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峰 作品数:40 被引量:129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应变率显像结合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陈旧心梗患者心肌存活性 目的探讨应变率显像(SRI)结合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LDASE)评价陈旧心梗患者心肌存活的可行性。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陈旧心肌梗死患者32例,入选者均无严重心肌梗死并发症。患者均接受 LDASE 试验,检查前或后一周... 刘勇 李治安 杨娅 杨俊峰 胡晖 柏江 王艳红关键词:应变率显像 截断值 心动图 组织速度成像 心肌存活性 文献传递 先天性多发性室间隔缺损的诊治 被引量:1 2003年 杨俊峰 顾承雄 张兆光 韦华 王盛宇 陈长城关键词:心脏畸形 冠心病合并室壁瘤及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总结冠心病合并室壁瘤和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冠心病合并室壁瘤和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5岁。室壁瘤位于心尖部44例,外侧壁14例,下壁20例;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48例,重度关闭不全30例。手术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室壁瘤线性缝合术24例,心内膜环缩、三明治缝合术36例,心内膜环缩、左心室补片成形术18例,同期血栓清除术13例;二尖瓣成形术42例,二尖瓣置换术36例;移植旁路血管1~6支(2.5±1.5支)。结果围术期死亡5例,死于败血症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心力衰竭2例。术中停机困难5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55.6±1.2 mm vs.68.2±4.0 mm),射血分数(45%±23%vs.34%±14%),心功能分级(NYHA,1.82±0.26级vs.3.36±0.56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9例,随访率94.52%,随访时间25±8个月。随访期间无远期死亡,无症状复发。心功能Ⅰ~Ⅱ级58例,Ⅲ级9例,Ⅳ级2例,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根据病理生理特点选择对心腔、血管和瓣膜全面处理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术期管理,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室壁瘤及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近、远期疗效满意。 黄信生 顾承雄 杨俊峰 韦华 陈长城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室壁瘤 二尖瓣关闭不全 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桥血管远端支撑装置在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后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支撑装置(DAS)对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9月,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100例,并分为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组和OPCABG+DAS组,各组50例。结果:OPCABG组、OPCABG+DAS组后降支(PDA)静脉桥2年通畅率分别为74.0%、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近期心绞痛缓解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92.0%,P=0.62)。两组术后随访无死亡,且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0±3.8)vs.(82.0±5.4)%,P=0.08]。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右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是PDA静脉桥闭塞的危险因素(OR=11.05,95%CI:2.14~57.12,P=0.004),而DAS(OR=0.04,95%CI:0.003~0.350,P=0.004、近端狭窄>75%(OR=0.05,95%CI:0.007~0.301,P=0.001)和男性((OR=0.05,95%CI:0.007~0.301,P=0.001)是保护因素。结论: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支撑装置能提高静脉桥近期通畅率。对于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CABG+DAS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李波 王粮山 顾承雄 李海涛 杨俊峰 韦华 李京倖 于洋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77例临床体会 2001年 杨灵波 顾承雄 王盛宇 杨俊峰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术式 疗效 序贯桥终末端与细小靶冠状动脉侧侧和端侧吻合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估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分别采用侧侧吻合与端侧吻合方式缝合大隐静脉序贯桥终末端与细小靶冠状动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终末靶冠状动脉细小的患者共89例。其中37例患者使用侧侧吻合术,即采用侧侧吻合方法缝合大隐静脉序贯桥终末端与靶冠状动脉;52例患者使用端侧吻合术,即将大隐静脉序贯桥终末端与靶冠状动脉进行端侧吻合。术中监测桥血管流量及搏动指数,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指标,以评估手术疗效。术后1年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终末桥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两组术中终末桥血管流量分别为[(17.32±6.18)vs.(14.15±5.09)mL/min,P<0.05],搏动指数分别为[(2.50±1.08)vs.(3.47±0.74),P<0.05]。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均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两组患者心功能均较术前改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时侧侧吻合组患者均无心绞痛发作,端侧吻合组有9例患者再发心绞痛。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侧侧吻合组中终末桥血管均保持通畅,而端侧吻合组中8例患者的终末桥血管再狭窄(P<0.05)。随访截至2014年1月底,平均随访时间为(10.7±2.5)个月,患者随访率为100%,存活率为100%。结论:采用侧侧吻合术缝合大隐静脉序贯桥终末端与细小靶冠状动脉,可改善终末桥血管的通畅性。 李波 顾承雄 李海涛 杨俊峰 韦华 李京倖 刘锐 黄信生 李晖 李琴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侧侧吻合 非体外循环双乳内动脉Y型复合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采用双侧乳内动脉Y型复合桥完全心肌血运重建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完成208例非体外循环下双侧乳内动脉Y型复合桥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术中采用带蒂半骨骼化的方法分别取材左... 杨俊峰关键词:乳内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文献传递 左室重建术治疗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1 2009年 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我们采用左室重建术治疗83例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现总结临床疗效和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黄信生 顾承雄 杨俊峰 韦华 陈长城关键词:缺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 衰竭病人 临床疗效 非体外循环下双侧乳内动脉Y型桥的冠状动脉搭桥术 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桥血管的通畅率,并实现完全心肌血运重建,本文采用在不停跳非体外循环下采用双侧乳内动脉Y型桥的进行完全心肌血运重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25病例,并进行了近期临床效果的评估.结果显示,移植手术是... 杨俊峰 顾承雄 韦华 刘锐 陈长城 王盛宇 李波 胡晖 黄信生关键词:冠心病 动脉移植 搭桥手术 文献传递 血清C反应蛋白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34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分为CRP≥3.0mg/L组(386例)和CRP〈3.0mg/L组(348例),记录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30d内CRP≥3.0mg/L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9%(19例)]高于CRP〈3.0mg/L组[4.0%(14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5.2±1.8)年,CRP≥3.0mg/L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2.0%(78例)]明显高于CRP〈3.0mg/L组[12.2%(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CRP≥3.0mg/L不能预测术后30d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但是预测术后远期心血管事件最强因子,COX分析术前CRP≥3.0mg/L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次左心室射血分数〈45%。CRP≥.0mg/L组5年实际生存率明显低于CRP〈3.0mg/L组[(90.0±1.2)%比(94.0±0.8)%,P〈0.05]。CRP≥3.0mg/L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5%二者合并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88.0±0.4)%。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预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提示血管壁的炎症程度与远期疗效相关。 黄信生 顾承雄 韦华 杨俊峰 方颖 刘锐 周其文关键词:冠心病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