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贵权
- 作品数:65 被引量:504H指数:13
-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论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 1998年
- 在当代中国,实践标准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并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而重新确立。从实践标准的重新确立,到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是实践标准理论的两次重大发展。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两个层级不同的具体化形态,后者高于前者。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它们都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它们分别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上体现了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我们必须坚持实践标准,坚持内涵生产力标准的“三个有利于”
- 徐贵权
- 关键词:生产力真理
- 论周恩来的精神魅力被引量:2
- 2006年
- 黄明理徐贵权
- 关键词:人格精神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人人格魅力感召力党内
- 道德理性与道德敏感、道德宽容
- 道德理性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理性,属于价值理性的范畴,它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道德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它指向的是善,诉求的是善,是心灵的秩序、生命的秩序、社会的秩序。道德敏感和道德宽容是道德理性的重要表现。我们需要道德敏...
- 徐贵权
- 关键词:道德理性道德宽容
- 文献传递
-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扫描与透视被引量:34
- 2006年
- 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新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大学生自觉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无论对成功就业以及就业后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自觉增强社会适应性,既是一种自我关怀,也是一种社会关怀。引导大学生增强社会适应性,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 潘友梅徐贵权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自我关怀社会责任市场经济
- 论“三个代表”的理论品质与实践意义
- 2001年
- 卢春雷认为“三个代表”思想是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徐贵权认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就必须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周俊波强调了江泽民“七一讲话”及“三个代表” 思想对“人民” 的肯定;张亚进一步指出我党应始终坚持“代表人民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张红安阐明了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 卢春雷徐贵权周俊波张亚张红安
- 关键词:党建工作中国共产党生产力文化人民利益
- “西学东渐”之于马克思主义初期传播的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西学东渐是近世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相互交融的历史过程,西方的思想和"器物"伴随着西学东渐开进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催生了中国人的近现代意识,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赵国付徐贵权
- 关键词:西学东渐马克思主义
- 价值发现初探被引量:1
- 1999年
- 价值发现是标志人们观念地把握前人未曾把握的价值客体以及已知价值客体的新的价值属性的价值哲学范畴。它是对一定客体及其属性与人类之间的价值关系的始初性的正确的认识。始初性与正确性的统一是价值发现的基本特征或规定性。价值发现对价值主体的生存、发展、完善具有重大意义,价值主体应努力提高价值发现能力、水平和程度。
- 徐贵权
- 教育信念:提升师德素养的关键被引量:2
- 2008年
- 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以及教育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基础,是教师以德从教的灵魂,它制约着师德目标的层次,影响着师德行为的取向,规定着师德修养的程度。因此,教育信念是提升师德素养的关键。
- 邵广侠徐贵权
- 关键词:教育信念师德素养教育原则教育理论心理基础师德行为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实证分析——基于对江苏省部分大中小学的调查被引量:2
- 2014年
-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方法途径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对江苏省部分大中小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方法途径的选择与创新,已取得很大进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类融入主体方法途径选择与创新的自觉意识还不够强,方法途径创新程度还比较低,业已拓展的途径、选择的方法还远没有释放出应有的能量、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顺利、成功、持续融入国民教育的需要,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融入主体体系中的各类主体,都应当增强融入方法途径选择与创新的自觉,并作出相应的努力。
- 徐贵权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民教育
- 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表现方式及其奥秘探微被引量:2
- 2009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道德表现方式实现了从隐性与显性相结合、以显性为主要特征向隐性与显性相结合、以隐性为主要特征的转换,人们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选择隐性化的道德表现方式和在重大事件等特殊情况下选择显性化的道德表现方式,是隐性表现方式与显性表现方式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中国人的精神本质、中国人的基本道德质态是比较稳定的,只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人们有不同的道德表现方式而已。人们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道德表现方式,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取决于与环境密切关联的社会道德诉求的程度、道德这一价值在社会核心价值序列中的位次、社会心理和民间舆论对人们道德行为之动机正当性的评价倾向等因素。
- 徐贵权
- 关键词:中国人道德诉求社会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