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纪波

作品数:1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儒学
  • 4篇意识形态
  • 3篇礼记
  • 3篇《礼记》
  • 2篇儒学发展
  • 2篇内圣
  • 2篇内圣外王
  • 2篇秦汉
  • 2篇外王
  • 2篇文化
  • 1篇道德
  • 1篇德性
  • 1篇独尊儒术
  • 1篇多样性
  • 1篇形态论
  • 1篇叙事
  • 1篇学术
  • 1篇演进
  • 1篇遗产
  • 1篇艺术

机构

  • 9篇河南大学
  • 4篇郑州轻工业学...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6篇王纪波
  • 4篇宋晓杰
  • 3篇谢娟
  • 2篇徐仪明
  • 1篇李本松

传媒

  • 4篇郑州轻工业学...
  • 2篇哈尔滨学院学...
  • 2篇天水行政学院...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江西行政学院...
  • 1篇重庆邮电学院...
  • 1篇河北理工学院...
  • 1篇南宁师范高等...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圣外王”与先期儒学发展的张力被引量:2
2005年
孔子"仁"与"礼"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他的圣王理想的追求,他认为领袖群伦应兼具"圣"与"王"的双重资格。儒学与君主专制的互限互依,它既是儒学发展的张力,又是儒学获得永久活力的限制,使儒学在发展历程中始终无法摆脱君主专制的阴影。
谢娟王纪波
关键词:内圣外王
从“礼”的演进看先秦儒学史料编著的意识形态化取向
2008年
中国古代的"礼"具有自律的"道德性"、他律的"法定性"、信仰和神圣的"宗教性"三大基本属性,它是传统的载体,又是与传统对应的开放系统。先秦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取向与先秦儒家所编著的系列史料有一种承继关系,《论语》仁礼互释的"圣王"理想、《孟子》倡导"仁政"的"内圣"追求、《荀子》"隆礼重法"的"外王"设计,其间贯穿着编著者们一个统一于无意识状态下的共同话语取向:向国家意识形态的逼近。这也使儒学在政治向度上成为一种制度化存在。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如果能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成功融合,将为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
王纪波
关键词:意识形态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幻象
2005年
科学与技术的区分表现为认识论与价值论的跃迁,技术作为介入主客关系间物质实践的理性方式,其本质在于它与自然和社会所处的区域性的世界图景及条件性的有效制约技术统治论的核心观念混淆了科学理性与技术行为质的区分,并割裂了二者与人文精神的有效联系,从而陷入政治性意识形态幻象的错乱之中。
宋晓杰王纪波
关键词:技术统治论
《礼记》崇高之“畏”及其认知困境被引量:1
2013年
作为儒家面向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叙事的持续性情感生成,《礼记》顺天守时的天命之"畏"是人对自身现实生存境遇的警觉与关注,其德性至上的至善之"畏"是儒家重建合"礼"秩序并进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德性认知过程,其"天人合一"的崇高之"畏"是在"圣王"与"天"同构基础上对儒家通过识"礼"追问终极意义、达至即凡而圣并"与天地参"的形上表达。意志化主观叙事和表象化"复礼"实践表征着《礼记》中儒家至德至善之崇高理想与崇高之"畏"的乌托邦特性,"圣王"理想对于主体实践而言只能被体验为一种悲怆而崇高的道德情怀,其崇高仅在于它占据了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核心位置。
徐仪明王纪波
关键词:天人合一
群贤毕至,会师中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郑州论坛综述
2010年
2010年11月举行的"逐鹿中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郑州论坛",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为主题,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政府责任三大论题,深入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与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倾向、文化遗产学学科成立的概念与范畴及课程设置、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等基础或前沿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如何科学界定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范畴,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化的关系,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概念、范畴是什么、如何形成本学科的研究范式,高等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政府应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结合起来等。这些问题既为相关领域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学术背景、理论参考与学理支持。
王纪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高等教育文化遗产学
理性的破缺——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进化被引量:1
2005年
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科学—技术系统”标志了人类文明的文化性存在,它也因此成为隐匿于文化批评话语背后的价值标准,并在更深层的意义上造成了理性的破缺。生态社会的本质特征要求文化批评的唯一平台必须是“多样性”,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进化亦可在趋同中走向整合。
王纪波宋晓杰
关键词:文化进化文化批评破缺多样性
“内圣外王”与先期儒学发展的张力
2005年
孔子“仁”与“礼”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他的圣王理想的追求 ,他认为领袖群伦应兼具“圣”与“王”的双重资格。《大学》以修齐治平提出“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模式。孟子以心性之学开出“王政”之治 ,强调“内圣”。荀子则侧重于“外王” ,提出“礼制”。“仁”“礼”之分 ,“内”“外”之别 ,以及修齐与治平 ,都隐含了一个儒学自身始终无法消解的悖反走向 :儒学与君主专制的互限互依。它既是儒学发展的张力 ,又是儒学获得永久活力的的限制 ,使儒学在发展历程中始终无法摆脱君主专制的阴影。
谢娟王纪波
关键词:内圣外王
思与诗的舞蹈——嵇康的境界论与海德格尔的栖居选择
2005年
嵇康生逢魏晋乱世,在“越名教而任自然”、“行不违乎道”的形上追求中,渴望达到“任逍遥”的精神境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却提出主体应在“畏死”的设定下拯救自身于俗世的“沉沦”之域,人只有“诗意地栖居”于“共在”的现实世界,才可在“返乡”之终途走向“主体澄明”之境。二人的形上追求与栖居选择异同共具。嵇康直面死亡的从容与海德格尔畏死而生的超越使“向死而生”被证明为哲学的永恒。
王纪波
关键词:境界向死而生
《礼记》与儒学意识形态的建构研究
在文化象征系统意义上,意识形态产生于失范或无序的社会转型期,从而给人们提供组织社会和心理过程的蓝图,使其得以理解自身处境并看到新的方向。先秦至秦汉时期“礼崩乐坏”与社会转型的社会背景,使儒家的群体性著作《礼记》具有了赋予...
王纪波
关键词:礼记儒学意识形态完善人格
文献传递
意识形态论客体向度中的主客架构——对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考量
2004年
意识形态论的主客架构作为一种场域性的存在蕴涵了强性的场域意识与关系性旨趣的有效性。其历史性的意义在于,客体向度中、客体由对主体的深层抽离消弭中自觉性地展现身体主体本质的有效性。在一定意义上,它实为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内在建构的意谓过程。
宋晓杰王纪波
关键词:客体相互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