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蔺静

作品数:28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基因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6篇细胞
  • 6篇基因多态性
  • 4篇血糖
  • 4篇烧伤
  • 4篇内毒
  • 4篇内毒素
  • 4篇CD14
  • 3篇血小板
  • 3篇炎症
  • 3篇脂多糖结合蛋...
  • 3篇伤患者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坏死因子
  • 3篇高血糖
  • 3篇CD14表达
  • 3篇病原菌
  • 2篇凋亡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解放军第94...
  • 3篇军事科学院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8篇蔺静
  • 8篇姚咏明
  • 6篇于燕
  • 5篇柴家科
  • 5篇王占科
  • 5篇于勇
  • 4篇盛志勇
  • 3篇潘小清
  • 3篇李少增
  • 3篇王海滨
  • 3篇武海洲
  • 3篇雷树红
  • 3篇黄志红
  • 3篇蒋伟
  • 3篇黄志红
  • 2篇尹会男
  • 2篇祝仲珍
  • 2篇梁黎明
  • 2篇陈嫚
  • 1篇叶棋浓

传媒

  • 3篇现代诊断与治...
  • 3篇军事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人民军医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第十届全军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CU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ICU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分离自ICU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鉴定和药...
李少增蒋伟蔺静于勇
关键词:ICU血流感染细菌分布
严重烧伤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状况,以了解其对骨骼肌萎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伤组和烫伤组;各组又分为伤后1、4、7、10、14d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制备大鼠4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于伤后各时间点称体重和胫骨前肌重量。取后肢胫骨前肌,用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双标检测骨骼肌组织凋亡细胞核。结果与假伤组比较,严重烫伤后大鼠体重及胫骨前肌重量从伤后1d起即开始下降,4d时达到最低(P〈o.05和P〈0.01),7d后体重及胫骨前肌重量开始缓慢上升,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电镜下观察烫伤组骨骼肌可见少部分细胞核核膜皱缩,染色质边集、断裂,核周区域肌丝降解,部分近核胞膜呈泡状突起,而同一骨骼肌细胞的其他核可显示为正常结构。TUNEL检测也发现烫伤组骨骼肌有散在的阳性细胞核,而假伤组骨骼肌细胞核则未见凋亡改变。结论严重烧伤大鼠骨骼肌细胞存在凋亡现象,这可能是骨骼肌萎缩的原因之一。
段红杰柴家科姚咏明尹会男申传安吴焱秋蔺静梁黎明
关键词:烧伤骨骼肌细胞凋亡
丙酮酸乙酯对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作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方法 取40只SD大鼠于背部造成30% TBSAⅢ度烫伤并按200 mg/kg腹腔注射LPS,同时注射3 mL生理盐水抗休克,制成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P组与生理盐水组,每组20只,EP组大鼠按4 mL/kg立即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EP溶液,每8小时注射1次,生理盐水组大鼠同法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伤后12h及伤后1、3、5d,观察大鼠存活情况,计算2组大鼠伤后5d的存活率.伤前、伤后12h及伤后1、3、5d,ELISA法检测存活大鼠血浆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水平,化学反应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水平及SOD活性.对数据行x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及LSD检验,对大鼠伤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1)EP组大鼠伤后12h有17只存活,伤后1~5d有16只存活;生理盐水组大鼠伤后12h有15只存活,伤后1~5d有14只存活.伤后5d,2组大鼠存活率分别为80%和70%(x2=0.133,P>0.05).(2)EP组大鼠伤后12 h~5 d 血浆TNF-α水平](4.21±0.42)、(4.66±0.52)、(2.33±0.38)、(0.80±0.32) μg/L]、HMGB1水平[(1 3.3±4.2)、(21.5±8.2)、(26.0±9.6)、(20.1±10.5)μg/L]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相应时相点[(5.23±0.85)、(6.21±1.01)、(4.36±1.84)、(3.56±0.23) μg/L,(18.8±7.9)、(36.4±10.0)、(42.8±15.6)、(35.4±16.2) μg/L,t值为2.40 ~12.18,P<0.05或P<0.01].EP组、生理盐水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血浆TNF-α、HMGB1水平均明显高于伤前(P值均小于0.01).(3)EP组大鼠伤后12 h~5d血浆丙二醛水平[(30.3±8.2)、(28.5±10.2)、(26.8±13.4)、(16.8±11.9) μmol/L]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相应时相点[(38.8±10.0)、(41.4±12.3)、(47.2±15.9)、(38.2±21.8)μmol/L,t值为2.10 ~9.87,P<0.05或P<0.01]
祝仲珍蔺静王占科兰小鹏汪仕良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肿瘤坏死因子Α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丙二醛丙酮酸乙酯
增龄对血小板中炎症标志物CRP、TNF-α和IL-1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健康人群血小板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变化规律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2例30(30~39)、40(40~49)、50(50~59)、60(60~69)、70(70~79)岁年龄段的健康体检人群血液标本,提取EDTA-K2抗凝全血中的血小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小板中炎症标志物CRP、TNF-α和IL-10的蛋白水平,同时对血浆中Hcy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较高组(如60,70岁组)血小板中CRP、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年龄较低组(如30,40,50岁组)(P<0.05),而IL-10含量年龄较低组(如30,40岁组)明显高于年龄较高组(如60,70岁组)(P<0.01);血浆Hcy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浆Hcy水平与血小板中CRP、TNF-α含量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P<0.001)。结论血小板中炎症因子紊乱与衰老密切相关,为探讨血小板在衰老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可作为新型衰老指标。
严晓鑫陈阳石新慧雷树红叶棋浓王海滨蔺静
关键词:增龄血小板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
丙酮酸脱氢酶E1亚基α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影响
2022年
背景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代谢特征之一是进行有氧糖酵解,探讨糖代谢通路的关键蛋白对ccRCC的影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究丙酮酸脱氢酶E1亚基α1(pyruvate dehydrogenase E1 subunit alpha 1,PDHA1)在ccRCC中的表达及对ccRCC预后的影响,并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检测PDHA1对ccRCC细胞系786-O生长、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检索TCGA数据库中的转录组数据,分析PDHA1在ccR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根据肿瘤分期、分级和淋巴细胞转移情况,比较PDHA1表达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PDHA1表达与肿瘤预后的关系,通过基因富集分析,预测PDHA1在肿瘤中发挥功能的信号通路。体外细胞实验,Western blot验证786-O转染后PDHA1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CCK-8法、克隆形成及划痕实验,检测PDHA1对786-O细胞生长、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TCGA数据库显示,相比于癌旁组织,ccRCC组织的PDHA1 mRNA水平明显下降,PDHA1的mRNA水平也与ccRCC的分期和分级有关(P<0.01)。PDHA1高表达组有较长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P<0.01);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空载体相比,高表达PDHA1后,786-O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均明显减弱(P<0.01)。结论PDHA1表达与ccRCC患者预后正相关,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及迁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松泽齐琳张德宇石烟祝张菲娅沈雁婕叶棋浓蔺静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
D-二聚体检测在烧伤患者静脉血栓筛查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为烧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与预后密切相关。D-二聚体是辅助诊断静脉血栓生成的重要指标。烧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普遍较高,其是否有助于烧伤患者的血栓筛查尚不清楚。本研究中通过对30例烧伤患者进行D-二聚体水平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螺旋CT检查血栓形成,初步探讨D-二聚体检测作为烧伤患者静脉血栓辅助诊断方法的指导意义。
雷树红于勇蔺静曹菁媛武海洲李少增高焕学
关键词:D-二聚体检测深静脉血栓烧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检查
血小板相关参数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定量检测120 例肺结核患者(活动期65 例和非活动期55 例)、100 例肺炎患者(急性期50 例和慢性期50 例)和100 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压积(P...
武海洲雷树红陈嫚王海滨蔺静
关键词:肺结核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
严重创伤患者高血糖与肝、肾主要器官功能损害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血糖与肝、肾主要器官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查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本院创伤ICU患者病历1156份,根据住院期间血糖最高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370例(≤6.1mmol/L)和血糖升高组786例(>6.1mmol/L)。统计不同血糖水平组的尿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等肝、肾功能指标,分析严重创伤患者血糖水平与肝、肾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1)血糖升高组丙氨酸转氨酶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血糖升高组尿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2)1156例创伤患者血糖水平与血清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0.563和0.328,P均<0.05,相关显著。结论严重创伤高血糖反应与创伤后肝、肾功能受损相关。严重创伤患者高血糖可促进肝、肾功能损伤,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潘小清王占科蔺静
关键词:创伤血糖尿蛋白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
Six1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同源异型盒基因1(Six1)作为Six转录因子家族中研究最为深入的一员,参与了多种组织和器官的发育和肿瘤发生。其与DNA特定部位结合,能特异性调节相关靶基因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关键作用,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ix1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主要通过以下机制: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凋亡、衰老和干性表达及耐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侵袭蛋白的表达,以及血管、淋巴管生成引起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通过促进肿瘤瓦博格效应影响肿瘤细胞代谢。该文将对Six1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黄孟根图雅蔺静
关键词:转录因子肿瘤细胞增殖
GLUT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构建及鉴定
2020年
目的克隆并构建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检测其活性。方法以ZR75-1细胞提取的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获得的GLUT1启动子片段酶切后连接至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basic中,重组质粒pGL4-basic-GLUT1经测序正确后与空载体分别转染293T细胞,并检测启动子活性;再将pGL4-basic-GLUT1同myc-HIF1α或对照质粒pXJ-40-myc转染ZR75-1细胞,分别在高糖和低糖条件下培养,检测启动子活性,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GLUT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DNA测序显示,扩增片段与GLUT1启动子片段的序列一致。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显示,转染pGL4-basic-GLUT1后,GLUT1启动子较对照组有较高活性(P<0.001);低糖条件下,pGL4-basic-GLUT1与myc-HIF1α共转染,GLUT1启动子活性更强(P=0.042)。结论成功构建了GLUT1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明确了HIF1α在高糖和低糖条件下对GLUT1启动子活性的增强作用,为深入研究GLUT1在肿瘤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任鑫鑫罗菲罗沙柳刘坤马超马超李玲蔺静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