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忠达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桥墩
  • 4篇防撞
  • 2篇支撑体
  • 2篇实船
  • 2篇桥梁
  • 2篇吸声
  • 2篇截面
  • 2篇空腔
  • 2篇耗能
  • 2篇耗能装置
  • 2篇变截面
  • 2篇承台
  • 2篇船撞力
  • 1篇弹性元件
  • 1篇增韧
  • 1篇增韧改性
  • 1篇柔性防撞
  • 1篇设计探讨
  • 1篇树脂
  • 1篇套箱

机构

  • 9篇宁波市高等级...
  • 6篇宁波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吕忠达
  • 4篇杨黎明
  • 1篇杨小刚
  • 1篇陈国虞
  • 1篇张桓
  • 1篇国建飞
  • 1篇徐爱敏
  • 1篇唐长刚
  • 1篇刘军
  • 1篇陈涛
  • 1篇邱贤锋

传媒

  • 1篇涂料工业
  • 1篇公路交通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加速度法测量实船与柔性防护装置碰撞的撞击力
桥墩抗船舶横向碰撞的撞击力是桥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撞击过程中船舶的运动状态也密切关系到桥梁与船舶的安全。目前,船舶的撞击力常用商业有限元程序来计算。由于计算上的困难,通常不直接采用流一固耦合程序计算船舶撞击力,而是采...
唐长刚吕忠达徐爱敏王永刚杨黎明
关键词:柔性防撞船撞桥船撞力
文献传递
桥墩柔性防船撞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吸能的对桥墩或承台进行保护的柔性防船撞装置。包括由外钢围(1)、内钢围(3)和将外钢围(1)与内钢围(3)连接的多个防撞圈(2)构成耗能装置,特别是内钢围(3)内还设有可与桥墩直接接触的环闭套箱(...
杨黎明吕忠达周风华徐爱敏董新龙陈涛刘军刘慈军
文献传递
结合套箱的桥墩柔性防船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套箱的桥墩柔性防船撞装置。包括适应桥墩断面的外钢围(1)、内钢围(3)和外钢围(1)与内钢围(3)之间的防撞圈(2),关键是内钢围(3)内还设有可与桥墩直接接触的环闭套箱(4),环闭套箱(4)与内...
杨黎明吕忠达周风华徐爱敏董新龙陈涛刘军刘慈军
文献传递
桥墩柔性防船撞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吸能的对桥墩或承台进行保护的柔性防船撞装置。包括由外钢围(1)、内钢围(3)和将外钢围(1)与内钢围(3)连接的多个防撞圈(2)构成耗能装置,特别是内钢围(3)内还设有可与桥墩直接接触的环闭套箱(...
杨黎明吕忠达周风华徐爱敏董新龙陈涛刘军刘慈军
文献传递
增韧改性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9
2011年
合成了端异氰酸酯/环氧丙烯酸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在环氧树脂交联网络中引入柔性链段,达到增韧的目的。通过改变端异氰酸酯和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组分比,合成不同组成的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借助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研究了IPNs的分子混合形态结构。同时采用差热分析法(DSC)测试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含量越高,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对成膜物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INPs的拉伸强度在端异氰酸酯/环氧丙烯酸树脂比例为30:70时,拉伸强度为55.24 MPa,是纯环氧树脂的2.5倍。
吕忠达徐爱敏国建飞张桓杨小刚
关键词:环氧丙烯酸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
桥梁抗船撞柔性防护方法及实船撞击实验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由防撞圈和内外钢围组成的桥梁抗船撞柔性防护装置的设计方法,基于冲击动力学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柔性防撞装置的冲击响应,以及各主要部件的关键设计参量。为了检验新型的桥梁抗船撞柔性防护技术的...
杨黎明吕忠达王礼立陈国虞陆宗林
关键词:船撞力
文献传递
桥梁柔性防船撞装置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建立防撞装置的简化理论分析模型,研究影响防撞装置性能的各个关键参数:内外钢围的几何结构参数、防撞圈(弹性元件)组合形式、外钢围抗弯刚度等。得到了外钢围等效抗弯刚度的设计参量,以保证在受到代表船...
刘军吕忠达徐爱敏周刚毅杨黎明
关键词:抗弯刚度弹性元件
文献传递
变截面双空腔的交通吸声屏障
一种交通防噪声技术领域的变截面双空腔的交通吸声屏障,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金属吸声板、中间吸声隔层和背部隔声板,其中:金属吸声板和中间吸声隔层之间形成变截面的前部空腔,中间吸声隔层和背部隔声板之间形成后部空腔。所述的金...
吕忠达陈涛袁地保邱贤锋徐爱敏张希
文献传递
新型变截面双空腔吸声结构设计探讨
2012年
为改变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严重污染现状,设计一种新型变截面双空腔吸声结构,其是由金属吸声板、前部变截面空腔、中间吸声隔层、后部空腔、背部隔声板5大部分构成。由混响室吸声系数的测定试验可知,该吸声结构在250~1 000 Hz中低频段的吸声系数均在0.65以上,总体降噪系数均大于0.60,较传统吸声结构,其吸声降噪效果有显著提升。
吕忠达陈涛邱贤锋
关键词:吸声结构降噪吸声尖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