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3篇大鼠脊髓
  • 3篇大鼠脊髓损伤
  • 2篇动功
  • 2篇运动功能恢复
  • 2篇川芎
  • 2篇川芎嗪
  • 1篇凋亡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与转...
  • 1篇信号转导与转...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退变
  • 1篇腰椎退变性
  • 1篇腰椎退变性滑...
  • 1篇人体测量术
  • 1篇韧带
  • 1篇退变

机构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老年病...

作者

  • 6篇张男
  • 5篇申勇
  • 4篇孙亚澎
  • 3篇赵茗
  • 2篇丁文元
  • 2篇杨大龙
  • 2篇张迪
  • 2篇张英泽
  • 1篇张为
  • 1篇马雷
  • 1篇徐佳欣
  • 1篇王林峰
  • 1篇刘连涛
  • 1篇姚晓光
  • 1篇陈谦
  • 1篇曹俊明
  • 1篇马欣
  • 1篇姚双全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TMP组)、单纯脊髓损伤组(SC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0只.Sham...
张男赵茗申勇孙亚澎
关键词:脊髓损伤川芎嗪IL-17
第4腰椎退变性滑脱与影像学参数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第4腰椎(L。)退变性滑脱(DIS)与影像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L4DLS患者60例作为DIS组,同期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CT、MRI及骨密度检查。x线上测量椎间盘高度、L4椎体大小、L4椎体倾角、腰椎前凸角及骨盆投射角。cT上测量L3-4、L4-5,头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关节突关节头尾差角及关节突不对称度。MRI上评估椎间盘退变指数。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结果DLS组I度滑脱53例,Ⅱ度滑脱7例。滑脱指数为0.174-_0.05。两组间椎间盘高度、椎间盘退变指数、L4椎体大小、L4椎体倾角、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关节突关节角、骨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9.33,P=0.021-0.043);DIS组L3-4节段关节突关节头尾差角与对照组同节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8和28.122,P=0.000和0.039)。而上述节段的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9~0.465,P:0.295~0.8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4椎体大小(OR=1.01,95%CI=1.000-1.024,P=0.048)、L4椎体倾角(OR=1.88,95%c,=14.000-14.600,P=0.037)、腰椎前凸角(OR=1.90,95%C1:1.600—15.800,P=0.040)、骨盆投射角(OR=2.58,95%CI=18.000~19.600,P:0.029)及关节突关节角(OR=2.46,95%CI=1.400~16.400,P=0.035)是L。DLS的危险因素。结论DLS组患者具有更小的L4椎体,更大的L4倾角、腰椎前凸角、骨盆投射角及偏向矢状位的关节突关节角,这些可能是DIS的危险因素。
陈谦丁文元申勇杨大龙马欣孙亚澎马雷张男
关键词:脊椎前移人体测量术骨密度
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TMP组)、单纯脊髓损伤组(SC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0只。Sham组只暴露脊髓,不打击。SCI组和TMP组采用Allen法损伤大鼠T9脊髓节段,复制SCI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30 min,TMP组腹腔注射川芎嗪200mg/kg,每日1次,共7次;SCI组和Sham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术后1、3、7、14 d随机抽取各组动物5只,进行后肢功能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脊髓组织HE染色、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 STAT3)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SCI组术后各时间点BBB评分均显著降低,形态学出现典型的SCI改变,脊髓组织中IL-17和p STAT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CI组相比,TMP组术后3、7、14 d BBB评分均显著升高,SCI改变减轻,脊髓组织中IL-17和p STAT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可通过抑制STAT3活性降低IL-17水平,促进SCI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张男赵茗孙亚澎
关键词:脊髓损伤川芎嗪白细胞介素17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颈后纵韧带切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 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切除颈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行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31例,男16例,女15例.根据术中颈PLL切除与否,分为颈PLL保留组(14例)和颈PLL切除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受累节段和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颈PLL保留组和颈PLL切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4.3±10.2)min和(90.6±1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4±9.5)ml和(66.2±12.4)m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两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及颈痛与上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善率分别为75.0%±13.0%和86.2%±11.7%;72.7%±18.5%和86.3%±15.8%;72.0%±17.1%和84.0%±13.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置换节段曲度增加:颈PLL保留组为4.8°±2.7°,颈PLL切除组为3.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增加:颈PLL保留组为1.3°±1.0°,颈PLL切除组为1.8°±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脊髓矢状径颈PLL保留组增加(2.2±1.1)mm,颈PLL切除组增加(3.6±0.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切除颈PLL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颈PLL切除与保留对置换节段曲度及活动度的影响无明显区别.术中切除颈PLL安全可行.
杨大龙申勇张英泽丁文元张为曹俊明徐佳欣王林峰张迪张男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假体和植人物纵韧带
miR-24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miR-24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miR-24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0只。Sham组只暴露脊髓,不打击。对照组和miR-24组采用Allen’s方法损伤大鼠T9脊髓节段,制备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30 min,miR-24组鞘内注射agomir-24(0.5 nmol/L,5μL),对照组鞘内注射等量的agomir对照,每日1次,共3次。采用BBB评分法分析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实时PCR检测脊髓组织中miR-24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Bim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对照组大鼠损伤后1、3、7和14 d脊髓组织中miR-24表达均降低,其中3、7及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24组大鼠损伤后3、7和14 d BBB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损伤后1和3 d脊髓损伤形态学均有改善,损伤后3 d改善更明显;损伤后1和3 d脊髓组织Bim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miR-24可能通过抑制Bim的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张男赵茗申勇孙亚澎
关键词:脊髓损伤BIM细胞凋亡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12/2007-1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4例,男6例,女18例;年龄48~83岁,平均6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L3,共44个椎体,其中胸椎20个椎体,腰椎24个椎体。采用C形臂X射线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分别对其注入骨水泥前10min,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3h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及血浆D-二聚体(D-D)含量。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10min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增高、3P试验的阳性率升高和D-D含量增高,1h时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四个时段与注入骨水泥前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在各时段与注入骨水泥前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基本消除,各项指标与注入骨水泥前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会引起患者的一过性高凝状态,在注入骨水泥后的3h内需严密监测病情,以防血栓性疾病发生。
姚晓光申勇张英泽张迪张男姚双全刘连涛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骨水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