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希良

作品数:249 被引量:579H指数:11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5篇期刊文章
  • 46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4篇医药卫生
  • 25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2篇疫苗
  • 82篇免疫
  • 82篇病毒
  • 68篇流感
  • 46篇流感病毒
  • 36篇细胞
  • 32篇蛋白
  • 29篇基因
  • 26篇抗原
  • 25篇杆菌
  • 20篇抗体
  • 17篇免疫效果
  • 16篇免疫保护
  • 15篇鼠疫
  • 15篇免疫原性
  • 15篇布鲁氏菌
  • 14篇克隆
  • 13篇佐剂
  • 13篇SARS-C...
  • 9篇手足

机构

  • 220篇军事医学科学...
  • 29篇西北农林科技...
  • 2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1篇解放军第30...
  • 10篇扬州大学
  • 10篇内蒙古农业大...
  • 9篇宁夏医科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内蒙古自治区...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长春海基亚生...

作者

  • 249篇王希良
  • 64篇罗德炎
  • 60篇杨鹏辉
  • 58篇邢丽
  • 45篇段跃强
  • 33篇赵忠鹏
  • 27篇张良艳
  • 23篇赵光宇
  • 19篇张松乐
  • 17篇于三科
  • 17篇石辛甫
  • 16篇刘坤
  • 15篇张绍庚
  • 15篇董梅
  • 13篇田光
  • 13篇王栋
  • 11篇曾政
  • 10篇李培锋
  • 9篇高啸
  • 8篇段越强

传媒

  • 58篇免疫学杂志
  • 11篇中华微生物学...
  • 9篇微生物学免疫...
  • 8篇动物医学进展
  • 7篇国际免疫学杂...
  • 5篇生物技术通讯
  • 5篇中国生物制品...
  • 5篇生物化学与生...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科学(中文版...
  • 3篇现代免疫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国外医学(分...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1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16篇2011
  • 20篇2010
  • 20篇2009
  • 17篇2008
  • 25篇2007
  • 27篇2006
  • 22篇2005
  • 11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流感病毒H1N1活菌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获得两种流感病毒重组沙门氏菌X4550(asd-pVAX1-HA)和X4550(asd-pVAX1-NA)活菌疫苗,并对其免疫效果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将本室已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VAX1-HA及pVAX1-NA双酶切后得到HA、NA基因,将其克隆入asd-pVAX1构建重组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重组质粒体外的表达。进一步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4550,以2×109CFU/只的剂量三次口服免疫Balb/c小鼠。结果asd-pVAX1-HA和asd-pVAX1-NA均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免疫小鼠不仅可以检测到HA、NA特异性的血清IgG及IgA抗体;刺激黏膜免疫反应,产生sIgA抗体,而且能抵抗40LD50同型病毒滴鼻的攻击。结论H1N1流感病毒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运送系统在体内能够成功释放所携带的质粒,并且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姚碧涛李鹏焦新安周丽丽刘秀梵王希良
关键词:减毒沙门氏菌DNA疫苗免疫保护性
布鲁氏菌pcDNA3.1-omp17.3基因疫苗的研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PCR方法扩增了布鲁氏菌17.3 ku外膜蛋白编码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omp17.3。pcDNA3.1-omp17.3转染COS-7细胞后,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到了17.3 ku蛋白的瞬时表达。将pcDNA3.1-omp17.3免疫小鼠,三免后经ELISA、流式细胞仪以及ELISPOT技术检测到pcDNA3.1-omp17.3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了以Th1型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结果表明,构建的基因疫苗可作为潜在的布鲁氏菌新型疫苗,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邓小红曾政王希良
关键词:布鲁氏菌KU蛋白基因疫苗免疫应答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A组16型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HFMD在亚太地区暴发流行,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加强对CVA16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防治手段的认识,有助于防控HFMD的蔓延。
任庆杰赵忠鹏王希良
关键词:手足口病
Coxsackievirus A16型手足口病乳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免疫、病理特征研究
背景:近年来,手足口病在亚太地区呈持续高发态势,中国大陆每年发病数超百万人,死亡近千人,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造成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
赵忠鹏任庆杰门丽孙跃军邢丽王希良
关键词:乳鼠免疫病理
一种喷鼻免疫流感五价或多价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鼻免疫流感五价或多价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疫苗为全病毒、裂解病毒、病毒体或病毒样颗粒的灭活疫苗抗原,流感多价疫苗抗原为:流感五价,即H1N1、H3N2、B、H5N1和甲型H1N1,或在此基础上任意组合...
杨鹏辉王希良罗德炎段跃强邢丽刘坤赵忠鹏王铖
文献传递
流感疫苗呼吸道黏膜免疫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流感病毒通过感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而入侵机体,呼吸道黏膜是机体最先接触大量病毒、细菌等吸入抗原的部位。呼吸道黏膜既可以在黏膜局部又可以引起全身对病原体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近年来,随着呼吸道黏膜免疫疫苗的发展,诱导呼吸道黏膜的防御机制得到进一步深入研究。黏膜免疫分子、细胞在其中的作用逐步明确,又为黏膜免疫疫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从呼吸道黏膜免疫角度论述流感病毒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及其滴鼻疫苗的应用。
何蕊王希良
关键词: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感染免疫肺损伤及免疫预防策略的研究
目的:为了降低流感大流行的危害,增强流感的诊防治水平,提升流感大流行的防控能力,通过运用转化医学的研究思路,找出病毒感染致病的关键分子,并从中确定可能的干预方法,用于指导临床诊治,同时转变眼前免疫防治研发技术及品种策略,...
王希良
关键词:流感流感病毒免疫预防
文献传递
一种抗SARS-CoV IgY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公开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预防SARS-CoV的鸡抗SARS-CoV IgY抗体蛋,同是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预防诊断SARS-CoV的鸡抗SARS-CoV IgY抗体。本发明抗体能特异消灭SARS-CoV...
王希良杜新安石辛甫张松乐赵光宇田光刘士山朱和平周华
文献传递
质粒表达型siRNA对SARS-CoV复制与感染干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构建针对SARS CoV的特异性siRNA质粒 ,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该病毒复制与感染。方法 根据SARS CoV的全长基因序列 ,以 4个不同的部位为靶点 ,分别设计、合成含有 19nt干扰序列的一段寡核苷酸 ,将两两互补的寡核苷酸经退火后所形成的序列克隆到pSilencer 3 .1 H1载体中 ,构建表达siRNA的质粒。采用脂质体法将质粒转染VeroE6细胞 ,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后 ,再对稳定表达的细胞进行细胞病变、病毒空斑形成和MTT实验 ,以观察干扰效应。结果 对所构建的质粒分别测序 ,确定其含有siRNA的序列与预期的特异性干扰序列一致。用不同浓度的SARS CoV感染转染质粒后的细胞 ,与阴性对照相比 ,其细胞病变减轻、活细胞显著增加 ,病毒空斑明显减少。结论 利用RNA干扰能有效的抑制SARS CoV在细胞中的复制 ,并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为预防、治疗SARS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阳倪兵石辛甫王希良何仰东肖宇姜曼黎万玲吴玉章
关键词:SARS病毒RNA干扰小干扰RNA基因治疗
F1-V重组亚单位疫苗对鼠疫耶尔森氏菌141强毒株皮下攻毒保护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在此实验中,设计了一种包含2种成分的重组融合蛋白作为疫苗成分来防护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可能产生的生物威胁.重组F1-V蛋白与铝佐剂结合,分别以10,20,50μg剂量免疫BALB/C小鼠,周期为2个月.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和T辅助细胞的亚型.免疫后小鼠以25~600LD50剂量的鼠疫耶尔森氏菌141强毒株进行皮下攻毒实验.结果证明,F1—V重组蛋白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足够保护的免疫应答.血清IgG水平是产生最终保护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0μg的免疫剂量可以诱导血清抗体效价高达51200,使小鼠对400LD50的鼠疫耶尔森氏菌产生100%的保护.F1—V重组蛋白引发的抗体亚型主要为IgG1类,说明抗体反应趋向Th2型反应.流式细胞分析表明,铝佐剂主要帮助F1—V重组融合蛋白诱导强烈的体液免疫而不是CTL细胞免疫应答.表明F1—V重组亚单位疫苗株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鼠疫疫苗候选株.
王栋贾暖李鹏邢丽王希良
关键词:攻毒亚单位疫苗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