杂病辨治的指导意义。
刘敏刘英锋
关键词:寒热夹杂六经辨证证候分类伤寒论
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Dickkopf-1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检测Dickkopf-1在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Dickkopf-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Dickkopf-1在30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及34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对照组)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Dickkopf-1的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不同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Dickkopf-1的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ckkopf-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有关联;Dickkopf-1表达改变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关,它有望成为临床上判断子宫内膜癌病程进展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伊诺廖秦平薛晓鸥刘敏
关键词:DICKKOPF-1子宫内膜肿瘤子宫内膜
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评价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六味能消胶囊组、穴位贴敷组,每组35例。联合治疗组予六味能消胶囊口服,同时予通便方神阙穴贴敷;六味能消胶囊组仅予六味能消胶囊口服;穴位贴敷组仅予通便方神阙穴贴敷。3组疗程均为10 d。治疗前后对3组患者便秘症状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便秘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35/35),六味能消胶囊组为94.3%(33/35),穴位贴敷组为88.6%(31/35),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1)。结论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优于二者单独应用。
聂里红刘敏
关键词:六味能消胶囊穴位贴敷疗法功能性便秘
量化分析《伤寒论》厥阴类方的病机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通过分析厥阴类方的配伍以量化分析厥阴病的病机。方法 收集《伤寒论》中有明确药物组成的方剂,不同剂量、炮制方法不同的同种药物需分为不同的对象处理。运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每个药物权值,并进一步归一化各功效的权值。最后从数据库中选出厥阴病篇的方剂,通过判定功效强度归纳厥阴类方的病机特点。结果 频数最大是补心、止咳,其次是止痛、缓解心悸、补脾、养血、止呕、温脾、补气、温阳等。方剂组合分为10组,包含了温补心脾肾、清肝肺胃热、化痰、除湿、解毒、止咳、平喘等组合。结论 心脾肾易寒化,肺肝胃易热化是厥阴病的关键。
邓志远王镘佳罗智鸿刘敏
关键词:伤寒论厥阴病病机
外敷双柏油膏在肝癌TACE术后肝区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敷双柏油膏在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将63例肝癌TACE术后肝区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外敷双柏油膏)33例和对照组(口服止痛西药)3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持续时间及...
林宜圣王芳军鲁琳温风媚刘敏
关键词:肝癌化学疗法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芪药消渴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芪药消渴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共有1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完成观察,其中试验组101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芪药消渴胶囊,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单症状消失率、血糖、血脂、肾功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13%,对照组7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单症状消失率及血糖、血脂、肾功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改善情况,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药消渴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倪青姜山肖月星冯兴中李建民朱章志刘敏魏爱生苏秀海高天舒胡筱娟袁志敏张效科
关键词:芪药消渴胶囊糖尿病肾病中药
利肝降脂汤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脂代谢紊乱105例
我们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脂代谢紊乱的病机特点为湿热痰瘀阻滞,肝胆疏泄失调,所拟 “利肝降脂汤”重用泽泻利湿、降脂,草决明、金钱草、虎杖清利肝胆湿热,丹参、生山植、郁金、小蓟活血通络,以行肝经之瘀,佐以首乌、黄精补肝肾、...
刘敏李献平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脂代谢紊乱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李赛美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处方用药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收集了李赛美教授门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的195份病历,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数学属性偏序表示原理,建立形式背景,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分析了李赛美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的处方用药经验。结果表明,李赛美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时,多从少阳证入手,善用柴胡汤类方,灵活合用经方,随症进行加减。基于数学属性偏序表示原理的知识发现方法,能有效发现李赛美教授诊疗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的处方用药规律。
郝艺照徐笋晶李赛美朱章志刘敏
关键词:2型糖尿病睡眠障碍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