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晋方

作品数:65 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切除
  • 16篇脾切除
  • 15篇术后
  • 13篇切除术
  • 12篇芪黄煎剂
  • 12篇煎剂
  • 11篇豆状核
  • 11篇豆状核变性
  • 11篇手术
  • 11篇肝豆状核
  • 11篇肝豆状核变性
  • 9篇脾功能
  • 9篇脾功能亢进
  • 9篇脾切除术
  • 9篇胃癌
  • 9篇亢进
  • 9篇功能亢进
  • 8篇肿瘤
  • 8篇芙蓉膏
  • 7篇中医

机构

  • 30篇安徽中医学院...
  • 28篇安徽中医药大...
  • 9篇安徽中医学院
  • 8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安庆市立医院
  • 1篇安徽省中医学...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65篇潘晋方
  • 55篇于庆生
  • 43篇张琦
  • 29篇刘举达
  • 23篇帅剑锋
  • 20篇王振
  • 17篇王汉明
  • 12篇沈毅
  • 9篇黄龙
  • 8篇梁久银
  • 6篇喻宗繁
  • 6篇周富海
  • 3篇吴生兵
  • 3篇张珺
  • 3篇汪晓明
  • 2篇余宏亮
  • 2篇袁以洋
  • 2篇张福忠
  • 2篇王传思
  • 2篇王炜

传媒

  • 12篇安徽中医学院...
  • 9篇中医药临床杂...
  • 5篇肝胆外科杂志
  • 5篇安徽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5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一体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三维一体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除外科基础治疗外还给予三维一体疗法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外科基础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中转手术率。[结果]对照组临床治愈22例,好转6例,无效15例,其总有效率为65.12%;研究组临床治愈28例,好转9例,无效6例,其总有效率为86.05%。2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中转手术17例,其中转手术率为39.53%;研究组中转手术7例,其中转手术率为18.28%。2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外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三维一体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中转手术率。
于庆生吴宗芳潘晋方张琦刘举达王振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
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体会(附128例报告)
1993年
我院外科1980年~1990年共收治中晚期食管癌128例。本文对1980年~1985年和1986年~1990年两段时间内采取不同治疗原则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临床资料 1980年~1985年共收治59例,手术治疗24例(占40.68%)。术后吻合口瘘1例,
陈守廉潘晋方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总胆汁酸变化在脾切除治疗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脾切除治疗肝硬化脾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肝硬化33例,乙肝(HBV)肝硬化22例,进行术前、术后总胆汁酸检测,并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BA术前大多数上升、术后有明显下降过程(P<0.01)后上升;ALT、AST、TBIL、DBIL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明显上升,与术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A与ALT、AST、TBIL、DBIL呈"背离"现象。结论 TBA在脾切除治疗肝硬化脾亢中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现象。动态观察并结合其他指标有助于肝损伤判断。
帅剑锋陈刚于庆生潘晋方张琦刘举达
关键词:总胆汁酸肝炎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
芪黄煎剂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对抗炎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血清抗炎性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1例需要外科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术后1 d开始,采用肠内滴注能全素联合中药芪黄煎剂;对照组仅滴注能全素。疗程均为7 d。术前1 d及术后1和7d,分别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 d,两组血清IL-2、IL-4、IL-10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7 d,研究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上升,与本组术后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和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IL-2、IL-4、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术后7 d,研究组IL-2、IL-4、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本组术后1 d及对照组术后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小肠内滴注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通过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IL-2、IL-4、IL-10)mRNA的表达,使血清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回复正常,对胃癌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和炎性反应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于庆生张雁潘晋方王汉明帅剑锋张琦刘举达
关键词:胃癌抗炎性细胞因子MRNA芪黄煎剂
胃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构建及其临床与实验评价
于庆生潘晋方帅剑锋张琦刘举达
该项目所属领域医药卫生领域。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1.构建胃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包括:(1)胃癌术后早期中药应用方案;(2)胃癌术后早期中西医结合腹腔化疗方案。2.对胃癌术后早期中药应用方案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评价...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中药复方制剂中西医结合治疗
芙蓉膏治疗非感染“阳热肿痛”类病症临床研究
芙蓉膏由木芙蓉、藤黄、生南星、薄荷油、冰片等中药经特殊工艺调制而成。在历经40余年临床应用,证实其对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阳热肿痛”类病症都具有良好疗效。本文对190例非感染“阳热肿痛”类病症应用芙蓉膏治疗,通过和金黄散对...
于庆生潘晋方王汉明帅剑锋张琦刘举达
关键词:中医皮肤科芙蓉膏临床药理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ERCP、腹腔镜、剖腹手术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研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腹腔镜、剖腹手术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确诊为CBDS病人随机分为3组:ERCP组15例,腹腔镜组16例,传统手术组14例。3组术后在常规外科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口服。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3组手术前后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血清胆汁生化等指标。结果:术后第7天症状体征评分,3组均明显优于术前,ERCP组、腹腔镜组优于剖腹组;术后第7天WBC计数,ERCP组、腹腔镜组明显优于术前,ERCP组、腹腔镜组WBC计数低于剖腹组;术后第7天肝功能比较,3组均明显优于术前,ERCP组、腹腔镜组低于剖腹组,且ERCP组低于腹腔镜组;术后第7天血清胆汁生化比较,3组均明显优于术前,ERCP组、腹腔镜组优于剖腹组;3组间住院时间比较,ERCP组小于腹腔镜组、剖腹组,腹腔镜组小于剖腹组。结论:ERCP、腹腔镜、剖腹手术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胆总管结石,均能促进胆道炎症尽快消退,肝功能和胆汁生化指标尽快恢复,有利于胆管残余结石排出和防治结石再生;与剖腹组相比,ERCP和腹腔镜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
刘良东于庆生于庆生梁久银潘晋方帅剑锋张琦刘举达
关键词:ERCP腹腔镜剖腹手术
丹参联合5-氟尿嘧啶腹腔注射对大鼠胃肿瘤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丹参增强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抗胃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Walker-256细胞株建立大鼠种植性胃肿瘤模型。将60只Wistar雄性胃肿瘤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or-mal saline,NS)组、5-Fu组、5-Fu+丹参组。接种后第7天,NS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入NS 40 ml/kg,5-Fu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入5-Fu 20 ml/kg,5-Fu+丹参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入5-Fu 20 ml/kg和丹参60 mg/ml,均连用5 d。化疗结束后,观察每组胃肿瘤大鼠的一般情况,比较各组肿瘤体积抑制率和生存时间延长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组织中P53、CD44、H-ras和nm2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NS组大鼠于接种后2周出现进食和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逐渐消瘦,甚至腹水形成,而5-Fu组和5-Fu+丹参组接种后约4周才陆续出现上述表现。②与NS组相比,5-Fu组和5-Fu+丹参组肿瘤体积显著降低(P<0.05,或P<0.01)。5-Fu+丹参组肿瘤体积及肿瘤体积抑制率显著低于5-Fu组(P<0.05,或P<0.01)。③与NS组相比,5-Fu组和5-Fu+丹参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1);与5-Fu组比较,5-Fu+丹参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生存时间延长率显著升高(P<0.05)。④与NS组比较,5-Fu+丹参组肿瘤组织中H-ras蛋白阳性表达数明显降低(P<0.05),nm23蛋白阳性表达数明显升高(P<0.05);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呈现升高或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能够增强5-Fu抗鼠胃肿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癌蛋白P53、CD44、H-ras表达和提高抑癌蛋白nm23表达有关。
于庆生王园潘晋方王汉明帅剑锋张琦刘举达
关键词:胃肿瘤丹参5-氟尿嘧啶NM23
外科辅助治疗肝豆状核变性2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外科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8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1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外科辅助治疗的临床资料,针对手术前后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外科辅助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进行5年临床随访,了解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资料中,172名患者行脾脏切除术,34名患者行脾脏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5名患者行门腔静脉分流术。术后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本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79例,5例死亡,随访期间17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脾脏切除术是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但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需谨慎实施。
黄龙于庆生潘晋方帅剑锋梁久银张琦刘举达王振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药物治疗脾脏切除术
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73例肠梗阻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除外科基础治疗外还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外科基础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中转手术率。结果:2组有效率和中转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能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中转手术率。
吴宗芳于庆生潘晋方潘晋方刘举达张琦
关键词:中药灌肠肠梗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