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玉娟

作品数:682 被引量:3,075H指数:25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8篇期刊文章
  • 223篇专利
  • 37篇会议论文
  • 18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6篇轻工技术与工...
  • 97篇农业科学
  • 39篇医药卫生
  • 19篇化学工程
  • 14篇理学
  • 11篇生物学
  • 7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2篇发酵
  • 46篇果汁
  • 43篇荔枝
  • 41篇食品
  • 39篇饮料
  • 39篇营养
  • 37篇杀菌
  • 34篇桑椹
  • 34篇活性
  • 31篇多酚
  • 31篇抗氧化
  • 29篇挥发性
  • 28篇荔枝汁
  • 28篇风味
  • 27篇保鲜
  • 23篇龙眼
  • 22篇色谱
  • 22篇贮藏
  • 21篇乳酸
  • 21篇果酒

机构

  • 674篇广东省农业科...
  • 63篇江西农业大学
  • 47篇华南农业大学
  • 47篇华中农业大学
  • 18篇广东海洋大学
  • 18篇湘潭大学
  • 18篇仲恺农业工程...
  • 15篇广东宝桑园健...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7篇广东宝桑园健...
  • 5篇广州东升农场...
  • 4篇南昌大学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4篇广东佳宝集团...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广东源丰食品...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3篇溜溜果园集团...
  • 2篇江南大学
  • 2篇常德市农林科...

作者

  • 679篇徐玉娟
  • 458篇吴继军
  • 359篇肖更生
  • 283篇余元善
  • 224篇温靖
  • 162篇唐道邦
  • 149篇邹波
  • 129篇陈卫东
  • 123篇傅曼琴
  • 118篇刘学铭
  • 93篇张友胜
  • 92篇林羡
  • 92篇李俊
  • 89篇邹宇晓
  • 80篇廖森泰
  • 70篇陈于陇
  • 70篇李升锋
  • 69篇张岩
  • 58篇安可婧
  • 53篇陈智毅

传媒

  • 60篇现代食品科技
  • 50篇食品科学
  • 37篇广东农业科学
  • 3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3篇食品科技
  • 18篇食品与发酵工...
  • 17篇热带作物学报
  • 15篇食品研究与开...
  • 14篇蚕业科学
  • 11篇农产品加工(...
  • 8篇广东蚕业
  • 8篇中国食品学报
  • 7篇酿酒
  • 7篇中国酿造
  • 7篇酿酒科技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食品工业
  • 5篇天然产物研究...
  • 5篇食品安全质量...
  • 5篇全国桑树种质...

年份

  • 3篇2024
  • 43篇2023
  • 41篇2022
  • 29篇2021
  • 46篇2020
  • 33篇2019
  • 27篇2018
  • 32篇2017
  • 36篇2016
  • 25篇2015
  • 47篇2014
  • 46篇2013
  • 28篇2012
  • 16篇2011
  • 28篇2010
  • 21篇2009
  • 28篇2008
  • 38篇2007
  • 38篇2006
  • 31篇2005
6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眼原浆喷雾干燥助干剂组成及对多酚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以龙眼原浆为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助干剂喷雾干燥生产龙眼粉,采用单因素和L9(33)正交试验相结合,研究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和阿拉伯胶3种助干剂的添加量对龙眼粉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正交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麦芽糊精对出粉率、水分含量、b*值、流动性影响极显著;β-环状糊精对b*值、溶解性、流动性影响极显著;阿拉伯胶对溶解性、流动性影响极显著,且3种助干剂对龙眼粉多酚总量的影响主次顺序为:β-环状糊精>阿拉伯胶>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影响显著,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影响不显著;优化助干剂的最佳配比为麦芽糊精20%、β-环状糊精2%、阿拉伯胶5%。
卜智斌唐道邦徐玉娟肖更生吴继军林羡
关键词:喷雾干燥
超高压和热处理对龙眼干品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本研究对比分析超高压与热处理在达到延长保藏期的基础上对高水分龙眼干色泽、质构、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未处理龙眼干,超高压处理对龙眼干果肉色泽的b*值没有影响,仅较小影响L*和a*值,但显著影响热处理样品的L*、a*和b*值(P<0.05);热处理则显著影响胶粘性、硬度和粘性(P<0.05),而超高压只显著影响果肉的硬度与粘性且影响远小于热处理(P<0.05),85℃处理60 min后果肉的硬度为118.87显著低于400 MPa处理10 min后的样品(232.86)和未处理样品(246.90)(P<0.05);超高压和热处理都能显著提高龙眼干的多酚含量(P<0.05),且热处理要显著高于超高压处理和未处理样品,但超高压处理样品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热处理和未处理样品(P<0.05),其中500 MPa处理20 min时有最高的DPPH清除能力,400 MPa处理10 min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热处理样品的抗氧化能力最低。
卜智斌唐道邦肖更生徐玉娟余元善温靖
关键词:龙眼干超高压多酚含量色泽抗氧化活性
基于电子舌与SPME-GC-MS技术的芒果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本研究以金芒、青芒、红玉和贵妃四种芒果为研究对象,应用电子舌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四个不同品种芒果之间的风味品质差异。电子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很好地区分四种芒果,其中青芒和红玉味觉特征相近,贵妃和金芒味觉特征相近。理化指标显示,水分含量、pH、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与电子舌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采用SPME-GC-MS鉴定四种芒果的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出萜烯类、酯类和醛类等7大类物质,其中烯烃类化合物为芒果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均达到50%以上。挥发性成分的PCA结果显示能够将四种芒果进行很好的区分,其中青芒和红玉挥发性成分更为接近。得以区分四种芒果的特征挥发性物质有:金芒中(E,Z)-2,6-壬二烯醛、异松油烯、3-己烯-1-醇以及芳樟醇;贵妃中2-蒈烯、(E)-罗勒烯以及4-蒈烯;青芒中a-桉叶烯、己醛以及(E)-3-己烯醛以及红玉中3-蒈烯、柠檬烯。四种芒果的特征挥发性物质的呈香特性与他们整体香气的感官分析结果保持一致。综合理化指标、电子舌、SPME-GC-MS以及香气感官分析结果显示青芒和红玉,金芒和贵妃具有相似的风味特征。
张浩张浩安可婧徐玉娟吴继军余元善
关键词:芒果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电子舌
真空油炸菠萝脆片的生产工艺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菠萝脆片的真空油炸工艺,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感官特性等质构特性为指标。从新鲜菠前处理方法、油炸温度、时间等对菠萝脆片的真空油炸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护色、漂烫温度和时间、油炸温度和时间对其品质有显著影响。漂烫温度80℃、漂烫时间60 min、油炸温度115℃、油炸时间30 min得到的菠片品质最好。在护色环节,0.7%氯化钠、0.1%抗坏血酸、0.2%柠檬酸、25%糖浆浸泡后得到菠片的护色效果最好。
张岩徐玉娟林羡吴继军李俊
关键词:真空油炸脆性
一种生产木瓜丝凉果的光照脱色设备
一种生产木瓜丝凉果的光照脱色设备,涉及脱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生产木瓜丝凉果的光照脱色设备,包括脱色隧道,脱色隧道为密封的暗室,暗室设置输入端和输出端,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由槽轮机构带动,暗室内表面贴设有P...
余元善余洋洋徐玉娟吴继军邹波程丽娜
文献传递
桑叶的食用和药用研究开发进展被引量:3
1999年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桑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桑叶的保健功能。桑叶是一种集营养和保健功能于一体的天然食品资源,有着广阔的研究开发前景。
徐玉娟肖更生陈卫东吴继军
关键词:桑叶化学成分保健功能
风味肉制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
唐道邦吴继军余元善徐玉娟张业辉李淦基温靖林耀盛刘子放蒋爱民曾繁东刘忠义王思远张友胜李俊
针对广式腊肠、腊肉及客家盐水鸡、盐焗鸡产品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阐明广式腊味干制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结合构建的热泵干燥模型,创建了高温热泵干燥新工艺,同比传统热风干燥节能30%以上;优化了利用鸡肉蛋白抗氧化肽降低广式腊肠亚...
关键词:
不同热风干燥温度下的黄皮干燥特性及品质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为实现黄皮的高值化利用,该研究以鸡心黄皮为对象,探讨了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黄皮干燥特性、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皮干燥过程可分为升速和降速2个阶段,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快,当干燥温度由50℃升至80℃时,干燥时间由42 h缩短至12 h;60℃干燥黄皮复水效果最佳;50℃条件下,干燥黄皮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但60~80℃干燥较50℃干燥样品中总酚和总黄酮保留率仍高达93.62%和86.59%;干燥黄皮中共检测出酚类物质6种,含量随温度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橙皮素为黄皮中主要酚类物质;测定的3种有机酸中,酒石酸为黄皮中主要有机酸;共鉴定出游离氨基酸24种,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60℃处理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随后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0℃条件下干燥黄皮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但60~80℃干燥黄皮抗氧化活性较50℃干燥样品保留率均在87.15%以上。综合考虑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60~70℃是黄皮干燥的较佳温度,可以进行黄皮干的高效制备。
杨婉如彭健张晓敏余元善卜智斌卜智斌徐玉娟
关键词:黄皮干燥温度多酚游离氨基酸抗氧化
鲜切胡萝卜的真空预冷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研究了不同切片厚度与预冷终温对鲜切胡萝卜真空预冷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经过真空预冷和未经真空预冷的鲜切胡萝卜在贮藏期内的呼吸强度、失重率、色差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鲜切胡萝卜可比完整胡萝卜节省2/3的预冷时间;在切片厚度6 mm和预冷终温6℃时,鲜切胡萝卜的真空预冷效果最佳,失重率为1.3%、芯部温度1.5℃、预冷时间7.3 min。采用真空预冷处理方法可有效抑制鲜切胡萝卜贮藏期内的呼吸强度,降低失重率,保持其较好的感官品质。
王成徐玉娟吴继军陈于陇张雁刘忠义范梅红
关键词:鲜切胡萝卜真空预冷
橄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抑制剂筛选及其热失活动力学被引量:10
2019年
本项目研究了七种抑制剂(分别为亚硫酸钠、明矾、O-异抗坏血酸、EDTA-2Na、Ca Cl2、多聚磷酸钠、柠檬酸亚锡二钠)对橄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并采用两段模型分析了高温处理对橄榄果实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钝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橄榄中酚类化合物氧化分解与POD和PPO活性有关,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O-异抗坏血酸和柠檬酸亚锡二钠抑制橄榄PPO酶和POD酶活性效果最好,譬如,其浓度为0.20 g/L时,可完全抑制橄榄PPO酶和POD酶活力;热烫时间和温度对橄榄果实PPO和POD活性影响较大,并随着热烫时间和热烫温度的增加,橄榄果实PPO和P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处于平稳的趋势,故高温处理对橄榄PPO和POD的钝化过程符合两段模型。
吴倩余元善刘淑媚肖更生徐玉娟
关键词:橄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抑制剂动力学
共6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