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辛甫

作品数:46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免疫
  • 16篇痢疾
  • 14篇菌苗
  • 12篇滴鼻免疫
  • 12篇双价痢疾菌苗
  • 12篇痢疾菌
  • 12篇抗体
  • 10篇免疫小鼠
  • 8篇细胞
  • 8篇SARS-C...
  • 8篇病毒
  • 7篇粘膜
  • 6篇抗SARS-...
  • 6篇GALT
  • 6篇表型
  • 5篇蛋白
  • 5篇小鼠
  • 5篇淋巴
  • 4篇疫苗
  • 4篇质粒

机构

  • 46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扬州大学
  • 3篇解放军第30...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武警山西总队...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46篇石辛甫
  • 25篇高杰英
  • 23篇邢丽
  • 18篇彭虹
  • 17篇王希良
  • 12篇舒翠莉
  • 12篇陈志华
  • 12篇赵光宇
  • 11篇徐辉
  • 7篇王华
  • 7篇田光
  • 7篇张松乐
  • 6篇罗德炎
  • 6篇张良艳
  • 5篇周华
  • 5篇陈洁
  • 4篇杜新安
  • 3篇曾政
  • 3篇何仰东
  • 3篇刘士山

传媒

  • 9篇免疫学杂志
  • 8篇中华微生物学...
  • 6篇上海免疫学杂...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2000年中...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8篇2002
  • 10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不同部位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
2003年
目的:观测双价痢疾工程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淋巴组织细胞表型的变化,探讨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对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以FSM-2117和FS-5416痢疾菌苗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4次,菌量依次为5×106、1×107、4×107和4×107CFU/只,对照组给予PBS,间隔2 wk。4次免疫后7、30和90 d活杀,分离NALT、鼻通道、脾、小肠PP结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4次免疫后7 d,小鼠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鼻通道(NP)和Peyer’s结(PP)淋巴细胞中,CD3+T细胞数均显著增加,其中以CD4+T细胞增加为主。FSM-2117免疫组的脾细胞中B220+细胞显著增加;而FS+5416免疫组的脾细胞中CD3+T细胞显著增加。4次免疫后30 d,NALT、NP和脾淋巴细胞仍出现上述变化;而90 d,仅NALT和NP淋巴细胞出现上述同样变化。结论:两株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能有效地诱导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且持续时间较长,但该免疫应答的减弱是从距免疫部位较远的部位而开始的。
舒翠莉高杰英彭虹徐辉王华陈洁石辛甫
关键词:滴鼻免疫淋巴细胞表型流式细胞术
用8质粒病毒拯救系统产生冷适应减毒的重组A型人流感病毒的研究
2008年
目的利用流感病毒8质粒病毒拯救系统,产生冷适应减毒的重组A型人流感病毒,建立以冷适应流感病毒株为拯救骨架的反向遗传学技术平台。方法以冷适应、温度敏感、减毒的A/Ann Arbor/6/60(H2N2)流感病毒株作为拯救病毒的骨架,人工合成了该病毒株的6个内部基因片段,即PB2、PB1、PA、NP、M和NS,同时引入5个氨基酸突变作为标签。6个基因片段通过与改造后的转录载体pAD3000连接,构建6个基因的拯救载体,经测序获得序列准确的拯救质粒:pMDV-A-PB2、pMDV-A-PB1、pMDV-A-PA、pMDV-A-NP、pMDV-A-M、pMDV-A-NS。结果6质粒与PR8的表面基因HA和NA进行“6+2”组合的病毒拯救,8个重组质粒共转染COS-1细胞,成功拯救出了具有血凝活性的冷适应减毒的重组A型人流感病毒,命名为rMDV-A。鸡胚尿囊液中重组病毒的血凝(HA)效价为1:2^9~1:2^10。结论构建的A/Ann Arbor/6/60的6个内部基因的病毒骨架拯救系统,为深入研究冷适应减毒人流感病毒的基因功能和新型疫苗研发提供了试验材料。
杨鹏辉石辛甫颜艳罗德炎张钰邢丽龙进学刘秀梵王希良
关键词: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
不同生物表型双价痢疾菌苗在小鼠GALT中的反应
该文以小鼠灌胃免疫为模型(免疫四次,每次间隔七天,8×10<'8>C.F.U/次/只),检测了GALT中诱导部位『派伊尔小结(PP)、肠系膜淋巴结(MLN)』及效应部位『上皮间淋巴细胞(IEL)、粘膜固有层(LPL)』T...
石辛甫
关键词:GALT超微结构变化
一种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SARS-CoV的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F(ab′)2抗体,特征在于该抗体为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F(ab′)2抗体,同时本发明公开该抗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抗体能特异消灭S...
王希良杜新安石辛甫张松乐刘建源李岩赵光宇田光周华
文献传递
SARS-CoV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针对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M、N、S和E蛋白 ,构建 4种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 M、pVAX1 N、pVAX1 S和pVAX1 E ,为研制SARSDNA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Bank中SARS病毒基因序列分别设计M、N、S和E引物 ,用RT PCR方法从感染SARS病毒的Vero E6细胞中扩增得到M、N、S和E片段 ,构建重组质粒pVAX1 M、pVAX1 N、pVAX1 S和pVAX1 E。并以重组质粒转染COS 7细胞 ,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鉴定重组质粒体外的表达。结果 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 ,细胞转染实验表明 ,构建的 4种重组质粒均能在COS 7细胞内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 4种SARS CoV 4种蛋白抗原真核表达质粒 ,并能在真核细胞内获得表达。
王英王希良曾政田光周华赵光宇石辛甫罗德炎
关键词:基因重组质粒SARS冠状病毒SARS-COV菌种
增强DNA疫苗效果的几种策略被引量:2
2003年
近年来DNA疫苗的研究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 ,集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 ,抗感染疫苗与非抗感染类疫苗于一身 ,开创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疫苗研究新篇章 ,许多科学家将DNA疫苗称为第三次疫苗革命。目前 ,包括艾滋病DNA疫苗在内的 10余种DNA疫苗已经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但DNA疫苗本身存在着自身的缺点 ,本文就几种增强DNA疫苗免疫或治疗效果的策略进行综述。
石辛甫高杰英
关键词:肿瘤治疗
一种抗SARS-CoV IgY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公开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预防SARS-CoV的鸡抗SARS-CoV IgY抗体蛋,同是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预防诊断SARS-CoV的鸡抗SARS-CoV IgY抗体。本发明抗体能特异消灭SARS-CoV...
王希良杜新安石辛甫张松乐赵光宇田光刘士山朱和平周华
文献传递
质粒表达型siRNA对SARS-CoV复制与感染干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构建针对SARS CoV的特异性siRNA质粒 ,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该病毒复制与感染。方法 根据SARS CoV的全长基因序列 ,以 4个不同的部位为靶点 ,分别设计、合成含有 19nt干扰序列的一段寡核苷酸 ,将两两互补的寡核苷酸经退火后所形成的序列克隆到pSilencer 3 .1 H1载体中 ,构建表达siRNA的质粒。采用脂质体法将质粒转染VeroE6细胞 ,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后 ,再对稳定表达的细胞进行细胞病变、病毒空斑形成和MTT实验 ,以观察干扰效应。结果 对所构建的质粒分别测序 ,确定其含有siRNA的序列与预期的特异性干扰序列一致。用不同浓度的SARS CoV感染转染质粒后的细胞 ,与阴性对照相比 ,其细胞病变减轻、活细胞显著增加 ,病毒空斑明显减少。结论 利用RNA干扰能有效的抑制SARS CoV在细胞中的复制 ,并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为预防、治疗SARS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阳倪兵石辛甫王希良何仰东肖宇姜曼黎万玲吴玉章
关键词:SARS病毒RNA干扰小干扰RNA基因治疗
两株双价痢疾工程菌苗不同粘膜免疫途径的免疫原性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探讨免疫途径、接种剂量及侵袭蛋白表达对两株双价痢疾工程菌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滴鼻、灌胃和对照组 ,分别以不同剂量免疫 3次 ,间隔 2周 ,3次免疫后 7d收集血清、小肠、鼻咽、肺、阴道冲洗液 ,EL 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福氏、宋内氏 L PS- Ig A和 Ig G。结果 4× 10 7CFU菌苗经鼻途径免疫即可诱导多个粘膜部位以及血清双价特异性抗体显著增高 ;菌苗剂量增加 2 0、2 0 0倍时经灌胃免疫诱发较为局限的粘膜特异性抗体增高。结论鼻粘膜免疫不仅诱导多个粘膜部位 (特别是生殖道 )以及系统免疫的抗体反应 ,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
徐辉高杰英石辛甫邢丽彭虹舒翠莉陈志华
关键词:滴鼻免疫细菌性痢疾
双价志贺菌苗灌胃免疫小鼠后肠粘膜的免疫应答被引量:3
2002年
为了观察两株福氏、宋内双价志贺菌苗 (Ipa ,Ipa+ )免疫后所引起的肠粘膜诱导部位的免疫应答及为研制有效腹泻疫苗提供理论基础。应用小鼠灌胃免疫为模型 ,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和BA ELISPOT方法 ,检测了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gutasso ciatedlymphoidtissues ,GALT )中诱导部位派伊尔小结 (Payer’spatches ,PP )、肠系膜淋巴结 (mesentericlymphoidnode ,MLN )T淋巴细胞亚群和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变化 (ASC )及小肠局部和系统的特异性抗体变化。发现两株双价菌苗株均可引起肠粘膜GALT诱导部位CD4+ 淋巴细胞亚群、抗体分泌细胞明显升高 ;同时局部及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明显升高。说明双价志贺菌苗灌胃免疫小鼠后 ,诱导部位的免疫应答早期以体液免疫为主 ,灌胃不仅可诱导局部特异性抗体免疫应答也可诱导系统的抗体免疫应答。
石辛甫彭红徐辉邢丽陈志华高杰英
关键词:GALTASC灌胃免疫应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