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霞

作品数:20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妊娠
  • 3篇孕早期
  • 3篇综合征
  • 3篇产前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异位症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孕前
  • 2篇双胎
  • 2篇唐氏综合征
  • 2篇女性
  • 2篇转氨酶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维生素D
  • 2篇携带者
  • 2篇内膜

机构

  • 15篇天津市妇女儿...
  • 2篇天津市南开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刘霞
  • 6篇谢晓媛
  • 5篇冷俊宏
  • 5篇王蕾棽
  • 4篇李卫芹
  • 4篇李薇
  • 3篇张爽
  • 3篇吴芳
  • 3篇谭桂兰
  • 3篇刘慧坤
  • 2篇李楠
  • 2篇曹保利
  • 2篇张钰
  • 1篇姚静怡
  • 1篇张敏
  • 1篇辛力
  • 1篇崔岚
  • 1篇张颖
  • 1篇岳胜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国际妇产科学...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早期超重肥胖和谷丙转氨酶水平与孕期血糖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孕早期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和体质指数(BMI)对孕期血糖的影响。方法利用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收集天津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2009-2010年26 965名孕早期接受首次产检孕妇的基本信息、孕早期ALT水平、孕早期BMI和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检测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超重肥胖单独/联合ALT水平对于孕期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同孕早期ALT<40 U/L者相比,ALT≥40 U/L的孕妇GCT阳性(≥7.8 mmol/L)的比例明显升高(OR=1.368,95%CI=1.204~1.553)。同孕早期BMI 18.5~23.9 kg/m^2者相比,消瘦(BMI<18.5 kg/m^2)的孕妇GCT阳性的可能性减低(OR=0.730,95%CI∶0.648~0.823),而超重(BMI:24.0~27.9 kg/m2),肥胖(BMI≥28.0 kg/m^2)均是GCT阳性发生的危险因素(OR=1.607,95%CI:1.489~1.735;OR=1.868,95%CI:1.657~2.107)。以ALT<40 U/L且BMI<24 kg/m^2为参照组,多因素分析中,孕早期超重肥胖使ALT≥40U/L增加GCT阳性发生风险的OR值从1.219(95%CI:1.015~1.464)增加至2.655(95%CI:2.226~3.167),且相加交互作用的3个指标RERI、AP和S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孕早期ALT水平升高是孕期血糖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孕早期孕妇超重肥胖会加重升高的ALT水平引发孕期高血糖风险的效应,即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王蕾蓔冷俊宏李卫芹李薇张爽刘慧坤李楠刘霞
关键词:孕期谷丙转氨酶
孕前和孕早期155种单基因病扩展型携带者筛查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妊娠前和妊娠早期155种单基因疾病携带者筛查(E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遗传和优生门诊进行孕前检查和产前检查夫妇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隐性单基因病携带率、致病基因种类筛选、夫妻双方具有相同基因变异的发生率。结果包括182对夫妇共415人同时接受筛查,统计有6个民族在内,以汉族人群为主(357,86%)。基因变异在入组人群中共携带33.73%,变异基因携带率最高的两个遗传病分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1A型(GJB2基因)携带率为5.30%(22/415)和苯丙酮尿症(PAH基因)携带率为4.58%(19/415)。研究共发现了55种致病突变,前五名的突变基因分别是GJB2、PAH、ATP7B、HBA1/HBA2和MMACHC,检测出4对高危夫妇(2.20%,4/182),经遗传咨询后,其中1对(25%,1/4)选择了胚胎移植前基因病遗传检测(PGT-M)。结论在孕前和孕早期通过单基因疾病携带者筛查可及时发现致病变异携带情况,通过遗传咨询、产前检查或诊断、辅助生殖技术等可有效预防部分单基因遗传病的首次发生。
谢晓媛李阔韬吴芳张钰王蕾棽刘霞
关键词:单基因遗传病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综述)被引量:5
2008年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一种首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和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年龄多在45—55岁,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但临床识别率不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疾病逐渐引起广泛的重视。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尚不太明确,目前的研究表明,性激素、神经递质对脑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刘霞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病机制影响因素
妊娠期遗传性耳聋易感基因携带者扩展型筛查模式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天津市范围内开展妊娠期耳聋基因携带者筛查的扩展型筛查模式适用性。方法:结合以往天津市开展新生儿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模式下获取的耳聋基因突变位点在天津市居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对1427例妊娠期孕妇及部分孕妇配偶进行扩展型遗传性耳聋易感基因检测。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包括GJB2、GJB3等在内的24个耳聋相关基因上共208个致病变异位点进行筛查分析。对于高通量测序检出相关基因变异位点的孕妇样本,用Sanger测序法对检出的变异位点进行验证。确认孕妇为遗传性耳聋基因致病突变携带者后,对其配偶同样采用上述流程进行检测,并对其配偶相关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结果:1427例孕妇中,扩展型耳聋基因筛查共发现耳聋基因致病突变携带者100例,其中GJB2基因突变携带者45例,SLC26A4杂合突变携带者41例,TMPRSS3杂合突变携带者2例,LRTOMT杂合突变携带者1例,MT-RNR1同质突变者11例。上述100例孕妇中携带核基因组耳聋相关基因变异的89例配偶中,共检出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6例,其中5例与其配偶携带的突变位于相同基因。与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以往仅检测4个基因20个位点的筛查模式相比,扩展型筛查检出的100例阳性携带者中有9例携带的变异位点不在以往筛查范围之内。结论:通过耳聋基因携带者筛查,将相应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至妊娠期或妊娠前,可以作为新生儿听力及基因联合筛查方案的补充。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扩展型筛查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发现以往筛查模式中可能漏检的变异携带者。
谢晓媛冯树人刘慧坤王蕾棽刘霞
关键词:听力障碍基因检测
流产经历对再次妊娠时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流产经历对女性再次妊娠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基于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立的母婴健康队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天津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建档并分娩的36 647对母婴的相关信息。结果共有11 551名(31.52%)孕妇有流产经历,其中1次流产经历8 528名(23.27%),2次及以上流产经历3 023名(8.25%)。相对于没有流产经历的女性,流产次数越多,分娩时剖宫产率越高,婴儿巨大儿、大于胎龄儿、死胎/死产/7 d内死亡的比例越高,小于胎龄儿、过期产的比例越低(Ptrend<0.05)。调整孕妇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吸烟、是否有过生育史、孕早期首次产检时体重指数(BMI)、孕24~28周时血压、孕24~28周时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值(GCT)、胎龄及新生儿性别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无流产经历的女性,有流产经历的女性剖宫产[OR(95%置信区间)=1.23(1.17~1.29)]、巨大儿[OR(95%置信区间)=1.22(1.13~1.31)]、大于胎龄儿[OR(95%置信区间)=1.21(1.14~1.29)]风险增高,小于胎龄儿[OR(95%置信区间)=0.82(0.6^-0.98)]风险降低。结论有流产经历的女性再次妊娠时选择剖宫产的可能性增加,巨大儿、大于胎龄儿的风险增高,而小于胎龄儿的风险降低。
李卫芹冷俊宏王蕾棽李薇刘霞
关键词:再次妊娠
无创DNA检测在双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无创DNA检测在双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门诊进行围产保健的双胎孕妇共445例,进行血清标志物(AFP+β-h CG)二联指标检测,同时运用Illumina Hiseq2000测序技术对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DNA片段(含胎儿游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统计分析,对筛查高风险者进一步通过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低风险者随访至产后。结果行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392例,高风险31例,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7.91%、7.14%,检出率75%,特异度93.27%;无创DNA检测442例,唐氏综合征阳性孕妇5例,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1.13%、0.23%,检出率100%,特异度99.77%。两种方法用于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DNA检测可应用于双胎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谢晓媛刘霞辛力崔岚岳胜张钰冷俊宏张颖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
孕早期谷丙转氨酶与发生巨大儿和大于胎龄儿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孕早期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与发生巨大儿或大于胎龄儿(LGA)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记录的2009—2010年天津市内6区和滨海新区孕早期接受第一次产检的26 956名单胎妊娠孕妇的孕期基本信息、检查结果和分娩信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ALT水平与巨大儿或LGA发生的关联。结果 26 956名孕妇孕早期ALT中位数水平为15.2 U/L(四分位数界值:11.0~22.0 U/L),ALT≥40 U/L占5.1%。分娩巨大儿者占10.1%,LGA占1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ALT水平〈40 U/L,ALT水平≥40 U/L组孕妇更容易分娩出巨大儿(OR=1.192,95%CI=1.008~1.410)和LGA(OR=1.160,95%CI=1.012~1.330)。以ALT〈40 U/L且非肥胖为参考组,ALT〈40 U/L且肥胖(OR=3.011,95%CI=2.593~3.496)、ALT≥40 U/L且非肥胖(OR=1.320,95%CI=1.097~1.589)、ALT≥40 U/L且肥胖(OR=3.837,95%CI=2.675~5.502)均与巨大儿发生有关联。同样,ALT〈40 U/L且肥胖(OR=2.781,95%CI=2.458~3.147)、ALT≥40 U/L且非肥胖(OR=1.238,95%CI=1.066~1.437)、ALT≥40 U/L且肥胖(OR=3.766,95%CI=2.757~5.144)均与LGA发生有关联。结论 孕早期ALT水平单独或联合母亲肥胖均与巨大儿或LGA的发生相关。
冷俊宏王蕾棽李卫芹李薇李楠张爽刘慧坤刘霞
关键词:谷丙转氨酶巨大儿大于胎龄儿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检索公元1983—2016年间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文献,筛选出口服中药方、灌肠中药方文献370余篇,共涉及方剂380余首,对其中涉及的中药出现的频次、药性进行录入、统计,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用药规律。结果: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主要以活血化瘀药及补虚药为主,清热药和理气药次之;2)方剂以复方莪术散、桃红四物汤、失笑散为主。结论: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实质是瘀血,病因以瘀、虚为主,病机以气血失调为主,包括气滞血瘀、血虚、气虚、阳虚,病性属虚实夹杂;2)中医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虚为法;3)方剂以复方莪术散、桃红四物汤、失笑散为基础加减。
胡淑寒曹保利刘霞谭桂兰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用药规律桃红四物汤失笑散
天津地区1056例孕前女性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2022年
目的检测孕前女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与年龄、季节变化及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女保健科门诊进行孕前医学检查和咨询的1056例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季节变化及甲状腺功能对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结果维生素D缺乏为840例(79.55%),高龄(≥35岁)女性的维生素D水平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0.536,P<0.05);不同季节的维生素D水平不尽相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7.013,P<0.05),两两比较发现,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维生素D水平孕前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30,P<0.05),两两比较发现,维生素D缺乏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均高于不足组和充足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35岁)、冬季、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导致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80(1.08~3.02)、3.49(1.59~7.70)、2.32(1.08~3.98),P<0.05。结论天津市孕前女性维生素D水平较低,应重视在孕前检查时筛查血25(OH)D,尤其是计划冬季妊娠及甲状腺功能异常者。
吴芳谢晓媛谭桂兰刘霞
关键词:孕前维生素D影响因素甲状腺功能
NIPT提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高危孕妇的产前诊断及妊娠选择
2024年
目的:调研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ex chromosomal aneuploidy,SCA)疾病高危孕妇接受产前诊断的情况以及对于SCA胎儿的接受程度和妊娠选择。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3年2月自愿来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进行NIPT的孕妇共23804例,收集NIPT成功检测并提示胎儿SCA高危的孕妇情况,对其介入性产前诊断情况以及分娩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NIPT检测成功者中阳性率为0.30%(72/23730)。72例中仅44例(61.11%)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均进行羊膜腔穿刺)并确诊SCA病例25例,阳性预测值为56.82%(25/44)。NIPT针对性染色体三体综合征的总体阳性预测值为95.45%(21/22),针对性染色体单体综合征的阳性预测值为13.64%(3/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00,P<0.001)。确诊SCA者中13例孕妇选择继续妊娠,均足月活产。不同类型的SCA终止妊娠率不同(47,XXX 20%,47,XXY 100%,47,XYY 40%,45,X 100%);28例拒绝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经追访,2例妊娠晚期失访;1例自然流产,未进行相关遗传学检测;1例因超声发现胎儿胸腔积液、脐膨出引产,引产胎儿未作相关检测;24例足月活产(其中1例分娩后半年追访:因生殖器问题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47,XXY)。结论:NIPT提示胎儿SCA高危的遗传咨询应全面谨慎,针对胎儿确诊为SCA而选择继续妊娠以及拒绝产前诊断的孕妇,应提供完善的妊娠期产检监测,以及胎儿分娩后的生长发育监测和干预的健康管理。
姚静怡冯树人谢晓媛刘霞
关键词:产前诊断性染色体非整倍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