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军

作品数:145 被引量:70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13篇学位论文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9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干细胞
  • 31篇细胞
  • 29篇骨形态
  • 29篇骨折
  • 28篇形态发生蛋白
  • 28篇骨形态发生蛋...
  • 27篇基因
  • 21篇缺损
  • 21篇成骨
  • 20篇骨缺损
  • 19篇转染
  • 18篇基质干细胞
  • 17篇骨髓基质
  • 16篇骨髓基质干细...
  • 13篇骨细胞
  • 13篇分化
  • 12篇间充质干细胞
  • 11篇软骨
  • 11篇内固定
  • 11篇基因转染

机构

  • 1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30篇吉林大学第一...
  • 28篇吉林大学中日...
  • 17篇吉林大学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锦州医学院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金...
  • 3篇吉林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锦州医学院
  • 2篇沈阳医学院
  • 2篇沈阳市苏家屯...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武警辽宁省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东北大学

作者

  • 145篇李建军
  • 37篇杨军
  • 24篇徐莘香
  • 23篇顾海伦
  • 18篇王欢
  • 14篇孙鸿斌
  • 13篇韩冬
  • 12篇王宏
  • 10篇崔少千
  • 10篇赵群
  • 9篇段景柱
  • 9篇李雷
  • 8篇刘建国
  • 7篇原泉
  • 7篇陈旭
  • 7篇周振东
  • 7篇刘玉槐
  • 7篇王恩波
  • 6篇卜丽莎
  • 6篇王玲

传媒

  • 9篇中国矫形外科...
  • 8篇中国骨与关节...
  • 7篇山东医药
  • 7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骨肿瘤骨...
  • 5篇中国骨伤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骨质疏松...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3篇2011
  • 5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9篇2006
  • 9篇2005
  • 16篇2004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d-人骨形态蛋白-2转染人变性椎间盘髓核细胞对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引起的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及继发病变在临床上十分多见。目前研究表明人骨形态蛋白-2(hBMP-2)。能刺激椎间盘细胞合成aggrecan和Ⅱ型胶原,本研究是探讨不同浓度Ad-hBMP-2转染椎间盘细胞对aggrecan和Ⅱ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顾海伦刘莉吕刚段景柱王欢李建军
关键词:骨形态蛋白细胞外基质代谢髓核细胞转染AGGRECAN
大鼠模拟臀位体位与髋关节发育不良关系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通过建立臀位体位动物模型模拟宫内臀位状态研究臀位体位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双后肢捆绑维持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展,模仿人类宫内臀位。实验大鼠于生后0、2、4、6、8 d处死,全骨架染色后行后前位骨盆摄像观察髋臼与股骨头的关系并测量软骨髋臼指数(CAI)、中心边缘角(CEA)及髋臼开口直径与深度的比值(D/D)。[结果]随着异常体位维持时间的延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率逐渐增多且严重程度逐渐加重。除0 d组外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CAI明显增大,CEA减小而D/D明显增加。同时发现实验组大鼠坐骨侧方弯曲且髋臼关节软骨变薄。[结论]臀位体位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由轻微发育不良至髋关节半脱位直至完全脱位的慢性过程。臀位体位维持时间越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率越高,病理改变越重。
任雪尚聪王恩波张立军刘天婧李建军李连永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动物模型病因学
α-酮戊二酸在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许多信号级联反应被推向不同谱系的分化,其成骨分化机制的研究对于与创伤、代谢及免疫相关的骨科疾病临床治疗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现阶段表观遗传学及细胞代谢是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热门研究方向,两者的作用机制也相互交叉呈网络状。α-酮戊二酸是细胞氧化代谢中的重要调节位点,无论在常氧还是缺氧环境中都发挥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它还可以通过激活α-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2-OGDDs)来影响表观遗传调控,后者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有着深刻的影响。α-酮戊二酸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揭示决定细胞命运的因素,为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上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思路。
刘雨阳李建军
关键词:Α-酮戊二酸细胞代谢表观遗传学
动态压力对负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公认的较为优秀的组织工程软骨种子细胞,基因转染技术可以有效诱导其成软骨分化,应用生物反应器模拟体内力学环境,是目前广大学者探索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新思路。目的:探讨周期性动态压应力联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对种植于壳聚糖/明胶支架中的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和弹性模量的影响。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应用pcDNA3.1-IGF-1基因转染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将负载或不负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以5×10^10 L^-1的密度接种于壳聚糖/明胶支架中培养2 d,然后分别于动态压力(2%形变,1 Hz,4 h/d)环境中或静态培养条件下培养7 d;扫描电镜、Masson三色染色及阿尔新蓝染色观察细胞/支架复合物的形态学变化,MTT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CM-Dil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计数评估细胞增殖效率,DMMB定量测定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糖胺聚糖含量,Real time PCR法检测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的相对表达,应用BioDynamicTM mechanical tester测量各组细胞/支架复合物不同形变时的轴线压应力,计算对应的弹性模量。结果与结论:动态压力联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染可显著提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分布更为均匀,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糖胺聚糖及胶原分泌增多,上调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机械性能显著改善。单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和弹性模量均优于单独动态压力组,但动态压力条件下细胞在支架中分布更为均匀。结果表明,动态压力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均可显著提升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机械性能,二者呈协同作用。
张传辉李建军杨军
关键词: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弹性模量
MPR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ndion,MPR)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例合并骶...
杨军郑刚李建军郭文丽
关键词:骶骨骨折骶神经损伤螺旋CT多平面重建
文献传递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总结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8月,收治4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40例,女6例;年龄12~68岁,平均35岁。交通事故伤3l例,机器碾压伤6例,医源性损伤2例,电击伤1例,糖尿病足溃疡6例。缺损范围4 cm×2 cm~27 cm×16 cm。病程4 h~2年。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1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5例,胫后动脉逆行皮瓣1例,隐神经皮瓣2例,腓动脉终末穿支皮瓣2例,交腿皮瓣1例,足底内侧皮瓣2例,跖背皮瓣1例,皮瓣切取范围4 cm×3 cm~28 cm×18 cm;供区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术后4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1个月。术后10 d 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发生远端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无明显挛缩;切口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1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足底创面发生小面积溃疡,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患者皮瓣质地、色泽正常。患者可负重行走,步态正常。结论合理采用局部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可明显缩短病程,达到保肢保足目的 。
赵民李然李大村李建军李建锋刘井达赵亮田德虎邵新中
关键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创面修复
新型骨科植入物镁合金材料抗菌性能的体外实验研究
在骨缺损的修复以及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的内固定材料主要有不锈钢、钛合金以及钴合金等,目前发现这些材料在体内的磨损与腐蚀过程可释放出某些毒性金属离子,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而且稳定性也较低,在通常情况下骨折愈合后还需行二次...
王湛杨军李建军
关键词:镁合金生物材料
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联合血管束植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评价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联合血管束植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效果。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经BMP-2基因转染后复合异种骨支架体外构建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建立兔双侧桡骨缺损(2.0cm)模型,采用4种方法修复:A组: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血管束植入;B组: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C组:无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血管束植入;D组:单纯支架。术后4、8、12周行X线检查、计量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测定和微血管墨汁灌注等观察血管形成及成骨情况。结果A组缺损区在成骨活跃程度、再生骨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其他组,血管束发出分支向移植骨内长入,血管再生旺盛,其骨缺损得到了较彻底的修复。B组在BMP-2基因诱导下成骨速度和质量优于C组;而D组缺损内主要形成纤维组织。结论BMP-2基因治疗联合血管束植入具有良好的成骨及血管化效果,对骨不连、长段骨缺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建军傅永慧孙鸿斌徐莘香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新生血管化
暑期训练所致劳力型热射病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暑期训练中发生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 EHS)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生EHS的影响因素,为EHS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06/2020-12月作者医院收治的48例EHS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同时采用1∶1配对法,选取同期于作者医院就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未达中暑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作为健康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军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进行对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有无睡眠不足、急性胃肠炎症、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血清胆固醇(cholesterol, CHOL)、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等检测指标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在发病2 h内体温控制情况及补充的液体量。对EHS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48例EHS患者中,30例存在诱发因素,就诊后2 h内体温均得到控制,血流动力学稳定。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基础疾病、BMI、凝血酶原INR均高于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军龄>2年(OR=0.651,95%CI:0.396~0.813,P=0.023)是EHS的保护因素,BMI>25 kg/m(OR=5.327,95%CI:3.126~7.432,P=0.006)、睡眠不足(OR=4.218,95%CI:2.104~7.316,P=0.005)、急性胃肠炎症(OR=6.165,95%CI:4.318~8.362,P=0.003)、上呼吸道感染(OR=5.264,95%CI:2.914~8.713,P=0.013)是EHS的危险因素。结论 EHS在暑期训练中发病紧急,早期快速采取集束化治疗,对低军龄、高BMI、存在基础疾病等EHS易感人群重点保护,科学安排训练,以减少非战斗减员,提高训练水平。
孟强丁国臣李志伟高峰梁晓宇叶圣权贾圣楠李建军
关键词:中暑影响因素
Ad-BMP-2和Ad-TGF-β_1共转染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对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Ad-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腺病毒表达载体(Ad-TGF-β1)共转染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后对aggrecan和Ⅱ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分离培养至第2代。为检测转入目的基因后蛋白表达情况,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目的基因组和共转染组,细胞分别转染Ad-BMP-2(50MOI)、Ad-TGF-β1(50MOI)及共转染(各50MOI),再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目的蛋白的表达;为探讨目的基因对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将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Ad-BMP-2100MOI(B组)、Ad-TGF-β1100MOI(C组)、Ad-BMP-2和Ad-TGF-β1各50MOI(D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转染第3天和第6天细胞上清液中aggrecan和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第6天髓核细胞内Ⅱ型胶原和aggrecan的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转染目的基因载体后,目的蛋白表达增加。在转染后第3天和第6天各转染组细胞培养基中aggrecan和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与转染单个基因组相比,共转染组的aggrecan和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并且在转染后第6天共转染组髓核细胞内aggrecan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转染Ad-BMP-2、Ad-TGF-β1能促进aggrecan和Ⅱ型胶原合成,同时上调aggrecan和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共转染Ad-BMP-2和Ad-TGF-β1对细胞外基质的mRNA和蛋白合成有协同作用。
顾海伦刘莉王欢段景柱李建军
关键词:椎间盘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