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强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真菌异核体不亲和性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7年
- 异核体不亲和性是普遍存在于真菌中的一种生物学现象,由特定的不亲和性位点所控制。从真菌异核体不亲和性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以及不亲和融合细胞死亡过程和相关蛋白的关系展开论述。对真菌异核体不亲和性机理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生物中非己识别系统的演化规律,并为解决原生质体融合子的不稳定性探索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 戚元成王兰青邱立友张小强高玉千
- 关键词:真菌
- 过量表达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对转基因拟南芥抗旱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8年
- 盐地碱蓬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ST)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后,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干重比野生型植株高,其总谷胱甘肽含量和谷胱甘肽库的氧化水平都比野生型植株的高,而丙二醛含量则比野生型的低。这些显示转基因拟南芥的抗干旱胁迫能力有所增强。
- 戚元成张小强刘卫群邱立友
- 关键词:抗旱性拟南芥
- 中国栽培糙皮侧耳品种体细胞不亲和性实验与RAPD分析结果的比较被引量:9
- 2010年
- 对收集的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19个栽培菌株在贫营养的半PDA培养基中配对进行拮抗线实验,考察其相互间体细胞不亲和性。结果表明,此19个菌株间出现拮抗线的比率是100%,形成的拮抗线类型可分为菌丝集结型(A型)、隔离带型(B型)和暗线型(D型)三类,出现的比例分别是24.9%、23.7%和51.4%。显微观察暗线型拮抗线区域有菌丝自融形成的溶菌沟,另2种拮抗线中没有菌丝自溶。以拮抗线类型分别作为变量进行NTSYS-PC聚类分析,从相似性系数0.48处截断可将其分为3大类,第一类包括802和黑平王等9个菌株;第二类包括苏引6号和江都71等6个菌株;第三类包括夏王40和早秋高丰等4个菌株。应用13条随机引物扩增此19株糙皮侧耳菌株总DNA,共扩增出917条不同分子量的DNA条带。RAPD聚类分析表明,这些菌株的遗传相似性高达85%以上。从相似性系数0.86处截断,也可将这些菌株分为3大类,第一类包括了802和黑平王等17个菌株;第二类仅包括推广一号和夏王40两个菌株;第三类只有831一个菌株。两种方法的聚类分析结果没有相关性。因此,拮抗反应可以作为评价糙皮侧耳栽培菌株之间遗传多样性的方法之一,但与基因组DNA指纹多样性分析结果并不完全吻合,更不能代替分子指纹分析。
- 戚元成张小强高玉千申进文邱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