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静脉
  • 2篇导管
  • 2篇引流
  • 2篇术后
  • 2篇腔静脉
  • 2篇肿瘤
  • 2篇下腔静脉
  • 2篇疗效
  • 2篇梗阻
  • 2篇CT
  • 1篇单孔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引流
  • 1篇胆管
  • 1篇导联
  • 1篇导联线
  • 1篇垫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分支
  • 1篇血管损伤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11篇王良文
  • 6篇陈颐
  • 5篇王成刚
  • 5篇龚高全
  • 4篇程洁敏
  • 4篇李国平
  • 4篇李长煜
  • 3篇余天柱
  • 2篇邱伟利
  • 2篇唐建华
  • 2篇阎伟伟
  • 2篇沈杰
  • 2篇张开华
  • 1篇颜志平
  • 1篇钱朝霞
  • 1篇王小林
  • 1篇马爱英
  • 1篇陈越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肿瘤术后CT随访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评价颅内肿瘤术后CT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4例颅内肿瘤术后的CT检查和临床资料。结果 颅脑肿瘤术后的CT表现与手术后时间的长短、肿瘤的部位和性质密切相关。主要CT表现包括 :早期术后反应 17例 ,肿瘤残余 3 6例 ,局部复发 2 4例 ,术后脑软化伴局限性脑萎缩 42例 ,放射性脑病 3例 ,脑脊膜膨出 2例。结论 颅内肿瘤术后CT随访可认识脑组织术后的正常演变 ,及时判断术后有无肿瘤残余、复发或其他并发症。
张开华唐建华阎伟伟王良文
关键词:颅内肿瘤
一种配有腔内微球囊和侧孔的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有腔内微球囊和侧孔的引流管,包括腔内微球囊和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引流管前部段和连接在引流管前部段后端的引流管后部段,引流管本体中设有从引流管前部段延伸到引流管后部段的引流管内腔,所述引流管后...
程洁敏李俊昊陈颐龚高全王良文李长煜李国平余天柱
一种可侧边引出的指引导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侧边引出的指引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微球囊和侧孔;所述的导管本体为同心套管,其中,内导管内部形成导管内腔,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形成充放气通道;所述的充放气通道的头部连接微球囊,所述的...
程洁敏李俊昊陈颐龚高全王良文李长煜李国平余天柱
激光切割镍钛合金大支架植入治疗癌栓所致下腔静脉狭窄的疗效
2012年
目的:探讨对下腔静脉癌栓导致下腔静脉狭窄的患者行激光切割镍钛合金大支架植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例例下腔静脉癌栓导致下腔静脉狭窄的患者进行激光切割镍钛合金大支架植入治疗,其中17例患者同时接受常规剂量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以观察支架情况,并观察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改变。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支架通畅情况及患者生存期。结果:在植入1枚镍钛合金大支架后,所有患者的下腔静脉狭窄均得到缓解。随访19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71个月,3、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9.5%、60%、23.1%;患者术后1个月肝功能与术前肝功能相比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支架均通畅。结论:对下腔静脉癌栓导致下腔静脉狭窄的患者进行激光切割镍钛合金大支架植入治疗后,狭窄开通率高,并且且不会造成支架相关的肝静脉堵塞、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王成刚王小林龚高全陈颐李国平李长煜王良文
关键词:下腔静脉癌栓
一种双通道胆道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通道胆道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管部件、第二引流管部件、引流鞘、导丝;第一引流管部件包括第一引流管及其末端的第一引流管接口;第二引流管部件包括第二引流管及其末端的第二引流管接口;引流鞘的内径能同时容纳第...
李俊昊程洁敏陈颐王良文李长煜李国平龚高全
盐酸阿扎司琼对肝肿瘤患者TACE术后止吐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评估盐酸阿扎司琼对肝肿瘤患者TACE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62例病人(其中原发性肝癌33例,转移性肝癌29例),共行78例次TACE治疗,被随机地分入A、B两组,A组(盐酸阿扎司琼组)32例,共42例次,在动脉化疗栓塞术前10分钟内静脉注射盐酸阿扎司琼10mg,术后3-5小时再静注一次。B组(对照组)30例,共36例次,在动脉灌注化疗药前10分钟内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片(胃复安)10mg,术后3-5小时再静注胃复安10mg。并观察TACE术后A、B组的止吐效果。结果:A组的止吐完全缓解率(CR)和有效率(CR+PR)分别为81.0%和99.7%,明显地高于B组(11.1%和66.7%)(P<0.01)。并且没有发现与阿扎司琼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阿扎司琼高效、安全,是一种能预防肝TACE术后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较为理想的药物。
王成刚邱伟利钱朝霞王良文
关键词:盐酸阿扎司琼肝肿瘤TACE术后止吐疗效观察
静脉输液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港,其包括穿刺座,穿刺座的一侧设置有导管,导管远离穿刺座的一端处设置有防堵结构,防堵结构包括设置在导管远离穿刺座的一端处的冲洗部以及抗聚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防堵结构,防堵结构中的冲洗部,冲...
余天柱杜楠王成刚陈颐王良文程洁敏颜志平
内支架置入对不同类型下腔静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评价内支架置入对不同类型下腔静脉(IVC)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肝癌伴IVC梗阻患者经MRA和(或)DSA检查,分为外压型和栓塞型IVC梗阻。其中,47例外压型IVC梗阻分为支架置入组26例(A组)和对照组21例(B组);37例栓塞型IVC梗阻分为支架置入组20例(C组)和对照组17例(D组)。有适应证患者,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果经治疗后,A组和C组患者近期(1周内)梗阻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6.2%和90.0%(P>0.05);中期(6周后)梗阻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4.6%和30.0%(P<0.05);支架内再梗阻率分别为30.8%和75.0%(P<0.05)。A组和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0d和120d(P<0.05)。C组和D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7d和55d(P>0.05)。结论对于外压型IVC梗阻,置入内支架能显著改善患者梗阻症状,延长生存期,主张积极施行内支架置入术;对于栓塞型IVC梗阻,置入内支架后发生再梗阻率较高,并不能延长生存期,可作为一种有限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沈杰王成刚马爱英王良文
关键词:下腔静脉梗阻外压栓塞
CT观察奇静脉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观察奇静脉的CT影像表现 ,评价奇静脉异常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 10 0名正常人胸部的CT扫描资料 ,行增强扫描者均由上肢浅静脉注入对比剂 ,观察测量奇静脉的正常大小和强化特点 ,选择不同的层面分别测量奇静脉弓、奇静脉干和半奇静脉的血管直径 ,同时对比增强后奇静脉系统与主动脉的强化程度。回顾对照 9例奇静脉异常的影像变化 ,其中门脉高压 4例 ,上腔静脉梗阻 4例 ,1例系左侧头臂干静脉梗阻。结果 正常人奇静脉CT测量血管直径为 6~ 10mm ,奇静脉弓部最粗可达 12mm。增强 4 5s后扫描见轻度或中度均匀强化 ,CT值略低于同层面主动脉。奇静脉直径 >10~ 12mm者可视为异常增粗 ,增强时CT值超过同层面主动脉者即为异常强化。结论 奇静脉增粗常见于奇静脉与门静脉或上下腔静脉之间形成侧支回流 ,而异常强化则因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受阻 ,由上肢注入的对比剂直接经侧支回流至奇静脉。观察奇静脉的变化有助于临床确诊血管性疾病的部位和程度 ,了解病变与门静脉、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关系。
张开华唐建华阎伟伟王良文
关键词:CT奇静脉侧支循环
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双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放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24例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后,采用置放胆道支架(总计31枚)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总计51次)的治疗方法。分别观察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手术并发症,并随访患者生存期和胆道支架维持通畅时间。结果24例患者PTCD成功率100%,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201.8±154.7)μmol/L降至(120.8±106.7)μmol/L。引流通畅中位时间6.1个月,全组生存中位时间6.2个月。结论胆道支架置放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疗效。
王成刚沈杰龚高全邱伟利陈越王良文
关键词:肝癌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