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似嫦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NQO饮水法不同给药时间诱发小鼠舌癌模型的比较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比较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 1-oxide,4-NQO)饮水法在不同给药时间诱发小鼠舌癌模型过程中口腔黏膜病变程度的差异。方法 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只,给予200 mg/L 4-NQO饮水喂养8、14、20 W(各20只),停药改用普通自来水喂养到45 W;对照组10只小鼠,单纯饮用自来水。45 W时通过肉眼和组织学观察各组的病变情况并比较小鼠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小鼠舌背黏膜相继出现白色斑块、溃疡、乳头状增生等改变,小鼠舌背产生轻度异常增生-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鳞癌的典型病理变化。给药8 W组70.6%小鼠舌背黏膜表现为单纯性增生,29.4%为轻中重度异常增生,舌癌发生率为0%;给药14 W组88.2%为轻中重度异常增生,11.8%为原位癌;给药20 W组100%为鳞癌,并且100%转移颈部淋巴结;三组未见远处转移。14、20 W组小鼠体重较给药前明显减轻(P<0.05),8 W组和对照组小鼠体重较给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相同剂量下,随着给药时间延长,舌癌前病变以及舌癌发生率越高,但是体重减轻越明显。
- 黎明武李晶于大海卿海云闭似嫦
- 关键词:舌癌小鼠动物模型
-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人和小鼠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异常增生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中重度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组织各12例中TGF-β1的表达情况,并对人和小鼠各型组织中TGF-β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分别为33.3%(4/12)和41.7%(5/12);口腔异常增生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分别为50.0%(6/12)和58.3%(7/12);口腔鳞癌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均为75.0%(9/12)。结论随着组织恶性程度的升高,人和小鼠各型组织中TGF-β1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表达部位与强度具有相似性,表明TGF-β1是参与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并且人与小鼠口腔癌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
- 韦堡升于大海黎明武闭似嫦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小鼠口腔鳞癌免疫组化
- RB1CC1在人和小鼠口腔癌发生发展中表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比较视网膜母细胞瘤RB1-诱导卷曲蛋白1(RB1CC1)在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人及小鼠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原发灶组织中RB1CC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RB1CC1蛋白在人上皮异常增生组、高分化鳞癌组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RB1CC1蛋白在鼠正常组、异常增生组、高分化鳞癌组阳性表达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RB1CC1 mRNA的表达量在异常增生组与高分化鳞癌组无明显差异,正常口腔黏膜组均高于异常增生组与高分化鳞癌组(P<0.05);小鼠RB1CC1mRNA的表达量在正常口腔黏膜组与异常增生组、高分化鳞癌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1CC1表达在人和小鼠相似,RB1CC1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早期癌变过程。
- 陈蕾于大海闭似嫦卿海云施强孙莹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口腔鳞状细胞癌小鼠
- 人鼠口腔癌发生发展与淋巴道转移过程的相关因子表达的比较
- 于大海卿海云李晶黎明武闭似嫦李煜黄慧萍韦堡升
- 课题来源与背景: 口腔癌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包括发生于舌,颊,口底,唇,牙龈等粘膜的癌瘤,其产生通常经历由正常上皮—上皮单纯性增生—上皮异常增生—癌—转移癌的过程。口腔癌发病率高,且浸润和转移出现较早,一旦转移出现,但...
- 关键词:
- 关键词:口腔癌淋巴道转移
- 鼻底整形术后右上切牙慢性根尖周炎引起左鼻底切口瘘1例
- 2012年
- 上前牙根尖周炎引起的脓肿或窦道多位于病灶牙附近的口腔前庭,由于鼻底手术,从鼻底切口处排脓较为罕见,治疗中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我科收治了一例鼻底整形术后由于对侧上颌切牙根尖周炎引起的鼻底切口瘘病例,报道如下:
- 李晶于大海黄慧萍闭似嫦
- 关键词:整形手术根尖周炎
- P53、RB1CC1在人和小鼠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比较的研究
- 目的:检测抑癌因子p53、视网膜母细胞瘤RBI-诱导卷曲蛋白1(RBICC1)在人和小鼠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异常增生组织及口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p53、RB1CC1在人和小鼠中表达的差异及二者的相关性。 方...
- 闭似嫦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
- p53在人和小鼠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比较
- 2012年
- 目的比较p53在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口腔异常增生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人和小鼠各8例口腔正常黏膜,各8例口腔异常增生组织,各8例口腔鳞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情况。结果人口腔正常黏膜p53表达率为0.0%(0/8),口腔异常增生组织p53表达率37.5%(3/8)、口腔鳞癌p53表达率62.5%(5/8);小鼠正常口腔黏膜p53表达率为0(0/6),口腔异常增生组织p53表达率为50.0%(4/8),口腔鳞癌p53表达率为75.0%(6/8)。结论 p53蛋白阳性表达在人和小鼠保持一致性,均随病理恶性程度升高而增加。小鼠口腔鳞癌模型与人类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似性。
- 闭似嫦于大海黎明武韦堡升
- 关键词:P53口腔鳞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