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晧东

作品数:114 被引量:489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4篇病毒
  • 33篇肝炎
  • 31篇乙型
  • 27篇乙型肝炎
  • 22篇乙肝
  • 21篇抗病毒
  • 18篇慢性
  • 14篇肝病
  • 13篇药物
  • 13篇慢性乙型
  • 13篇慢性乙型肝炎
  • 13篇米夫
  • 13篇拉米夫定
  • 12篇疫苗
  • 12篇肝炎病毒
  • 11篇乙肝病毒
  • 11篇妊娠
  • 11篇抗病毒治疗
  • 11篇病毒治疗
  • 10篇阿德福韦

机构

  • 100篇北京地坛医院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北京和睦家医...
  • 1篇北京市药品不...
  • 1篇济南市传染病...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南京市高淳人...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06篇蔡晧东
  • 12篇刘敏
  • 9篇马秀云
  • 8篇易为
  • 6篇马小艳
  • 6篇曹传梅
  • 5篇付冬
  • 4篇李蔚莉
  • 4篇曹彦君
  • 3篇方芳
  • 3篇孙继云
  • 3篇江宇泳
  • 3篇徐飞
  • 3篇王桂爽
  • 3篇吴璐
  • 2篇李振华
  • 2篇陈冰
  • 2篇卜志军
  • 2篇宋淑静
  • 2篇闫杰

传媒

  • 32篇药物不良反应...
  • 1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0篇中华实验和临...
  • 8篇医药与保健
  • 8篇肝博士
  • 6篇中老年保健
  • 3篇老同志之友(...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国卫生人才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肝脏病杂...
  • 2篇2013北京...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卫生
  • 1篇厦门科技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4
  • 3篇2003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比夫定的肌肉毒性应引起临床警惕——乙肝患者服用替比夫定发生坏死性肌炎的分析与点评被引量:1
2012年
【病例背景:本例乙肝患者发病后行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干扰素治疗后不良反应严重而将药物更换为阿德福韦酯,更换药物治疗12个月后疗效不佳,继而更换为替比夫定治疗.替比夫定治疗显效,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肌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为此到我院就诊。】
蔡晧东
关键词:乙肝患者肌肉毒性坏死性抗病毒治疗肌炎服用
乙肝父婴传播已成过去时
2018年
看到网上还有人宣传乙肝的父婴传播,说有乙肝的父亲给孩子喂饭,亲亲孩子都能让孩子感染上乙肝。在此忍不住告诉大家:乙肝的"父婴传播"已经成为"过去时"!乙型肝炎早已有了非常安全有效的疫苗,我国所有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都要接种乙肝疫苗,并在出生1个月和6个月完成第2针和第3针。新生儿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后。
蔡晧东
关键词:乙肝疫苗父婴传播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酯(ADV)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入组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LAM100mg/d(LAM治疗组)或ADV10mg/d治疗(ADV治疗组),比较二者的疗效。结果两种药物治疗48周后对病毒抑制效果相似,均能显著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二者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药治疗。单药治疗48周和联合治疗48周期间均无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LAM与ADV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安全且有效,联合治疗后95.5%患者达到完全病毒学应答,患者的肝功能得以改善,生活质量也相应提高。
吴璐马秀云闫杰李蔚莉蔡晧东
关键词:肝硬化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你还在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吗
2018年
昨天,我看到一位网民提问,说自己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虽然病毒转阴,但身体十分虚弱,明显消瘦,问怎么办? 我回答了他的问题,告诉他干扰素有很多副作用,不仅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影响食欲,导致体重下降,而且还可能引起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也可能引起体重下降。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还需要联合利巴韦林,利巴韦林不仅有导致溶血的不良反应,也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影响食欲,导致体重下降。建议患者到医院检查一下,排除干扰素引起的器质性病变,如果不能耐受干扰素的治疗,可以换成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
蔡晧东
关键词:长效干扰素丙型肝炎器质性病变体重下降利巴韦林
别让药物“封杀”您的听力
2004年
中耳炎、高烧、药物中毒、家族遗传和发育畸形等等都可引起耳聋。其中药物中毒是导致耳聋的重要原因。据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对聋哑学校学生的调查显示,上海4所聋哑学校共有学生245名,其中药物引起的耳聋有175人,占71.4%。
蔡晧东
关键词:听力药物中毒耳聋抗生素听神经损害
免疫耐受期HBV感染的孕妇产后肝功能变化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免疫耐受期HBV感染的孕妇产后肝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对在本院妇产科产检、生育并完成产后随访的免疫耐受期HBV感染妊娠妇女共3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产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免疫耐受期HBeAg阳性,且HBVDNA载量≥6log10拷贝/ml的妊娠妇女产后ALT升高的发生率为32.6%(47/144),一般发生在产后42-60d。19.1%(9/47)患者肝病较严重,需住院治疗。48.9%(23/47)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自发性HBeAg血清学转换仅为10.6%(5/47)。产后ALT与孕期HBV复制水平及其波动均无显著相关;但与孕期患者的平均ALT和AST水平有关,ALT和IAST水平较高的患者产后容易发生肝功能异常,产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时间多在产后2个月内,其机制与HBV的免疫清除有关。结论免疫耐受期的HBV感染女性孕期肝功能的监测十分重要,应加强对孕期ALT有较大波动或有升高趋势的女性产后肝功能和HBV病毒学的监测和随访,必要时给予抗病毒治疗,预防肝病进展。
曹彦君易为刘敏蔡晧东
关键词:乙型免疫耐受产后肝功能
抗乙肝核苷(酸)类似物的不良反应
前言在过去十年中,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的应用使得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已有五种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前4种已经在我国上市,替诺福韦也将在我国...
蔡晧东
文献传递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3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3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入双盲治疗:替比夫定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龄(30.9±7.8)岁,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d,治疗104周;拉米夫定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平均年龄(30.4±8.5)岁,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d,治疗104周。104周后2组患者均进入替比夫定开放治疗,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d,继续治疗104周。每8周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完全应答率和ALT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104周后HBeAg血清转换情况、治疗期间病毒学反弹率及替比夫定的不良反应。结果:双盲治疗阶段,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患者治疗52周和104周时HBV DNA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72.2%(16/22)、77.3%(17/22)和47.1%(8/17)、47.1%(8/17);ALT的复常率分别为100%(22/22)、86.4%(19/22)和82.3%(14/17)、76.5%(13/17)。替比夫定组治疗60周、104周和第3年HBV DNA反弹率分别为4.5%(1/22)、18.2%(4/22)和28.6%(6/21),第4年未增加反弹的病例;拉米夫定组治疗52周、104周HBV DNA的反弹率分别为23.5%(4/17)和41.2%(7/17)。2组共有4例耐药者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8~24周后HBV DNA下降至可检测值下限。双盲治疗阶段替比夫定组有5例患者发生9例次肌酸激酶(CK)升高(1065~4915U/L),但无肌肉症状;开放治疗阶段有6例患者发生9例次CK升高(1036~45984U/L),均出现肌肉症状。结论: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患者对替比夫定的耐受性较好。
李蔚莉马秀云吴璐蔡晧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随机对照研究
核苷类药物耐药患者 能用干扰素收尾吗
2017年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乙肝患者到我门诊看病。他告诉我:几年前为了妻子生育,选择了拉米夫定治疗自己的乙肝,很快导致耐药。后来.他又因害怕阿德福韦的肾损害,改用了恩替卡韦治疗。现在,恩替卡韦也耐药了,他实在不想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了。问我:能不能改用干扰素?
蔡晧东
关键词:药物耐药干扰素核苷类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耐药位点阳性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徐飞蔡晧东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