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霞

作品数:197 被引量:959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8篇经济管理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机械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公路
  • 27篇交通工程
  • 25篇城市交通
  • 16篇路网
  • 14篇物流
  • 13篇枢纽
  • 13篇客运
  • 13篇轨道交通
  • 12篇铁路
  • 12篇城市
  • 1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0篇交通流
  • 9篇道路网
  • 9篇车辆
  • 8篇汽车
  • 8篇综合运输
  • 8篇交叉口
  • 8篇供应链
  • 7篇综合交通
  • 6篇地铁

机构

  • 197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西华大学
  • 4篇四川省交通运...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政治...
  • 2篇北京市交通运...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北京市交通委...
  • 1篇中国中铁股份...
  • 1篇成都市交通运...
  • 1篇四川省公安厅
  • 1篇沈阳市交通运...
  • 1篇成都石室中学
  • 1篇四川省交通运...
  • 1篇中国铁路总公...
  • 1篇中电科新型智...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作者

  • 197篇罗霞
  • 15篇李彦瑾
  • 12篇曹祎
  • 10篇张年
  • 9篇陈方红
  • 8篇霍娅敏
  • 7篇李德刚
  • 7篇姚新胜
  • 7篇何明璐
  • 7篇李进龙
  • 6篇吴海涛
  • 6篇刘昱岗
  • 5篇李娟
  • 5篇刘硕智
  • 5篇朱海
  • 5篇李进龙
  • 5篇刘博
  • 4篇姚琛
  • 4篇吴洋
  • 4篇王智鹏

传媒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交通运输系统...
  • 13篇西南交通大学...
  • 12篇综合运输
  • 10篇铁道运输与经...
  • 10篇公路交通科技
  • 8篇计算机仿真
  • 6篇重庆交通学院...
  • 6篇重庆交通大学...
  • 5篇计算机工程与...
  • 5篇中国安全科学...
  • 3篇公路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公路学报
  • 3篇学术动态(成...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西华大学学报...
  • 2篇教育与职业
  • 2篇交通企业管理
  • 2篇系统工程

年份

  • 7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20篇2018
  • 16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15篇2006
  • 12篇2005
  • 7篇2004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型综合客运枢纽换乘需求预测研究
在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中,科学的换乘需求预测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关系和换乘需求预测结果形式,提出基于比较完善基础资料条件下的换乘需求预测方法——两大步骤法,并以成都沙河堡综合客运枢纽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
罗霞陈方红
关键词: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方式
小汽车出行多阶段路径动态决策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小汽车路径选择的多阶段动态决策问题,采用决策场理论对驾驶员多阶段路径选择过程进行研究。进行了交通状态波动下的多阶段动态决策实验,仿真分析了驾驶员出行前路径选择和出行中路径变更行为的微观心理偏好进化特征,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偏好进化分析表明,路径变更行为的触发频率随路段交通状态的变化幅度而增加,小范围的波动不易引起路段交通流的显著变化;第二阶段决策的偏好进化更加缓慢,驾驶员普遍出现较长时间的判断过程,路况预警信息的推送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统计检验分析表明,决策场模型良好地描述了多阶段的小汽车路径动态选择行为,可为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组织提供支撑。
崔宸罗霞张年
关键词:城市交通
考虑不对称性的地铁旅客支付及受偿意愿研究
2020年
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是交通评价及服务水平优化的关键输入参数,但现有关于地铁系统的研究及实证多未考虑两者间的不对称性.针对这一问题,依托成都地铁旅客路径选择SP数据,基于非集计模型,构建并标定了对称同质偏好、不对称同质偏好、对称异质偏好、不对称异质偏好等异构模型;分别从个体及总体水平求解,对比换乘走行时间、换乘等待时间、换乘次数和拥挤乘车时间的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结果表明,受偿意愿与支付意愿的不对称性在总体水平大小及个体间异质性方面皆有体现,参数分布假设对不对称异质偏好模型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求解结果影响明显.
陈欣陈欣罗霞刘永红
关键词:城市交通非集计模型支付意愿受偿意愿SP调查
城市交通管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来自“畅通工程”的启示被引量:1
2002年
城市交通管理与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同样是中国城市21世纪面临的战略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新世纪我国城市形态、发展模式的演变,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对城市生活方式及出行方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世纪城市交通管理的特点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文章进一步对21世纪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和建设的互动关系,交通管理现代化的评价标准等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通过实施“畅通工程”可以加速管理观念更新、管理模式改革、管理效率提高,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为出行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罗霞
关键词:城市交通管理可持续发展城市社会
论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被引量:44
2001年
首先对物流的起源、含义、作用进行简单介绍 ,然后从物流系统化 ,物流供应链一体化 ,物流信息化和网络化 ,物流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
罗霞何明璐
关键词:供应链信息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
综合交通系统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测算被引量:6
2015年
以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内各运输方式健康发展、合理竞争为目标,提出基于"溢出+转移"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需求分析方法,即考虑溢出交通需求并应用转换系数测算出溢出客流量,以及采用三次吸引法和客流转移理论相结合的思路测算得转移客流量,并构建了综合交通系统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测算方法。以2020年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合理规模测算作为实例,验证方法、模型的可实施性与有效性,并将其与出行需求法和财政实力"可能"分析法测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相对测算误差在5%以内,测算结果较为可靠,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借鉴与修正。
王智鹏罗霞
关键词:交通工程综合交通系统线网规模
高速路立交方案规划的综合评价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以整体效益为基本价值判断,探讨在立交规划过程中,经初步可行性评价后的多方案比选择优的关键因素评价及综合评价问题。
罗霞
关键词:高速公路综合评价
交叉口交通事故处置用车辆协同控制模型被引量:1
2017年
为应急处置交叉口突发交通事故造成的拥堵情况,利用车联网的车车(V2V)通信技术,根据车联网车辆实时播报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以交通总延误最小为目标设定车辆的通过次序及行车轨迹,构建车辆协同控制模型;为提高求解精度和效率,提出基于遍历树和滚动优化的模型求解算法;最后搭建仿真平台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模型和求解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信号控制方法,显著降低了事故车辆对交叉口运行的影响。
罗霞何彪何彪高源
关键词:车联网
基于AVL和IC卡数据的公交通勤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选取成都市104路公交作为研究线路,并通过阈值法提取通勤人群样本,结果从11843名公交乘客中筛选了1384名公交通勤乘客。其次,利用基于AVL数据的到离站推导算法和公交车辆上车站点识别算法,得到乘客上车站点信息。然后使用乘车频次统计法和空间聚类法得到1384个通勤OD。最后,利用上述方法推导成都市工作日早高峰所有公交通勤乘客的OD矩阵,并对通勤出行需求进行仿真,然后以104路为例分析其刷卡次数分布特征和通勤OD频次分布特征。相比较于传统的基于AVL数据的OD推导,结合IC卡数据更加准确地推导通勤OD并可视化模拟了通勤出行需求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成都市的公交线网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罗霞李树超刘硕智吴颢
关键词:城市公交网络空间聚类
基于Logistic曲线的路网脆弱性动态识别被引量:3
2018年
为探究突发环境下路网交通负荷的时空变化规律,运用情景分析方法研究突发事件的"产生-消散"过程;通过构建动态识别指标将道路网络分为正常与事发路段集等2部分,对前者采用离散化手段建立动态交通负荷分配模型,对后者利用三参数Logistic曲线完成事发路段交通负荷的近似建模;选择逆向求解策略,将突发环境下的道路网络转化为一个反应型离散控制系统,并运用Lan-Filler套分解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静态脆弱性识别方法比较。结果表明:突发环境下的路网脆弱性指标随着事故的"产生—消散"过程动态变化;与传统方法相比,用基于Logistic曲线的动态脆弱性识别模型,可保证在路网拓扑结构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识别道路网络各路段各时刻的脆弱性,其结果更符合路网实际情况。
李彦瑾罗霞
关键词:道路网络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