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惠
- 作品数:71 被引量:434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卫生局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鳖甲、赤芍、黄芪、白术、当归、丹参、决明子、夏枯草。
- 李秀惠赵春惠
- 文献传递
- 复方861对鼠肝星状细胞钙离子浓度及 L—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2].
- 丁惠国王宝恩赵春惠贾继东徐燕琳唐素珍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钙通道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
- 2003年
- 王徽赵大伟赵春惠郭雁宾吴昊袁椿旺段勇郎振为马大庆
- 关键词:急性呼吸综合征CT表现X线平片
- SARS患者病原学诊断及病毒传播规律研究
- 2004年
- 目的探讨血清抗SARS-CoV特异性LgG、lgM;外周血单核细胞、漱口液以及粪便SARS-CoV特异性套式RT-PCR检测SARS-Cov RNA在SARS确诊中的意义,并通过研究其系列标本,进一步探讨SARS-Coy特异性IgG、IgM出现规律及病毒传播规律。方法临床诊断SARS患者28例。1周采集2次血清、大便及漱口液系列标本。ELISA测定血清抗SARS-CoV特异性lgG、lgM,套式RT-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漱口液以及粪便SARS-CoV RNA。结果血清SARS-COV-lgM阳性率为50%(14/28);SARS-COv-lgG阳性率为78.6%(22/28)。早期(-10天)lgG可出现;4周阳性率最高;lgG出现晚(11天-)。2-3周阳性率最高;持续时间短(11天-),4周后大部分患者阴转。PBMC SARS-COVRNA阳性率为32.1%(9/28),病程10-14天阳性率最高;漱口液SARS-COVRNA阳性率为57.1%(16/28),大便SARS-COVRNA阳性率为60.7%(17/28);病程2-3周阳性率最高。85.7%(24/28)可确诊SARS;14.3%不能确诊SARS。结论 SARS诊断必须加入病原学诊断标准。而且必须结合特异性抗体、外周血单核细胞、漱口液以及大便SARS-CoV RNA检测,综合判断。由于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出现晚等特点。因此,SAPS特异性抗体不能作为早期诊断。SARS患者病程2-3周传染性可能最强,而早期(10天内)传染性可能弱。
- 丁惠国任翊王健檀玉芬汪巧娅陈东吴清发陈唯军闫惠苹闵福援杨玲方健秋赵春惠汪健
- 关键词:病原学病毒传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SARS病原学诊断必须同时结合抗体、RT—PCR结果综合判断
- 2003年
- 赵春惠李志杰
- 关键词:SARS病原学诊断抗体非典型肺炎
- SARS患者粪便排毒可达一个月
- 2003年
- 赵春惠李志杰
- 关键词:SARS非典型肺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从应急措施走向长效机制——北京市传染病实验室网络建设的启示被引量:2
- 2009年
- 北京市卫生局自2003年以来以传染病实验室网络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重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将传染病防控作为实验室网络建设的推动力;二是将完善组织机构作为实验室网络建设的关键;三是将平战结合的运行模式作为实验室网络发展的保证;四是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创造实验室网络发展的条件;五是将培训、演练和督导作为加强网络内涵建设的有效手段。其效果使北京市传染病实验室网络功能在奥运会医疗保障、重大疫情处理等项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医疗保障作用。
- 金大鹏赵春惠吕一平赵涛司雪峰邓瑛庞星火黄芳林长缨
- 关键词:网络建设SARS疫情
- GH-IGFs轴与肝脏疾病及thGH在重型肝炎中的治疗作用
- 肝脏是生长激素(GH)作用主要的靶器官,GH调节肝脏合成与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GH结合蛋白(GHBP)、IGF-1结合蛋白、酸不稳定蛋白亚单位(ALS)等。因此,将GH-肝脏-IGF-1称为生长激素...
- 丁惠国徐瑞平周莉董培玲张仁敏林伟张斌金瑞赵春惠王慧芬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激素疗法临床疗效
- 复方中药86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系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复方中药 86 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系 (HSC T6 )一氧化氮合酶 (NOS)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该药预防、治疗早期门脉高压的可行性。方法 :细胞密度为 1× 10 5/ml的HSC T6 接种于细胞培养皿中 ,95 %O2 ,5 %CO2 ,37℃ ,培养 2 4h进行以下分组实验 ,每组重复 6皿 ,继续培养 2 4h。 1组 :HSC T6 空白对照组 ;2组 :HSC T6 加复方中药 86 1(2mg/ml) ;3组 :HSC T6 加复方中药 86 1(4mg/ml) ;4组 :HSC T6 加复方中药 86 1(8mg/ml) ;5组 :HSC T6 加复方中药 86 1(4mg/ml)加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4mg/ml)。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NOS活性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一氧化氮 (NO)水平。 4 %多聚甲醛固定细胞 2h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HSC T6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表达。结果 :复方中药 86 1能增加HSC T6 NOS活性 (P <0 0 1) ,上清液NO水平也平行增加 (P <0 0 1) ,L NAME不能抑制复方中药86 1刺激的HSC T6 合成、分泌NO增加 (P >0 0 5 )。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发现 ,活化的HSC T6 细胞浆有iNOS表达 ,复方中药 86 1能增加HSC T6 iNOS表达。结论 :活化HSC T6 iNOS表达阳性 ,与自分泌NO有关 ;复方中药 86 1能明显增加HSC T6 iNOS表达及其酶活性 ,NO合成、分泌增加。复方中药 86
- 丁惠国王宝恩尚宏伟王兴翠唐素珍贾继东赵春惠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系一氧化氮合酶门脉高压
-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通过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吻合情况的分析 ,为 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简称“1995年方案”)的修订提供初步依据。方法 按“1995年方案”中的病理分度标准 ,分别对 6 6 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轻、中、重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参考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病毒性肝炎乏力、纳差、恶心及腹胀等症状在轻、中、重度慢性肝炎的发生率达5 1 5 %~ 91 2 % ,且随病变加重而上升。脾厚、蜘蛛痣等体征与病变关系密切 ,尤其B超下脾厚在轻、中、重各组发生率分别为 2 5 4%、35 8%及 41 1% ,且差别非常明显 (P <0 0 1)。除方案中ALT等 6项血液指标外 ,AST、血小板计数在轻、中、重 3组患者也有显著差异。在“1995年方案”血液指标划定范围内 ,轻度慢性肝炎吻合较好 ,单项指标吻合率为 6 5 4%~ 93 6 % ;中度肝炎 6项指标中仅白蛋白 /球蛋白 1项有 5 3 2 %的病人相符 ;重度肝炎 6项指标中仅ALT 1项有 30 2 %的患者临床诊断与病理相符。结论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多项指标综合判断。新的方案应重视临床症状、脾脏厚度的意义 。
- 赵春惠汪俊韬郎振为徐瑞平黄春金荣华段钟平马洪波吕运海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