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占峰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玉米
  • 3篇蚜虫
  • 3篇玉米蚜
  • 3篇捕食
  • 2篇玉米田
  • 2篇瓢虫
  • 2篇龟纹瓢虫
  • 2篇捕食作用
  • 1篇玉米蚜虫
  • 1篇天敌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动态
  • 1篇为害
  • 1篇棉蚜
  • 1篇空间分布型
  • 1篇昆虫
  • 1篇昆虫天敌
  • 1篇互作关系
  • 1篇分布型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闫占峰
  • 4篇王振营
  • 4篇何康来
  • 3篇白树雄
  • 2篇张聪
  • 1篇袁志华

传媒

  • 2篇植物保护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棉蚜为害玉米初报被引量:5
2011年
在河北省廊坊地区玉米田蚜虫种类除了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禾谷缢管蚜[R.padi(Lin-naeus)]、荻草谷网蚜[Macrosiphum(Sitobion)miscanthi(Takahashi)]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等蚜虫外,还发现一种在玉米生长前期在下部叶片取食,玉米生长中后期向植株中上部转移为害的蚜虫,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证明该种为棉蚜,这是棉蚜为害玉米的首次报道。
闫占峰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玉米蚜虫棉蚜
玉米田蚜虫发生规律与其天敌互作关系研究
玉米田蚜虫是我国玉米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不同玉米生态区暴发为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明确玉米田蚜虫的发生规律和天敌对蚜虫的控制作用,为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蚜虫为害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河北省廊坊地区玉米田蚜虫...
闫占峰
关键词:玉米蚜虫昆虫天敌种群动态捕食作用
龟纹瓢虫捕食玉米蚜功能反应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室内研究了不同龄期的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幼虫和成虫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玉米蚜的日捕食量差异较大。龟纹瓢虫4龄幼虫对玉米蚜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最大日捕食量为196.85头。各龄幼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
闫占峰张聪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关键词:龟纹瓢虫玉米蚜捕食作用
龟纹瓢虫对玉米蚜的捕食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不同龄期龟纹瓢虫幼虫及雌雄成虫对玉米蚜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对玉米蚜的捕食作用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受其自身密度及猎物密度制约,相互间存在干扰。模拟后的各干扰反应方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说明龟纹瓢虫对玉米蚜具有很好的捕食控制作用,应注意保护玉米田间龟纹瓢虫。
闫占峰袁志华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关键词:龟纹瓢虫玉米蚜捕食
玉米田蚜虫种群的空间动态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明确我国黄淮海地区玉米蚜虫种类及其空间分布,掌握玉米蚜虫田间发生规律。【方法】采用系统调查法于2009--2010年在河北廊坊对春玉米、夏玉米上玉米蚜虫种群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该地区取食为害玉米的蚜虫有5种;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和禾谷缢管蚜R.padi(L.)混合发生,为玉米田蚜虫的优势种群。【结论】几种蚜虫的混合种群在玉米田间的动态分布始终呈聚集分布;二项分布k和聚集型指标m/x判断表明,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蚜虫表现扩散-聚集-再扩散-再聚集的趋势。
白树雄张聪闫占峰何康来王振营
关键词:玉米蚜虫玉米空间分布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