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华永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通气
  • 3篇机械通气
  • 2篇心源性
  • 2篇心源性肺水肿
  • 2篇源性
  • 2篇正压通气
  • 2篇适应性支持通...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无创正压通气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急性心源性肺...
  • 2篇疾病
  • 2篇肺疾病
  • 2篇肺水肿
  • 1篇蛋白测定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机构

  • 9篇东南大学

作者

  • 9篇崔华永
  • 9篇张国培
  • 8篇向斌
  • 6篇李全业
  • 3篇邹其银
  • 3篇李海峰
  • 2篇裴金胜
  • 2篇仇正锋
  • 1篇仇正峰
  • 1篇倪菊芳
  • 1篇黄红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心功能IV级的ACPE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NPPV治疗,比较NPPV
张国培邹其银向斌李海峰崔华永
文献传递
血液灌流联合环磷酰胺及思密达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环磷酰胺及思密达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我科救治的2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27例患者均行血液灌流联合环磷酰胺及思密达治疗。结果:27例患者中死亡12例,痊愈10例,治疗好转后6个月死于肺纤维化5例,抢救成功率55.6%。结论:血液灌流联合环磷酰胺及思密达是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方法,但抢救成功率仍较低,仍需进一步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向斌张国培李全业崔华永
关键词:血液灌流环磷酰胺蒙脱石散百草枯中毒
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7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0PD)患者往往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要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的目标是在改善氧合的同时,减少呼吸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减少呼吸机相关的并发症.
李全业张国培仇正锋崔华永裴金盛朱风伟
关键词:适应性支持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呼吸力学参数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的危重病患者共88例,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52例,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组(ST组)36例。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DT组手术操作时间为4~20 min,平均(8.6±2.8)min,ST组为13~28 min,平均(18.2±3.6)min,PDT组手术操作时间较ST组显著缩短(P<0.01);PDT组术中出血量<5 ml的48例,>5 ml的4例,ST组<5 ml的4例,>5 ml的32例,PDT组术中出血量较ST组显著减少(P<0.01);PDT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ST组为11.1%,PDT组并发症发生率较ST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快速、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微创气管切开术。除未成年人外,PDT可以广泛应用于ICU中的危重病患者。
张国培邹其银向斌李海峰崔华永倪菊芳
关键词: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危重病
前降钙素与C-反应蛋白测定对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程度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前降钙素(PCT)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测定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感染程度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浆PCT含量,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RP水平,对32例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30例无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25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血浆PCT和CRP水平的测定。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测定。结果有创组A-PACHEⅡ评分高于无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CT和CRP值分别为(0.42±0.19)ng/ml和(1.10±0.30)mg/L,有创机械通气组PCT和CRP值分别为(6.25±4.16)ng/ml和(46.86±18.59)mg/L;无创机械通气组PCT和CRP值分别为(3.35±2.12)ng/ml和(41.29±16.30)m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有创机械通气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值比较,有创机械通气组高于无创通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及CRP联合测定可以预测有创与无创械通气COPD患者感染程度。
黄红李全业张国培向斌崔华永仇正峰裴金胜
关键词:前降钙素C-反应蛋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侧卧位通气的疗效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痰液引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5例ARDS患者,监测初始仰卧位、侧卧位1小时后、转仰卧位1小时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痰液引流量等指标。结果与初始仰卧位比较,患者侧卧位1小时PaO2(75±12)mmHg vs(65±11)mmHg,PaO2/FiO2(280±14)mmHg vs(200±20)mmHg明显升高(P<0.05),SpO2(96.5±2.2)vs(88.5±1.2)明显升高(P<0.05),且转仰卧位1小时仍能保持,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位1小时气道痰液引流量较初始仰卧位明显增加(15.2±1.8)ml vs(8.2±2.0)ml(P<0.05)。结论侧卧位通气可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且恢复仰卧位后氧合改善持续存在;可改善气道痰液引流,但对血流动力学、呼吸机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李全业张国培向斌崔华永仇正锋裴金胜
关键词:体位
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01-2014-05间在我科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右美托咪定组20例,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咪达唑仑组20例,给予咪达唑仑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维持Ramsay镇静评分3-4分,记录两组患者布托啡诺用量、达到目标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谵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用药前(T0),用药后1 h(T1),用药后6 h(T6),用药后12 h(T12)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等数值。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布托啡诺用量、达到目标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P〉0.05);用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小于咪达唑仑组(P〈0.05),两组间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起效快,易唤醒,具有一定镇痛作用,可减少布托啡诺用量,镇静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作用轻微,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向斌张国培李全业崔华永
关键词:布托啡诺咪达唑仑机械通气
经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经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心功能Ⅳ级的ACPE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经面罩BiPAP治疗,比较BiPAP治疗前及治疗后2h,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由心功能IV级转变为心功能Ⅲ级6例,心功能Ⅱ级12例,2例无效患者及时改行气管插管。经面罩BiPAP治疗2h后患者的MAP、HR、RR、PaO2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生与正压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ACPE患者,只要符合无创机械通气的基本要求,使用经面罩BiPAP治疗,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的优点,可作为ACPE的一线治疗方法。
张国培邹其银向斌李海峰崔华永
关键词:心源性肺水肿无创正压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
适应性支持通气与自主呼吸试验对撤机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与自主呼吸试验方法对准备撤机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指导临床撤机。方法入选32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达到撤机标准。所有患者先后采用3种方法的呼吸试验即ASV(适应性支持通气)、低水平PSV(7 cm H2O)和T管试验,每次呼吸试验持续20 min,每种呼吸试验结束时,以下通气参数被记录: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 O2)、气道闭合压(P0.1)、最大吸气压(Pimax)和呼吸浅快指数(RSBI),比较在采用3种不同方法时各呼吸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30例患者成功完成了3种呼吸试验,在应用ASV、低水平PSV时,患者的P0.1、Pimax、RSBI和RR与T管比较均明显降低,而VT和Sa O2均增加,ASV组、低水平PSV组各参数与T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PSV组P0.1、VT与ASV组比较是下降的,而RR是增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SV组、低水平PSV进行自主呼吸试验优于T管试验,ASV组更有优势,对临床进行撤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全业张国培向斌崔华永仇正锋
关键词:适应性支持通气机械通气压力支持通气自主呼吸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