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雪

作品数:21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毒
  • 6篇细胞
  • 4篇亚群
  • 3篇衰竭
  • 3篇细胞亚群
  • 3篇慢性
  • 3篇免疫
  • 3篇急性肝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3篇CD4
  • 3篇HIV
  • 2篇胆汁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影像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丰县人民医院

作者

  • 21篇杨雪
  • 9篇徐斌
  • 8篇吴昊
  • 6篇高文
  • 5篇刘梅
  • 4篇窦爱华
  • 4篇惠威
  • 4篇焦艳梅
  • 4篇魏琳琳
  • 3篇李宏军
  • 3篇韩莹
  • 2篇李威
  • 2篇李珊珊
  • 2篇陈煜
  • 2篇刘燕敏
  • 2篇赵娟
  • 2篇徐曼曼
  • 1篇刘丹
  • 1篇单晶
  • 1篇张小丹

传媒

  • 5篇北京医学
  • 2篇肝脏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感染早期CD4^(+)T淋巴细胞各亚群及CCR5的表达特点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早期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各亚群计数及其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疾病进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IV阴性对照者15例(对照组)和HIV急性期感染者40例,均来自北京佑安医院的男男性行为者(MSM)及HIV感染急性期队列,取HIV急性感染者第一次转阳时及转阳后30、90、180、360 d静脉血,常规进行CD4细胞计数测定;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测定CD4细胞各亚群所占比例及其表面CCR5的表达情况。结果入组急性HIV感染者40例,根据疾病进展分成两组,CD4细胞高组为1年内CD4细胞数始终>450/μL 23例,CD4细胞低组为1年内进展到CD4细胞低于250/μL 17例。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CD4细胞及CD4中心记忆细胞(CD4^(+)T_(CM))、CD4效应记忆细胞(CD4^(+)T_(EM))亚群在感染1年内绝对计数均有明显下降,CD4细胞及CD4^(+)T_(CM)亚群上CCR5的表达明显增加,但在不同感染时间点其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细胞低组的CD4^(+)T_(CM)细胞表面CCR5表达水平较高(P<0.01),在HIV感染的第1年内两组的CD4^(+)T_(EM)细胞表面CCR5表达水平都高于CD4^(+)T_(CM)细胞亚群,而初始CD4细胞(CD4^(+)T_(naive))CCR5的表达水平最低。生存分析表明,CD4^(+)T_(CM)细胞和CD4^(+)T_(naive)细胞表面基线水平的CCR5表达与CD4细胞计数下降到250个/μL以下的时间相关(P<0.001),而CD4^(+)T_(EM)细胞表面CCR5表达水平却与之不相关(P=0.256)。结论HIV感染CD4^(+)T_(CM)细胞表面CCR5高表达与快速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杨雪吴昊徐斌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CCR5
维生素K_(1)对异常凝血酶原升高的不同肝病患者疗效的研究
2022年
目的 分析维生素K_(1)治疗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升高的不同肝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经维生素K_(1)治疗的PIVKA-Ⅱ升高的230例患者。其中肝癌组86例,亚急性肝衰竭组69例,胆汁淤积性肝病组75例,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的PIVKA-Ⅱ水平;3组患者应用维生素K_(1)治疗7天后PIVKA-Ⅱ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患者PIVKA-Ⅱ值明显高于亚急性肝衰竭组、胆汁淤积性肝病组。亚急性肝衰竭组患者PTA水平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癌组、胆汁淤积性肝病组(P<0.001),经维生素K_(1)治疗后,原发性肝癌组PIVKA-Ⅱ、PTA水平较入院时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淤积性肝病组PIVKA-Ⅱ明显下降,PT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亚急性肝衰竭组,根据出院方式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死亡组患者PIVKA-Ⅱ下降不明显,PTA略有增加或无变化;存活组患者PIVKA-Ⅱ明显下降,PT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上对亚急性肝衰竭及胆汁淤积明显患者给予维生素K_(1)治疗,如果PIVKA-Ⅱ降低、PTA在短时间内增加,患者更有可能存活。
杨雪徐斌陈杰李文娟韩莹
关键词:异常凝血酶原肝衰竭胆汁淤积性肝病
重型与非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重型与非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2020年2月2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9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重型患者(轻型和普通型)57例,重型患者(重型和危重型)3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重型患者中位年龄66岁,显著高于非重型患者的中位年龄43岁(P<0.001);喘憋症发生率78.95%,显著高于非重型患者的19.30%。重型患者合并高血压(50.00%vs11.76%,P<0.001)、冠心病(21.05%vs 5.26%,P=0.019)比例显著高于非重型患者。与非重型患者比较,入院时重型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更低(P<0.05),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乳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I等指标均更高(P均<0.05)。随着病情进展,重型患者在入院后C反应蛋白和乳酸水平均较入院时进一步增高,而淋巴细胞计数进一步下降(P均<0.05)。死亡患者均为重型,病死率为18.42%。结论高龄和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易发展为重型病例。重型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C反应蛋白、乳酸进行性增高,这三项指标可能起到预警作用。与非重型患者相比,重型患者炎症反应更明显,更易出现心肌损伤,导致死亡。
魏琳琳高文苏璇郑小勤杨雪刘梅徐斌
关键词:急性心肌损伤病死率重症医学
抗病毒治疗早期艾滋病病人CD_4^+ T细胞亚群与免疫重建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ART)早期阶段,艾滋病(AIDS)病人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免疫重建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分析21例接受ART规律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收集病人服药前及服药第2、4、8、12周时的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染色技术检测CD4+T细胞的水平,分析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免疫活化间的相关性。结果 ART后,CD4中心记忆细胞(CD4CM)和CD4幼稚细胞两种形式的CD4+T细胞增加,且在前4周治疗增长迅速。治疗4周时CD4CM的变化与治疗12周时CD4+T细胞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而与CD8+CD3+8T细胞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ART能有效地重建AIDS病人的T淋巴细胞免疫,并且CD4CM可能是免疫重建的早期指标。
杨雪焦艳梅吴昊
关键词:免疫重建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2012至2021年北京佑安医院肝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2024年
目的阐述肝衰竭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期为肝衰竭防治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至2021年收治的肝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信息,应用趋势检验分析其年龄、性别,以及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的急性病因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肝衰竭(CLF)的慢性肝病基础病因的逐年变化。结果在研究期间,共收集8512例肝衰竭住院患者信息,年龄为(51.3±13.5)岁,男性患者为主(71.9%),肝衰竭类型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ACLF 4023例(47.3%)、CLF 3571例(42.0%)、SALF 670例(7.9%)、ALF 248例(2.9%)。肝衰竭整体人群中前5位的病因依次是乙型肝炎3199例(37.6%)、酒精性肝病2237例(26.3%)、隐源性肝病906例(10.6%)、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603例(7.1%)、药物488例(5.7%),共占比87.6%。不同类型肝衰竭患者的前3位病因分别是:ALF的急性病因,依次为药物107例(43.1%)、乙型肝炎47例(19.0%)、不明原因36例(14.5%),SALF的急性病因依次为药物381例(56.9%)、不明原因106例(15.8%)、脓毒症56例(8.4%);ACLF的慢性病因依次为乙型肝炎2092例(52.0%)、酒精性肝病813例(20.2%)、隐源性肝病398例(9.9%);而CLF的慢性病因依次是酒精性肝病1410例(39.5%)、乙型肝炎1028例(28.8%)、隐源性肝病364例(10.2%)。纵向分析显示肝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逐年增加,性别比例未见显著变化趋势,始终以男性患者为主;在ALF、SALF患者中药物性肝衰竭比例逐年升高,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CLF、CLF患者的慢性病因中,乙型肝炎比例逐年下降,而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隐源性肝病的比例逐年增加(P<0.05)。结论我国肝衰竭病因谱正在发生改变,尽管乙型肝炎仍然是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但其占比呈现逐年减少趋势,除ACLF外,已不再是其他类型肝衰竭的首要病因,而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隐源性肝病
徐曼曼李珊珊杨颜榕武羽杨雪段钟平陈煜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流行病学
磁共振成像在透明细胞型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透明细胞型肝癌和普通型肝细胞癌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特征,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0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33例透明细胞型肝癌和87例普通型肝细胞癌,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MR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内获取所有患者的MR成像特征、年龄、性别、肝炎类型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值,利用SPSS 21.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透明细胞型肝癌丙肝的感染率为24.2%(8/33),普通型肝细胞癌感染率为4.6%(4/87);透明细胞型肝癌瘤内脂肪信号出现率为21.2%(7/33),普通型肝细胞癌出现率为2.3%(2/87);透明细胞型肝癌瘤内动脉征出现率为27.3%(9/33),普通型肝细胞癌出现率为49.4%(43/87)。结论与普通型肝细胞癌相比,透明细胞型肝癌丙肝感染率更高,瘤内脂肪信号出现率更高,瘤内动脉征出现率更低,对术前精准诊断透明细胞型肝癌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刘斌杨雪陈枫孙君李宏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影像基因组学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早期精准诊疗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以形态学为主的影像诊断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影像组学能深度挖掘影像提供的庞大数据信息,采用定量数据分析综合评价基因遗传、细胞分子、组织形态等各层次HCC的表型,从而对HCC进行精准诊疗和无创监测;基因组学从分子及基因层面揭示HCC的发病机制;影像基因组学主要为HCC形态学特征和影像组学表型特征与基因组学的关联。就HCC的影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斌杨雪孙君李宏军
关键词:肝细胞癌基因组学
ART早期AIDS患者CD4+T细胞亚群与免疫重建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早期阶段,CD4+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免疫重建的关系。方法 前瞻隆分析21例接受ART规律治疗的AIDS患者,收集患者服药前及服药第2、4...
杨雪吴昊焦艳梅
关键词:免疫重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2012至2021年北京佑安医院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北京佑安医院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1247例主要诊断为HBV-ACLF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在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后,分析住院费用及其构成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住院费用随年份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HBV-ACLF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波动于55373.04~62921.70元,日均费用波动于2676.42~3172.17元,随年份增长无明显变化,趋势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费在各年度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构成中始终占据首位(37.7%~64.1%),但随年份呈下降趋势,其次是检查费(13.7%~18.5%),随年份呈增高趋势;治疗费、手术费和输血费虽占比不高,但也随年份呈增高趋势,趋势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天数(β=0.683 P<0.01)和性别(β=-0.059,P=0.007),住院天数越长,住院费用越高,男性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女性患者。结论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居高不下,经济负担重,加强健康宣教、优化住院费用结构、合理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减轻HBV-ACLF患者经济负担。
李珊珊徐曼曼杨雪陈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功能衰竭住院费用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无创肝硬化诊断敏感指标的筛选
2021年
目的筛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无创肝硬化诊断敏感指标。方法收集2011—202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确诊为PBC的患者380例。常规电子胃镜、血常规、凝血、肝功能及B超检查,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测定肝脏硬度,根据肝穿及临床诊断分为肝硬化组166例和非肝硬化组214例,比较分析两组指标的差异。随机按8∶2比例分为模型组和验证组,通过模型组筛选出敏感指标,应用随机森林法建立无创肝硬化诊断模型,然后使用验证组患者验证其诊断效果。结果(1)筛选出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肝脏硬度、胆碱酯酶(CHE)、尿酸、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比值(AAR)、胆固醇(CHO)、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9个对PBC肝硬化影响效力最高的指标,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建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89.6%。9个指标中HCT影响权重最高。(2)肝硬化组HCT[(29.8±7.1)%]较非肝硬化组的(35.4±6.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CT可以作为PBC患者无创肝硬化诊断模型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它无创且极易获得,检测难度低,外推性好,可能使部分患者避免肝活检。
杨雪徐斌刘燕敏高文陈杰单晶任美欣刘丹边新渠韩莹
关键词:红细胞比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