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异氟醚
  • 2篇异氟醚吸入
  • 2篇镇痛
  • 2篇吸入浓度
  • 1篇单次
  • 1篇低流量
  • 1篇低流量麻醉
  • 1篇丁丙诺啡
  • 1篇氧化亚氮
  • 1篇氧流量
  • 1篇右旋
  • 1篇镇痛作用
  • 1篇支镜
  • 1篇神经阻滞
  • 1篇手术
  • 1篇手术麻醉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术后镇痛作用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陈建军
  • 6篇徐威
  • 4篇徐文庆
  • 2篇宫燕
  • 1篇刘丽
  • 1篇张弩
  • 1篇唐俊
  • 1篇李晓岩
  • 1篇钟江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半紧闭装置高流量时氧化亚氮对异氟醚吸入和呼出浓度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半紧闭装置高流量时氧化亚氮对异氟醚吸入和呼出浓度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静吸复合麻醉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氧化亚氮组(Ⅰ组)和纯氧组(Ⅱ组),各30例,分别在新鲜气流量O22 L/min+N2O 4 L/min或O26 L/min下接受0.8%异氟醚。用Datex-Ohmeda S/5气体监测仪监测新鲜气流量中异氟醚浓度(Fd),连续监测麻醉气体吸入浓度(Fi)、呼气末浓度(Fa)、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吸入氧浓度(FiO2),观察10 min。结果Ⅰ组异氟醚Fd显著低于Ⅱ组(P〈0.01);2组异氟醚Fi上升迅速,很快和Fd接近,相同时间点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Fa2组无明显差异;Ⅰ组异氟醚的Fa/Fi上升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半紧闭装置高流量时加吸氧化亚氮虽可降低异氟醚挥发罐的输出浓度和吸入浓度,但呼气末浓度并未降低,存在第二气体效应。
徐文庆徐威陈建军宫燕
关键词:氧化亚氮异氟醚吸入浓度
单次负荷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定清醒镇静效应的定量评估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完善镇痛时比较单次负荷剂量1μg/kg右旋美托咪定和临床推荐剂量的咪达唑仑的清醒镇静效应,并以脑电双频指数(BIS)来评估两药的镇静深度变化。方法: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22~60岁,体质量指数(BMI)19~26 kg/m^2,拟在蛛网膜下隙阻滞下行下肢手术的择期手术患者。阻滞平面均控制在T_(10)以下,随机分2组,D组(n=20):右旋美托咪定1μg/kg 10 min静脉泵入;M组(n=20):咪达唑仑50μg/kg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前(TO)、脊麻平面固定后(T1)、给药后1 min(T2)、5 min(T3)、10 min(T4)、20 min(T5)、30min(T6)各时间点记录BIS值、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结果:D组在T4、T5和T6时间点的BIS值均显著低于M组(P<0.05);在T4、T5和T6时间点:D组SBP、DBP显著低于M组(P<0.05);D组HR显著低于M组(P<0.05)。D组T4、T5和T6时间点的SBP、DBP、HR分别显著低于同组T1时间点(P<0.05)。D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SpO_2<95%,M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SpO_2<95%,呼吸抑制的发生率D组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作为蛛网膜下隙阻滞的辅助用药,1μg/kg的右旋美托咪定具有强于临床推荐剂量50μg/kg的咪达唑仑的清醒镇静效应,与咪达唑仑相比,睡眠中更容易唤醒,且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低。虽然其血压与心率的下降比较明显,但是仍然在可控范围内。
徐威张弩陈建军唐俊
关键词:清醒镇静蛛网膜下隙阻滞脑电双频指数
气切病人行纤支镜检查持续吸氧和监测呼吸氧气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切病人行纤支镜检查持续吸氧和监测呼吸氧气罩,所述的氧气罩包括外罩、内罩;所述的内罩设于外罩内正中位置,且二者底部重合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外罩开口周围上设有水囊带;所述的外罩表面靠近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一接口...
徐威陈建军钟江
文献传递
丁丙诺啡加入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术后镇痛作用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加入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对术后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60例ASA Ⅰ~Ⅱ级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局麻药为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25 ml,A组丁丙诺啡0.15 mg与局麻药混和用于臂丛神经阻滞;B组丁丙诺啡0.15 mg肌注;C组不用丁丙诺啡.记录术后3、9、12、24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术毕至术后VAS>3分的时间),并注意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术后A组VAS明显低于B、C组(P<0.01),镇痛时间A组为(35.06±2.68)h,B组为(8.09±2.36)h,C组为(7.85±1.54)h,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和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A组和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时加用丁丙诺啡能明显增强术后镇痛作用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轻微.
徐文庆徐威陈建军李晓岩
关键词:丁丙诺啡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
小剂量氯胺酮配伍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配伍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适合剂量。方法:ASAⅠ~Ⅱ级人工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单纯输注丙泊酚;Ⅱ、Ⅲ、Ⅳ组分别先静脉注射氯胺酮0.2 mg·kg^(-1)、0.4 mg·kg^(-1)、0.6 mg·kg^(-1),再输注丙泊酚。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术中镇痛效果与丙泊酚用量,术后清醒时间与精神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Ⅰ组MAP、HR及SpO_2术中均值较术前基础值下降(P<0.05),Ⅱ、Ⅲ、Ⅳ组无差异(P>0.05);Ⅱ组镇痛效果与丙泊酚用量与Ⅰ组比较无差异(P>0.05);Ⅳ组精神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Ⅰ、Ⅱ、Ⅲ组,清醒时间较Ⅰ、Ⅱ、Ⅲ组长(P<0.05);Ⅲ组较Ⅰ组镇痛效果优,丙泊酚用量少,清醒时间短(P<0.05),精神不良反应发生率与Ⅰ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0.4 mg·kg^(-1)氯胺酮配伍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循环呼吸稳定,镇痛充分,并可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且术后清醒迅速,极少发生精神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应用的参考剂量。
陈建军刘丽徐威徐文庆
关键词: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人工流产镇痛
不同氧流量对异氟醚吸入和呼出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半紧闭低流量麻醉时等量异氟醚不同氧流量对异氟醚吸入和呼出浓度的影响。方法: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Ⅰ~Ⅱ级静吸复合麻醉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分别在新鲜气流量O20.6L/min时设定异氟醚挥发罐浓度(Fd)为5%和新鲜气流量O21L/min时设定异氟醚挥发罐浓度为3%,即每分钟向回路内输入30mL异氟醚气体。用Datex-Ohmeda S/5气体监测仪连续监测麻醉气体吸入浓度(Fi)、呼气末浓度(Fa)、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吸入氧浓度,观察30min。结果:(1)2组异氟醚Fi和Fa上升缓慢,相同时间点Fi和FaA组显著高于B组(P〈0.05)。(2)A组异氟醚的Fa/Fi上升速率在12min内显著高于B组(P〈0.05),随后逐渐接近。(3)A组异氟醚的Fi/Fd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半紧闭低流量麻醉时向回路内输入等量的异氟醚,降低流量的同时提高挥发罐设定浓度,能达到较高的麻醉深度,该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徐文庆徐威宫燕陈建军
关键词:低流量麻醉异氟醚吸入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