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杰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等效性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浓度
  • 2篇液相
  • 2篇生物等效
  • 2篇生物等效性
  • 2篇生物利用度
  • 2篇全血
  • 2篇唾液
  • 2篇相对生物利用...
  • 1篇等效性评价
  • 1篇多态
  • 1篇血浆

机构

  • 9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合肥合源医药...

作者

  • 10篇李俊杰
  • 5篇陈琳
  • 4篇冯鸣燕
  • 3篇杨杲岚
  • 2篇石克成
  • 2篇曹世珍
  • 2篇王宇
  • 2篇程远远
  • 2篇黄佩琨
  • 2篇杨为
  • 1篇周阳海
  • 1篇高署

传媒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药师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年120份病历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抗菌药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但是在抗菌药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因不合理应用导致的诸多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随着科技和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新的抗菌药不断涌现,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卫生部于2004年8月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旨在推动抗菌药合理使用,现对某院2008年1~12月分时段抽取的120份住院病历中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杨为李俊杰陈琳冯鸣燕
关键词:抗菌药
64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4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项目包括: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给药途径;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不良反应描述。结果:本组ADR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44.79%),其次是输液样反应(15.40%)、消化系统(12.29%)及心血管系统损害(10.89%)。结论:涉及的药物以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中成药。
陈琳李俊杰杨为冯鸣燕
关键词:药物统计分析
替硝唑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研究替硝唑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交叉口服2g替硝唑胶囊和片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结果:替硝唑胶囊与片剂的药时曲线符合一房室模型,胶囊与片剂的T1/2(Ke)分别为13.7±1.5h、14.2±2.0h、Tmax分别为1.4±0.4h、1.9±0.8h;Cmax分别为52.1±9.1μg·ml-1、51.1±10.3μg·ml-1;AUC分别为1093.0±111.8、1123.0±128.2(μg·ml-1)·h,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6%,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李俊杰石克成曹世珍程远远黄佩琨王宇
关键词:替硝唑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
人体口服乙醇后唾液和全血中乙醛含量的测定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研究人体单剂量口服乙醇后 ,乙醇在体内的毒性代谢产物乙醛在唾液和全血中的浓度 时间变化过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 1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乙醇 0 .3g·kg-1后 4h内唾液和全血中的乙醛浓度经时过程。结果 :乙醛在唾液中的Cmax(11.5± 2 .2 ) μmol·L-1,AUC(140 2 .7± 44 7.4)min·μmol·L-1;乙醛在全血中的Cmax(1.6 8± 0 .2 5 )μmol·L-1,AUC(176 .8± 41.4)min·μmol·L-1。结论
李俊杰
关键词:乙醛唾液浓度全血浓度上消化道肿瘤
吉非罗齐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评价
1998年
1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经“PKBP-N1”药动学程序计算表明,湘江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与金晓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的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42±019)和(049±028)h;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48±084)和(126±045)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45±037)和(160±078)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6188±1551)和(6151±1034)μg/mL;AUC0-∞分别为(21291±4716)和(19985±2491)μg·h/mL,以湘江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为参比测得金晓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0939。经双单侧t检验法统计分析,表明两制剂间AUC无显著差异,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李俊杰王宇
关键词:相对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甲双胍血药浓度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二甲双弧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片剂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甲双胍血药浓度。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70:30,内含0.014moL/L磷酸氢二胺,0.003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冰醋酸调pH值为6.8),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232nm。结果二甲双胍血药浓度为50~2000μg/L,浓度与峰面积比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0,最低检测浓度为50μg/L。高中低浓度样品的日内、日间测定RSD均〈10%,绝对回收率均〉70%。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二甲双胍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冯鸣燕李俊杰陈琳杨杲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二甲双胍血浆药物浓度
优喘平在人体内药物动力学及体内外相关性被引量:3
1998年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优喘平体外释放度,结果表明优喘平在各介质(pH1~8.4)释药量恒定;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6名志愿者单剂量口服400mg·d-1,Tmax12.7±2.76h,Cmax3.8±0.9μg·ml-1,T1/211.8±6.2h,AUC63.5±29.3μg·h·ml-1;多剂量口服400mg·d-1,显示间隔24h用药,茶碱血清浓度差异无显著性,可维持治疗血药浓度(5~10μg·ml-1);体外释药量与体内吸收量呈良好的相关性。
石克成曹世珍程远远李俊杰黄佩琨
关键词:茶碱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
HPLC法和FPIA法测定茶碱血清浓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茶碱血清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应用此法和常规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HPLC和FPIA法测定58份茶碱血清样品,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HPLC法(Y)和FPIA法(X)测定的茶碱血清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0.282 5+1.064X(r=0.988 1)。r的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用HPLC法和FPIA法测定的茶碱血清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与FPIA法相比,该HPLC法不仅同样具有快速、简便和准确的特点,而且检测成本较低,也可作为监测茶碱血清浓度的常规方法。
李俊杰杨杲岚陈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偏振免疫分析
乙醇脱氢酶3的遗传多态性对摄入乙醇唾液和全血中乙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不同乙醇脱氢酶 3(ADH3)基因型对乙醇体内氧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扩增反应测定ADH3基因型 ,将 2 2名健康受试者分为ADH31 -1 ,ADH31 -2 和ADH32 -2 3组。受试者一次po 0 .3g·kg-1 乙醇后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 4h内唾液和全血中的乙醛浓度经时过程。结果ADH31 -1 组的乙醛唾液cmax为 (1 2 .5± 2 .3) μmol·L-1 ,AUC为 (1 .4± 0 .4)mmol·min·L-1 ;ADH31 -2 组唾液cmax为 (9.4±1 .7) μmol·L-1 ,AUC为 (1 .1±0 .3)mmol·min·L-1 ;ADH32 -2 组唾液cmax为 (8.7± 2 .2 )μmol·L-1 ,AUC为 (0 .93± 0 .1 9)mmol·min·L-1 。ADH31 -1 组的唾液中乙醛浓度显著高于ADH31 -2 和ADH32 -2 组 ,但全血中的组间差异不如唾液中明显。结论 基因型为ADH31 -1 的个体在摄入乙醇后唾液中乙醛量显著增加 ,提示ADH31 -1
李俊杰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唾液乙醛含量
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氨溴索颗粒浓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盐酸氨溴索浓度的HPLC-MS方法,用以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盐酸氨溴索颗粒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红霉素后,乙醚提取.HPLC-MS分离一分析。色谱系统:Phenomenex Luna CN柱150mm×2.0mmI.D.3μm,甲醇:水(含0.1%甲酸)=46:54为流动相,流速0.2mL/min,柱温30℃。质谱检测方式:SIM。结果盐酸氨溴索线性范围为3.125-800ng/mL,最低检测浓度为3.125ng/mL,提取回收率78.374%~93.130%。测定22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盐酸氨溴索颗粒(受试制剂)及盐酸氨溴索片(参比制剂)90nag后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294.075ng/mL和297.870ng/mL;Tmax1.705ng/mL和1.523ng/mL;t1/2 8.646h和9.495h,无显著差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2±38.4)%。结论本法专属、准确、灵敏。统计学结果表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陈琳高署李俊杰冯鸣燕周阳海杨杲岚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生物等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