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爱平

作品数:46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萧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萧山区区级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11篇病毒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6篇轮状
  • 6篇轮状病毒
  • 6篇基因分型
  • 5篇婴幼
  • 5篇婴幼儿
  • 5篇耐药
  • 5篇基因
  • 5篇儿童
  • 4篇新生儿
  • 4篇脂多糖
  • 4篇败血症
  • 4篇肠道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蛋白
  • 3篇多糖

机构

  • 35篇浙江萧山医院
  • 11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46篇杨爱平
  • 11篇李向阳
  • 10篇刘军
  • 9篇汪敏
  • 8篇杨锦红
  • 8篇杨文娟
  • 5篇李方去
  • 5篇舒旷怡
  • 4篇张国祥
  • 4篇叶君
  • 4篇陈燕
  • 3篇张群威
  • 3篇王金文
  • 3篇刘洋
  • 3篇张颖
  • 3篇余玲玲
  • 3篇窦琳琳
  • 3篇王红旗
  • 3篇许文龙
  • 3篇胡萍芳

传媒

  • 12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国微生态学...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浙江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CD64、PCT及CRP联合应用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中性粒细胞CD64(n CD64)、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对n CD64、PCT、CRP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Logistic回归,得出检测指标的最佳诊断cut-off值。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实验室炎症指标均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参考值时,新生儿败血症组n CD64、PCT、CRP的敏感度分别为79.55%、68.18%、38.64%,特异度分别为85.37%、85.37%、95.1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811、0.701;最佳诊断cut-off参考值时,n CD64、PCT、CRP的敏感度分别为88.64%、61.36%、61.36%,特异度分别为75.61%、95.12%、80.49%。结论 n CD64、PCT、CRP联合是鉴别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良好指标。
杨爱平顾柳芬刘军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CD64特异度
三项炎症指标联合应用在新生儿脓毒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经重分类方法分析三项指标联合应用后ROC曲线下面积变化值是否有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分别对n CD64、PCT、CRP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应用AUC、Logistic回归、重分类方法(NRI)得出检测指标最佳诊断cut-off值,并分析炎症指标联合应用后ROC曲线下面积增加值是否有临床意义。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实验室炎症指标均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参考值时新生儿败血症组n CD64、PCT、CRP敏感度分别为79.55%、68.18%、38.64%,特异度分别为85.37%、85.37%、95.1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811、0.701;n CD64+PCT、n CD64+CRP、PCT+CRP 3组组合敏感度分别为90.91%、88.64%、72.7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2、0.881、0.813。结论联合应用时n CD64+PCT组敏感度高达90.91%、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他2组组合,n CD64与PCT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新生儿脓毒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敏感度。
杨爱平刘军瞿斐顾柳芬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CD64ROC曲线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评价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2018年在浙江萧山医院治疗的HEV通用型阳性手足口病患儿为HEV阳性组,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鉴别诊断组,幼儿园入托体检正常儿童纳入正常对照组;检测白细胞(WBC)、CRP、降钙素原(PCT)和SAA,比较三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采用ROC曲线分析实验室指标诊断手足口病的准确性.结果纳入HEV阳性组184例,鉴别诊断组115例,正常对照组120例,三组WBC、CRP、PCT、SAA和SAA/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EV阳性组CRP、PCT、SAA低于鉴别诊断组,SAA/CRP值高于鉴别诊断组(P<0.05).SAA/CR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46;灵敏度最高,为91.2%;SAA/CRP与SAA单独应用的AU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A与CRP联合检测可提高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灵敏度,可作为手足口病早期实验室辅助诊断依据之一.
孔江英韩光玺杨爱平汪敏
关键词:手足口病血清淀粉样蛋白C反应蛋白
婴幼儿腹泻A群轮状病毒G和P的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浙江萧山医院婴幼儿童腹泻标本中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毒株的感染情况及G和P基因型流行特点。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腹泻儿童15233份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轮状病毒病原检测,将128份阳性标本进行VP7和VP4基本分型。结果 15233份婴幼儿腹泻标本中有2 706份标本为轮状病毒阳性,阳性率17.8%;男孩和女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6~12月龄段检出率最高;对128份阳性标本进行G血清分型和P基因分型,G1型53份(41.4%)、G3型38份(29.7%)、G1G3型17份(13.3%)、G未分型20份(15.6%);P[8]型72份(56.3%)、P[4]型16份(12.5%)、P[8]P[4]型3份(2.3%)、P未分型37份(28.9%),G血清型和P基因型的组合以G1P[8]为主,占29.7%(38/128)。结论浙江萧山医院A群轮状病毒G血清以G1型为主,其次为G3型,P基因型以P[8]型为主。
杨爱平汪敏许文龙张国祥
关键词: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
1128例HBV-DNA定量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HBV-DNA定量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之间的相关性,为确定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扩增法(FQ-PCR)检测HBV-DN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结果:(1)HBV-DNA低载量组(5.0×102copies/ml~9.9×104copies/ml)乙肝大三阳检出率28.5%,乙肝小三阳检出率66.4%;HBV-DNA高载量组(1.0×105copies/ml~9.9×108copies/ml)乙肝大三阳检出率80.3%,乙肝小三阳检出率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142例HBsAg浓度处于线性范围(0.05 IU/ml~250 IU/ml),其中HBV-DNA低载量检出率90.8%;HBV-DNA高载量检出率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V-DNA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两者之间互有关联又有区别,两者联合且定量检测能更加全面地反应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状况。
杨国绘许文龙窦琳琳杨爱平
关键词:乙肝血清学标志物载量
sCD14在内毒素诱导巨噬细胞活化中的调节机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sCD14和脂多糖(LPS)经过孵育和不孵育同时刺激佛波醇酯(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研究sCD14在LPS转运和活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实验细胞为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同时将实验分为sCD14组(终浓度分别为1、0.5、0.1、0.01μg/ml)、sCD14~LPS混合物预孵育组(LPS终浓度分别为10、1ng/ml;sCD14终浓度为分别1、0.5、0.1、0.01μg/m1)、sCD14-LPS不孵育组(LPS终浓度分别为10、1ng/ml;sCD14终浓度为1、0.5、0.1、0.01μg/ml),并分别培养4h后,吸出上清液至1.5ml的离心管中,于-70℃内保存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结果 sCD14本身不能刺激单核细胞分泌TNF-α;LPS浓度为1ng/ml、sCD14浓度为0.01μg/ml和0.1μg/ml时,与LPS单独刺激TNF-α分泌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CD14浓度为0.5μg/ml和1μg/ml时,TNF-α分泌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在LPS浓度为10ng/ml、sCD14浓度为0.5μg/ml和1μg/ml时,与LPS单独作用TNF-α分泌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sCD14/LPS混合物预孵育组曲线低平,无明显分泌高峰.结论 适当浓度的sCD14可明显增强LPS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且在LPS高浓度时尤为明显,而将sCD14和LPS混合孵育可使上述效应减少甚至消失.
舒旷怡杨锦红任凭杨爱平余玲玲李向阳
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对钱塘江南岸地区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特征进行分析,为国家及各地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制定乳腺癌防治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来萧山医院就诊18周岁以上女性由乳腺钼靶摄影或乳腺彩超及由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的98例患者,通过PCR和测序分析对BRCA1/BRCA2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通过对98例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全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序列测序,共发现23例BRCA2基因缺失突变,所有突变位点均为首次发现。BRCA1/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相关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差异。BRCA1/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主要以中年妇女为主,此外与乳腺癌相关的疾病史对于BRCA1/2基因的突变也具有一定意义。结论钱塘江南岸地区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BRCA2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且以中年妇女为主,应定期进行随访监测。
杨文娟杨爱平张群威刘军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突变流行病学
Toll样受体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肠道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水平及Toll样受体7基因单核昔酸多态性(SNP)与肠道病毒感染不同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肠道病毒感染患儿和100例健康对照者TLR7基因rs385383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EV71感染者rs3853839基因型GC和CC的频率明显高于其它型别感染组(P<0.05);重症组rs3853839基因型C的频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儿CD3^(+)、CD4^(+)、NK细胞数量明显低于轻症组;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B淋巴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肠道病毒感染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L-10、IL-6、IFN-γ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结论TLR7基因rs3853839等位基因C与是儿童EV71感染的危险因素,且与临床症状重症化相关;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异常可能与肠道病毒感染患者重症化及预后相关。
杨颖周映儿崔芬芬陈燕杨爱平
关键词:肠道病毒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7单核苷酸
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G血清型和P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了解儿童腹泻标本中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分离株G血清型和P基因型的流行特点。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0年4月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因腹泻症状就诊儿童粪便标本9 980例,经胶体金法筛检A群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留取其中2009年11月-2010年4月≤5岁住院腹泻患儿且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168份,采用逆转录-巢式PCR反应,对VP7、VP4基因均阳性的153份标本进行血清G和基因P分型。结果检测儿童腹泻粪便标本9 980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3 544例,阳性率35.51%,以6~12月龄段检出率最高,男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3);153例VP7基因阳性中,G3型79份,占51.63%;G1型40份,占26.14%;G1G3型20份,占13.07%;G2G3型3份,占1.96%;未分型11份,占7.19%;P〔8〕型104份,占67.97%;P〔4〕型3份,占1.96%;P〔8〕P〔4〕型1份,占0.65%;未分型45份,占29.41%;G血清型和P基因型的组合以G3P〔8〕为主,占33.33%(51/153)。结论 A群轮状病毒以G3型为主,其次为G1型,P基因型以P〔8〕型为主。
王金文刘彩霞杨爱平张颖刘洋赵飞李向阳
关键词: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
HPV E6/E7 mRNA与HPV-23分型检测用于宫颈脱落细胞学阳性女性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RNA、HPV基因分型(HPV-23分型)检测用于宫颈脱落细胞学阳性女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萧山医院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360例,均行经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统计分析标本病理学分级、TBS分类、E6/E7、HPV-23分型检测结果。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BS分类、病理学分级、E6/E7、HPV-23分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E6/E7检测结果与TBS分类、病理学分级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分析。结果在宫颈细胞学TBS分类方面,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的E6/E7阳性率最高(83.33%),且E6/E7阳性率与拷贝数明显高于其它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S分类与E6/E7拷贝数、阳性率均呈正相关(r=0.700、0.855,均P<0.05);不同病理学分级中,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NILM)、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的E6/E7阳性率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分级与E6/E7阳性率呈正相关(r=0.842,P<0.05),而与HPV-23分型结果无相关性(r=0.242,P<0.05)。不同病理学分级及TBS分类患者HPV-23分型和E6/E7检测结果高度一致(Kappa=0.647、0.701,均P<0.05)。结论E6/E7拷贝数检测可作为预测宫颈病变的良好指标;E6/E7与HPV-23分型检测是女性宫颈癌筛查及宫颈疾病诊断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杨文娟叶君陈炎杨爱平
关键词:E6/E7宫颈脱落细胞学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