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敏

作品数:37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血药
  • 7篇血药浓度
  • 7篇药浓度
  • 5篇代谢
  • 5篇药物
  • 4篇代谢组学
  • 4篇血清
  • 4篇治疗药
  • 4篇治疗药物
  • 4篇色谱
  • 4篇术后
  • 4篇替加环素
  • 4篇万古霉素
  • 3篇代谢物
  • 3篇代谢组学研究
  • 3篇血症
  • 3篇色谱法
  • 3篇老年
  • 3篇虎杖
  • 3篇激素

机构

  • 36篇南京大学医学...
  • 6篇陕西中医药大...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 1篇南京品生医疗...
  • 1篇江苏卫生健康...

作者

  • 36篇王敏
  • 20篇葛卫红
  • 15篇朱怀军
  • 13篇柳航
  • 12篇杨娜
  • 7篇张海霞
  • 5篇王晶
  • 5篇金路
  • 3篇王敏
  • 3篇罗雪梅
  • 2篇李冰冰
  • 2篇王静
  • 2篇赵重博
  • 2篇束庆
  • 1篇胡军武
  • 1篇宋瑞
  • 1篇沈山梅
  • 1篇张尊建
  • 1篇孙玉娥
  • 1篇方月兰

传媒

  • 5篇药学与临床研...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南药学
  • 2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药学进展
  • 1篇中成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安徽医药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酶放大免疫分析法与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故临床需监测其血药浓度。本文分别建立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2D-HPLC-UV)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2种方法的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生物样品检定要求。60份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患者的血浆样品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且相关性好,回归方程为Y2D-HPLC-UV=0.9670×XEMIT-0.7029,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一致性良好。两种方法均可有效且可靠地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临床上应综合考虑监测目的、实验室条件和人员配置等,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王敏柳航金路王峰葛卫红
关键词:万古霉素
药对三七-丹参对外伤血瘀证大鼠血浆和尿液代谢组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药对三七-丹参对外伤血瘀证大鼠血浆和尿液代谢组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活血止痛胶囊组(阳性药组)、三七组、丹参组以及三七-丹参3∶1组、三七-丹参1∶1组和三七-丹参1∶3组,每组6只。复制外伤血瘀证模型大鼠并给予相应药物。给药5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HE染色观察伤肢肌肉组织病理变化,结合UPLC-Q-TOFMS/MS技术、PCA(主成分分析)和O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鉴定差异代谢物,分析代谢通路。结果:不同药物均可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伤肢肌肉损伤,不同程度回调22个血浆差异代谢物和12个尿液差异代谢物,且三七-丹参3∶1组治疗效果最佳、回调差异代谢物最多。主要涉及的代谢通路有8条,分别为亚油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转化,赖氨酸降解,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结论:三七、丹参单用和两者不同比例配伍药对均可回调差异代谢物治疗外伤血瘀证,其中三七-丹参3∶1比例配伍时活血效果最好。
张越凡曾锐张海霞王敏施建丰陈斌
关键词:丹参
不同提取方法对陕产黄精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方法对陕产黄精多糖的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考察回流法、超声法和酶法对黄精多糖得率的影响,利用季铵盐分离不同性质多糖并进行结构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酶法、超声法和回流法所得黄精多糖粗品的得率分别为13.67%、13.34%和12.63%,半精品的得率分别为12.58%、11.46%、10.73%;其单糖组成均以岩藻糖摩尔比例最高,分别为38.94%、20.72%和33.15%。超声法所得粗品和半精品的抗氧化活性最高,而回流法得到的黄精多糖粗品、半精品和不同性质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均最低。结论:综合考虑提取效率、抗氧化活性和可操作性,超声法为最优提取方法,可为后续黄精质量标准的修订和资源的深入开发提供依据。
王敏赵重博赵重博
关键词:黄精多糖抗氧化活性
替加环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外部验证
2023年
目的评估已发表的替加环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对外部数据的预测性能,选择适合本院的替加环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已发表的替加环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提取模型信息,利用本院患者数据采用基于模型预测的拟合优度法、预测误差检验法,以及基于模型模拟的可视化预测检验法评估已报道模型对替加环素浓度的预测性能。结果共收集本院81名患者360个药物浓度数据;检索到6篇文献,其中2篇为一室模型,4篇为二室模型。基于模型预测的拟合优度诊断和预测误差检验中,所有模型的群体预测数据均不佳,个体预测数据显示模型1和模型5拟合结果相对较好。基于模型模拟的可视化预测检验结果显示,模型3和模型6拟合结果相对较好,其余模型观测数据与模拟数据的分布偏差较大,拟合效果不佳。结论现有模型预测替加环素浓度的效果均不佳,为进一步完善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技术的替加环素个体化用药,有必要建立适合本院的替加环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
郑昕昕王静吴轩宇王敏王敏
关键词:替加环素
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治疗药物监测情况与肾毒性评价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谷浓度和临床疗效、肾毒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使用万古霉素并监测其血药浓度的69例老年住院患者,对其血药浓度、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肾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例使用万古霉...
王敏柳航张海霞葛卫红
关键词:万古霉素老年患者血药浓度肾毒性
文献传递
基于UPLC-Q-TOF-MS/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炮制前后何首乌化学成分变化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市售生首乌和制首乌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市售生首乌和制首乌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市售生首乌和制首乌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共鉴别45个差异化学成分,主要为蒽醌、二苯乙烯和鞣质等。结论基于UPLC-Q-TOF-MS/MS代谢组学技术从整体角度分析了市售生首乌和制首乌的化学成分差异,为其炮制机理的阐释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王敏王晶杨娜柳航葛卫红
关键词:何首乌代谢组学
老年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治疗药物监测与肾毒性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谷浓度和临床疗效、肾毒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应用万古霉素并监测其血药浓度的69例老年住院患者,按血药谷浓度监测结果划分为L(<10 mg·L^(-1))、M(10~20 mg·L^(-1))、H(>20 mg·L^(-1))3组,分别对其血药浓度、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肾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M、H 3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24%、76.92%、38.47%,肾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00%、7.69%、3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16)。L和M组疗效和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别,两组疗效均显著性高于H组,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性低于H组。结论:万古霉素谷浓度高于20 mg·L^(-1)并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反而会引起肾功能损伤。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万古霉素谷浓度,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敏柳航金路张海霞葛卫红
关键词:万古霉素老年患者血药浓度肾毒性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血浆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血浆差异代谢物,寻找用于百草枯急性中毒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潜在干预靶点。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收集百草枯中毒患者与健康人各12例血浆样本,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差异化合物,进一步分析候选代谢物在中毒后存活及死亡患者中水平的差异性。结果中毒患者较健康人群共筛选得到包含磷脂、氨基酸、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等4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E,22:6)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20:1)变化最为显著,中毒患者血浆水平分别为健康人的16.2倍(P<0.05)和17.9倍(P<0.05)。中毒后死亡患者血浆中LysoPE、LysoPC、L-乳酸、二十碳二烯酸、4-羟丁酸等7种代谢物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P<0.05)。其中,LysoPE(22:6)和LysoPC(20:1)变化同样最为显著。此外,中毒后死亡患者血浆中苯丙氨酰苯丙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存活者(P<0.01)。结论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和溶血磷脂等代谢物可能参与了百草枯中毒损伤的病理进程,其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评估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杨娜张天祺蒋陈晓罗雪梅朱怀军王敏
关键词:百草枯代谢组学磷脂
器官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近况被引量:1
2019年
移植术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tus, PTDM)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受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降低远期生存率。对PTDM的危险因素进行归纳发现,除年龄、性别、种族、体质指数(BMI)等经典危险因素外,病毒感染、基因突变、免疫抑制药物的种类等也影响着PTDM发生发展。
王月园王敏杜瑶朱怀军葛卫红
关键词:实体器官移植移植术后糖尿病
一种非高雄激素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血清诊断标志物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高雄激素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血清诊断标志物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所述血清诊断标志物由以下化合物组成:4‑甲氧基雌二醇‑总量、2‑甲氧基雌二醇‑总量、雄烯二酮、雌酮‑游离型、睾酮、4‑甲氧基雌二醇‑游离型;本...
杨娜葛卫红沈山梅孙润彬王敏朱怀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