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启媛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RH株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在体外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B16细胞在含5%、10%和20%RH株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RPM1640中培养24和48 h,四甲基氮噻唑蓝(MTT)法检测B16细胞增殖抑制率;在10%、20%感染小鼠血清中培养24 h,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结果正常血清能促进B16细胞增殖。5%、10%和20%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与B16细胞共孵育24和48 h,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06±0.36)%(、14.77±0.94)%(、23.74±0.5)%和(14.82±0.77)%(、24.56±1.04)%、(39.77±2.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弓形虫感染鼠血清组B16细胞24 h凋亡率分别为(26.01±3.27)%和(44.55±2.87)%,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率(5.01±2.62)(P<0.05)。弓形虫感染鼠血清作用的B16细胞生长密度明显降低,细胞核固缩、浓染。结论RH株弓形虫感染血清能够抑制B1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徐军孙新杨小迪王媛媛程启媛
- 关键词:弓形虫小鼠血清B16细胞细胞增殖
- 紫外线辐照致弱RH株弓形虫速殖子及生物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紫外线辐照致弱RH株弓形虫的条件以及致弱弓形虫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253.7nm紫外线在室温下辐照一定浓度的弓形虫速殖子,辐照时间为0、0.5、1、2、5、10、20、30、35、40min。台盼蓝染色观察辐照速殖子的活力;辐照速殖子与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共同培养观察对细胞侵入以及在细胞内增殖情况;辐照速殖子接种小鼠,观察小鼠存活时间,判断速殖子在小鼠体内增殖情况;线粒体呼吸实验观察速殖子氧代谢功能;辐照2min速殖子免疫小鼠,60 d后接受同株弓形虫攻击,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结果紫外线辐照35min内速殖子保持活力,而辐照40min速殖子失去活力。辐照1~35min速殖子均能够侵入B16细胞但失去在细胞和小鼠体内的增殖能力,小鼠在30 d实验观察期内无死亡;与未经辐照的速殖子相比,辐照并没有影响速殖子的氧代谢功能;辐照速殖子免疫小鼠在受到攻击后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紫外线辐照1~35min即可致弱弓形虫,致弱弓形虫失去增殖能力,但细胞侵入能力正常,并可以诱导一定的免疫保护力。
- 徐军孙新杨小迪王媛媛程启媛
- 关键词:弓形虫速殖子致弱生物学性质
- 幼儿轮状病毒合并粉螨感染1例报告
- 2008年
- 患儿,男性,18个月龄,安徽省蚌埠怀远县城郊人。因腹痛腹泻,经村诊所用泻痢停和黄连素治疗一周后未有明显改善,于2007年11月6日来蚌埠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就诊。大便3~7次/d,稀水便,伴少许黏液。体温37.5℃,轻度脱水。营养一般,发育正常,体型偏瘦。家中饲养猫、狗、猪、鸡等家禽家畜。患儿日常同猫狗嬉戏,且进食前没有洗手的习惯。
- 程启媛孙新
- 关键词:轮状病毒螨感染幼儿腹痛腹泻家禽家畜
- 弓形虫Prugniaud株诱导的对小鼠黑色素瘤抑制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弓形虫Prugniaud实验感染增强宿主的非特异性抗肿瘤效应,检测Prugniaud株单独感染或联合卡介苗(BCG)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内实验用绿色荧光标记的转基因小鼠每组9只,荷瘤后单独感染弓形虫Prugniaud株或联合BCG,比较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B16组、BCG/B16组、TG/B16组、TG/BCG/B16组小鼠瘤重分别为3.237±0.552g、2.461±0.320g、1.521±0.263g、1.069±0.444g,各组肿瘤凋亡率分别为7.42±2.09%、9.27±2.10%、23.32±4.37%、43.88±6.33%;光镜下TG/B16组和TG/BCG/B16组小鼠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且VEGF120/β-actin和VEGF120/β-actin低于其他组(TG/B16:0.167±0.011,0.190±0.015);TG/BCG/B16:0.140±0.015,0.171±0.011)。结论弓形虫感染对小鼠黑色素瘤有抑制作用,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并且在BCG联合作用下效果得到增强。
- 程启媛徐军杨小迪陈兴智孙新
- 关键词:弓形虫黑色素瘤卡介苗
- 芽囊原虫的生物学与系统发生学
- 2008年
- 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肠道的原虫。对它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直到1991年Zierdt提出其可能是一种肠道致病因子。此后才逐渐引起了研究者关注。
- 程启媛孙新
- 关键词:芽囊原虫系统发生学生物学致病因子肠道
- ERK1/2信号途径与弓形虫侵入细胞及胞内增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阻断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途径对弓形虫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及在胞内增殖的影响。方法姬氏染色法检测ERK1/2途径不同时间及不同剂量的抑制剂U0126或PD98059作用下宿主细胞感染弓形虫速殖子的百分率,根据细胞感染率和感染细胞内虫荷量分析ERK1/2途径抑制剂对速殖子在细胞中增殖的影响。结果速殖子在细胞培养系统中以1、10和100μmol/L U0126或PD98059作用3 h、6 h和9 h后,前者细胞培养孔中的细胞感染率分别较对照组平均下降34.62%(P<0.01)、53.55%(P<0.01)和67.76%(P<0.01),后者分别较对照组平均下降22.67%(P<0.01)、52.21%(P<0.01)和58.99%(P<0.01);感染细胞感染速殖子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断ERK1/2途径的不同信号位点对弓形虫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影响不同,ERK1/2途径在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起主要作用,但对侵入后的增殖无明显影响。
- 杨小迪陈兴智王媛媛常雪莲徐军程启媛胡守锋孙新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速殖子ERK1/2信号通路NIH3T3细胞U0126PD98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