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 作品数:13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RH株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在体外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B16细胞在含5%、10%和20%RH株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RPM1640中培养24和48 h,四甲基氮噻唑蓝(MTT)法检测B16细胞增殖抑制率;在10%、20%感染小鼠血清中培养24 h,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结果正常血清能促进B16细胞增殖。5%、10%和20%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与B16细胞共孵育24和48 h,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06±0.36)%(、14.77±0.94)%(、23.74±0.5)%和(14.82±0.77)%(、24.56±1.04)%、(39.77±2.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弓形虫感染鼠血清组B16细胞24 h凋亡率分别为(26.01±3.27)%和(44.55±2.87)%,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率(5.01±2.62)(P<0.05)。弓形虫感染鼠血清作用的B16细胞生长密度明显降低,细胞核固缩、浓染。结论RH株弓形虫感染血清能够抑制B1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徐军 孙新 杨小迪 王媛媛 程启媛关键词:弓形虫 小鼠血清 B16细胞 细胞增殖 疟疾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被引量:2 2010年 疟疾是经蚊媒传播的重要热带病,据WHO统计全球约有40%的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有3~5亿人感染,110万人死于疟疾,尽管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当前疟疾仍然是热带与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危害公众健康、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疟疾感染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据统计2006年全国23个省917个县有疟疾病例报告,发病数较2005年上升51.7%, 徐军 孙新关键词:疟疾流行区 实验室诊断方法 疟疾感染 公众健康 热带病 WHO 致弱RH株弓形虫抗小鼠B16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紫外线辐照致弱RH株弓形虫对小鼠体内黑色素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1×10^7紫外线致弱RH株弓形虫速殖子经腹腔注射免疫C57BL/6J小鼠,7d后再次接种相同数量弓形虫,并在接种当天给小鼠荷瘤,在荷瘤后21d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肿瘤体积与质量,并检测脾细胞T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结果致弱弓形虫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实验组小鼠肿瘤体积与质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52.09%。实验组小鼠脾细胞CD3^+、CD4^+、CD8^+、CD4^+/CD8^+、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致弱免疫弓形虫可以抑制小鼠体内黑色素瘤生长。 徐军 孙新 杨晓迪 王媛媛 王芳关键词:弓形虫 小鼠黑色素瘤 T细胞亚群 NK细胞杀伤活性 丝裂原蛋白激酶两种抑制剂对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两种丝裂原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抑制剂PD98059及U0126对刚地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对弓形虫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不同阻断效应。方法丝裂原蛋白激酶抑制剂PD98059或U0126分别在不同时间及不同剂量作用于速殖子-宿主细胞培养系统,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宿主细胞感染速殖子的差异。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入U0126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的细胞培养孔的细胞感染弓形虫速殖子的量分别比对照组平均降低了26.10%(P<0.01),66.42%(P<0.01)和70.39%(P<0.01)。而加入PD98059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的分别比对照组平均降低了25.45%(P<0.01),53.01%(P<0.01)和64.70%(P<0.01)。实验中发现100μmol/L U0126作用培养细胞9h的时候,可导致HL-60细胞出现部分聚集成团、漂浮的中毒现象。结论U0126和PD98059均可明显抑制弓形虫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但其差异无显著性,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杨小迪 陈兴智 徐军 孙新 常雪莲 王媛媛 胡守锋 葛晓松 李柏青关键词:弓形虫 速殖子 MAP激酶 U0126 PD98059 弓形虫抑制宿主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07年 凋亡,是在一定的生理和病理情况下,为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通过基因调控而使细胞自动消亡的过程,在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凋亡是宿主机体抑制侵入细胞内的病原生物的增殖,保护未感染细胞并减少宿主细胞损伤的一种重要性质,在宿主对抗病原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许多胞内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 徐军 孙新关键词:宿主细胞凋亡 弓形虫 机体内环境 病原生物 感染细胞 病原感染 弓形虫溶解抗原抗小鼠B16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弓形虫溶解抗原(TLA)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20只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建立荷瘤动物模型,从小鼠荷瘤的第7天开始,每隔2天实验组小鼠经腹腔注射TLA0.1ml,对照组小鼠注射同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溶液,荷瘤21d后处死小鼠剥取肿瘤,测量肿瘤体积与重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TLA显著抑制了小鼠体内黑色素瘤生长,实验组肿瘤体积与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49.6%。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VD值分别为(44.4000±4.7888)、(31.9000±2.601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VEG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LA能够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其抗瘤机制可能与抗血管生成有关。 徐军 孙新 杨晓迪 王媛媛 王芳关键词:黑色素瘤 紫外线辐照致弱RH株弓形虫速殖子及生物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紫外线辐照致弱RH株弓形虫的条件以及致弱弓形虫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253.7nm紫外线在室温下辐照一定浓度的弓形虫速殖子,辐照时间为0、0.5、1、2、5、10、20、30、35、40min。台盼蓝染色观察辐照速殖子的活力;辐照速殖子与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共同培养观察对细胞侵入以及在细胞内增殖情况;辐照速殖子接种小鼠,观察小鼠存活时间,判断速殖子在小鼠体内增殖情况;线粒体呼吸实验观察速殖子氧代谢功能;辐照2min速殖子免疫小鼠,60 d后接受同株弓形虫攻击,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结果紫外线辐照35min内速殖子保持活力,而辐照40min速殖子失去活力。辐照1~35min速殖子均能够侵入B16细胞但失去在细胞和小鼠体内的增殖能力,小鼠在30 d实验观察期内无死亡;与未经辐照的速殖子相比,辐照并没有影响速殖子的氧代谢功能;辐照速殖子免疫小鼠在受到攻击后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紫外线辐照1~35min即可致弱弓形虫,致弱弓形虫失去增殖能力,但细胞侵入能力正常,并可以诱导一定的免疫保护力。 徐军 孙新 杨小迪 王媛媛 程启媛关键词:弓形虫 速殖子 致弱 生物学性质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载量与HBeAg/抗-HBe、ALT之间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载量与HBeAg/抗-HBe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34例慢性HBV感染者HBV血清标志物,根据HBeAg/抗-HBe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Ⅰ组(HBeAg+/抗-HBe-,43例);11组(HBeAg-/抗-HBe+,69例);Ⅲ组(HBeAg-/抗-Hbe-,22例)。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及连续监测法检HBVDNA载量以及ALT水平。结果Ⅰ组HBVDNA阳性率和HBVDNA载量明显高于Ⅱ、Ⅲ组(P〈0.01)。HBVDNA阳性患者ALT异常率高于HBVDNA阴性患者(P〈0.01)。HBVDNA阳性患者HBVDNA载量与ALT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174,P=0.156)。结论血清HBVDNA载量与HBeAg/抗-HBe以及ALT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能单纯依靠HBeAg/抗-HBe以及ALT来判断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HBV慢性感染者的病情检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徐军 王芳 杨帆关键词:HBV DNA载量 ALT 138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方法采用SA-9000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对138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变学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并与83例健康对照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组男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1 s-1~200 s-1)、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男女相比均有明显改变。高脂血症组男、女患者全血粘度(1 s-1~200 s-1)与对照组相应性别比较均增高(P<0.05),高脂血症组男女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相应性别(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普通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应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其治疗、预后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芳 徐军 李怀玉 樊伟关键词:高脂血症 血液流变学 弓形虫的感染途径和预防 被引量:6 2007年 弓形虫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机会致病原虫,人类普遍易感且感染途径广泛,先天性和免疫缺陷者获得性弓形虫病危害较为严重。对于人类感染弓形虫途径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弓形虫感染。 徐军 孙新关键词:弓形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