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琦

作品数:87 被引量:268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历史地理
  • 12篇经济管理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政治法律
  • 5篇社会学
  • 4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清代
  • 16篇漕运
  • 12篇明代
  • 9篇政治
  • 9篇文化
  • 8篇社会
  • 6篇晚明
  • 5篇课程
  • 4篇地方社会
  • 4篇史学
  • 4篇明清
  • 4篇教育
  • 3篇育婴事业
  • 3篇明初
  • 3篇湖广
  • 2篇政权
  • 2篇政治功能
  • 2篇政治文化
  • 2篇秩序
  • 2篇中国社会

机构

  • 86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86篇吴琦
  • 6篇马俊
  • 4篇黄永昌
  • 4篇赵秀丽
  • 3篇朱忠文
  • 3篇肖丽红
  • 3篇杜维霞
  • 3篇何晨
  • 2篇冯明
  • 2篇唐金英
  • 2篇杨露春
  • 1篇匡小烨
  • 1篇王玲
  • 1篇鲜健鹰
  • 1篇洪早清
  • 1篇郭康松
  • 1篇严忠良
  • 1篇袁阳春
  • 1篇唐洁
  • 1篇冯玉荣

传媒

  • 13篇华中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社会经济...
  • 5篇中南民族大学...
  • 4篇安徽史学
  • 4篇中国农史
  • 4篇历史教学(下...
  • 3篇江汉论坛
  • 3篇学习与探索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史学月刊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理论月刊
  • 2篇中国经济史研...
  • 2篇运河学研究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史学集刊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江苏教育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代翰林院的政治功能
<正>“翰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本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之所在,并未与职官制度产生直接的联系。翰林“设为官署,则自唐始”。迨至明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初的翰林院融合了以往学士院、翰林院等制度的内容,在政治上占有重要地...
吴琦唐金英
文献传递
一部研究近代前夜中国社会概貌的力作——评《陶澍与嘉道经世思想研究》
2003年
段超同志的博士论文<陶澍与嘉道经世思潮研究>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该著分析了陶澍经世思想的内容、来源,大政改革及其效果,陶氏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论文在答辩时,得到陈祖武、刘泽华等著名学者的好评.诚如专家所说,"这是一部全面研究陶澍思想与实践以及清嘉庆道光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状貌的力作."纵观本著,有下列特点.
吴琦
关键词:近代历史经世思想
清代漕粮的“民折官办”——兼论清代政策变通的特点被引量:5
2018年
“民折官办”是清政府针对漕粮征派的一种政策变通。清代征漕“例不改折”,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具体问题,清政府在一些特殊地方实行“民间折征,官为采办”,并渐次推广;康熙时施行于河南,乾隆时推行到南方州县。然而清代政策变通具有守旧中求变、施变中仍旧的特点,因此“民折官办”的实行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不变旧制、朝廷利益至重的前提下,原额不可变,本色上纳不可废,故此变通所带来的解决问题的成效十分有限。又因变通的目的在于完额,中央和地方均寻求简单可行的办法,故难免出现脱离实际等状况。最终在漕粮征派需要彻底改革时,“民折官办”未能成为改革的有效借鉴。“民折官办”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清代政府政策制定、实施及变通的特点。
吴琦何晨
关键词:清代
《明经世文编》编纂群体之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在明末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 ,在强烈的经世意识的驱使下 ,聚集松江 ,共同编纂了《明经世文编》,对时人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明经世文编》的编纂 ,出现了一个颇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编纂群体——主要成员均为江南松江人士 ,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 ,多为社会、文化领域的活跃分子 ,并具有强烈的经世意识。通过对该群体的构成及其活动的考察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明经世文编》在当时社会的影响 ,以及时人的经世意识 ,并从一个侧面审视那个时代 。
吴琦冯玉荣
关键词:文化政治
文化传承与区域社会史研究:评《上党赛社》
2013年
在华北的一个角落里,现在仍散落着赛社的点点滴滴,然而在一些地方文化人士、相关学者的努力下,不仅再现了古代赛社的原形,而且为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范本,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得以继续。《上党赛社》(湖南地图出版社2011年版)的出版成为这方面的代表。
吴琦
关键词:文化传承社会史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人传承性
漕控与清代地方社会秩序——以匡光文控漕事件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8
2009年
漕控,作为一种通过法律途径进行"闹漕"的重要形式,贯穿整个有清一代。围绕各种漕控案件,清代地方的官、绅、民展开频繁的利益纠葛与角色互动,"正当控漕"与"非法诬控"交织一起,成为官民之间维护私利的常见途径。漕控频发,问题的症结在于清代中后期漕政危机已经普遍地深入地方社会,浮收等积弊呈泛滥态势,而地方官所持有的办漕态度与执政理念往往直接决定漕控事件的发生和结果。漕控反映了漕粮征派对于绅民生活的深刻影响,并广泛地影响地方社会秩序的变动,因而本质上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清代国家事务在地方社会的执行状态以及地方社会秩序格局的动向。本文选取了清代"匡光文控漕事件",进行典型案例的考察。
吴琦肖丽红
关键词:清代地方社会
明清社会群体的新趋向被引量:6
2011年
在史学研究中,社会群体是考察社会变化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历史视域中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科学中对于社会群体的一般界定有所区别,存在着学科自身的学术设定与研究路径。在前近代的历史背景下,明清社会群体积极而广泛地介入社会,在诸多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深究社会结构性变化的学术视点。与此同时,明清社会群体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动向,包括:众多职业群体的出现,社会精英群体向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精英群体注重社会角色的扮演,群体内部的分化与重组不断加剧,群体之间的互动频繁而剧烈,群体力量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等。这些新动向与社会变动密切关联,然而,学术界对此多有忽略。
吴琦
关键词:近代性
高校历史学类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设建议被引量:4
2018年
高校通识教育方兴未艾,而历史学类通识教育当居主干地位。然而,高校历史学类通识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诸如缺乏统一认识,缺乏统一的课程体系与标准,课程内容与讲授方式混乱,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推进历史通识课程上的力度、层次与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寻求有效的路径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推进高校历史通识课程真正成为现代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当务之急需要明确历史通识教育的内涵与理念,需要制定统一的历史学类通识教育方案,需要统一并兼顾差异性要求,需要通过通识课程设置的有效布局,把通识课程的内容与方法有效地结合。
吴琦
关键词:高校
历史上的乾隆皇帝
2002年
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是清朝入关、统一中国后的第四代皇帝,因在位年号"乾隆",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文治武功、政绩卓著,直可追比其祖康熙皇帝,均是中国历史不多见的杰出封建帝王。乾隆统治时期,将清朝治世——康乾盛世发展到顶峰,使清朝统治达到全盛局面。但所谓物极必反,也正是乾隆盛世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清朝的衰象亦兆生于这一时期。因此,无论在清朝历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乾隆皇帝都是一位值得深入了解的重要历史人物。弘历是清世宗雍正帝的第五子,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生母钮钴禄氏。二兄两岁早殇,没有参与到弘历兄弟排序行次。而与序行次的长兄、三兄也分别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十九年(1710年)去世,年长于弘历的只有弘时一人。
吴琦匡小烨
关键词:乾隆皇帝吏治康熙雍正帝弘历乾隆帝(1711-1799)
社会史研究中的区域失衡现象被引量:4
2010年
作为史学前沿,社会史完成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转变,代表着史学的发展趋向。然而国内社会史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研究对象的区域失衡现象,即"优势区域"与"弱势区域"的存在与巨大落差所造成的研究重心的极不平衡,这制约了社会史研究的全局性发展和实质性突破,也影响到社会史研究整体史目标的实现。针对失衡现象,改变与调适十分重要,务使区域社会史的研究能够建立在区域之间的相互观照和互为整体的基础之上。其中,建构区域社会史的研究范式,建立"优势区域"与"弱势区域"的对话机制,建立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资料系统等皆不失为有效而具体的方法与途径。
吴琦
关键词:社会史区域失衡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