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欣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组织学与胚胎学微课选题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把握选题原则和分型,合理有效地进行微课选题,将微课运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不但能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开拓学生的学科视野,进一步在创新环境下探索医学生的培养途径。
- 贺文欣李徽徽齐琦柴继侠王元元杨小迪
-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
- 人中性粒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杀伤活性的初步探讨
- 研究背景: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s,PMNs)是机体最重要的炎性细胞,当外来病原菌进入机体时,PMNs就会向病原菌处集结,进行吞噬活动,继而消化和降解病原体,发挥天然免疫清除...
- 贺文欣
- 关键词:杀伤
- 文献传递
- 一种经济稳定的小鼠腭裂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利用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建立稳定高效的昆明小鼠腭裂模型。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TCDD作用于不同妊娠天数的昆明小鼠,观察胎鼠腭裂的发生情况以及药物的毒性影响,确定诱导形成腭裂的最佳条件。结果孕12.5天的昆明小鼠给予一次性灌胃40μg/kg TCDD,可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率为98.04%。显微镜下观察:13.5天时,实验组及对照组侧腭突位于舌两侧;14.5天时,对照组侧腭突增大并上抬,呈对向生长,头部开始融合;实验组侧腭突增大,未出现上抬以及融合。15.5和16.5天时,对照组侧腭突完全融合,实验组侧腭突上抬至舌上方,但体积较小,未出现融合,形成腭裂。16.5天时,胎鼠的肝、肺无明显组织学结构异常。结论昆明小鼠于孕12.5天一次性灌胃40μg/kg TCDD可建立稳定高效的小鼠腭裂动物模型;TCDD主要通过延迟侧腭突上抬诱导昆明小鼠腭裂发生。
- 柴继侠张艳萍尹海燕李徽徽周艳梅贺文欣王元元张志诚
- 关键词:腭裂动物模型昆明小鼠
- 芍药苷对MRL/lpr狼疮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MRL/lpr狼疮小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系统性红斑狼疮MRL/lpr小鼠随机分为MRL/lpr组、MRL/lpr+地塞米松(1.5mg/kg)组,MRL/lpr+芍药苷(20mg/kg)组,MRL/lpr+芍药苷(40mg/kg)组,每组10只,给药7d;另取10只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第8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HE染色检测肺部病理改变,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芍药苷能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清SOD、CAT、GSH-PX水平,减少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能显著抑制P-PI3K、P-Akt、P-NF-κBp65、P-IκBα蛋白表达。结论芍药苷对MRL/lpr狼疮小鼠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谢长好李志军陈琳洁赵萍张佳佳白善旺沈桐贺文欣王元元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芍药苷肺组织炎症
- 旋毛虫及其虫源性蛋白对盲肠结扎穿孔诱导的小鼠哝毒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旋毛虫及其虫源性蛋白对盲肠结扎穿孔(CLP)诱导的小鼠脓毒症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LP组、旋毛虫肌幼虫(ML)预感染组、旋毛虫肌幼虫虫体可溶性蛋白(SMP)处理组和排泄分泌蛋白(MES)处理组。ML预感染组于术前28 d经口感染300条旋毛虫肌幼虫,其余各组分别于术后30 min腹腔注射PBS或SMP(25μg/只)或MES(25μg/只)。观察小鼠术后状态和72 h生存率,检测术后12 h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及TNF-α、IL-6、IL-1β、IL-10、TGF-β水平,观察小鼠肝和肾组织病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72 h生存率降低,血清中ALT、AST、BUN和Cr水平及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IL-10和TGF-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肝中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肾中部分血管球皱缩,肾小管细胞水肿。与CLP组相比,ML预感染组血清中ALT、AST、Cr、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IL-10和TGF-β水平升高(P<0.05);SMP处理组血清中ALT、AST、Cr、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TGF-β水平升高(P<0.05);MES处理组72 h生存率明显升高,血清中ALT、AST、BUN、Cr、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IL-10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和肾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旋毛虫及其虫源性蛋白可减少CLP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的释放,促进免疫调节因子的释放,其中MES效果更为显著,并能减轻肝和肾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 李徽徽贺文欣宋迪吴琦李楠万勇坤张慧仇大鹏褚亮王黎源杨小迪方强
- 关键词:脓毒症旋毛虫盲肠结扎穿孔促炎因子免疫调节因子
- PBL在我校《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中的开展和效果评价
- 2014年
- PBL是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目前越来越多应用到高等医学教育中。我校紧跟时代步伐,在多个专业中开展PBL。本文作者通过这几年参与PBL的整个过程,谈谈我校PBL在《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中的开展过程和效果评价。
- 柴继侠王元元贺文欣尹海燕周艳梅李徽徽
- 二烯丙基二硫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突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的影响。方法侧脑室立体定位术注射凝集态Aβ1-42制备AD模型小鼠,随机分成四组AD模型组,低中高DADS剂量组,分别灌服0、10、50和100 mg/kg/d的DADS。1个月后各组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银染和电镜检测海马CA1区树突棘和突触的结构、蛋白印迹和RT-PCR检测海马内PSD95和SYP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AD模型组相比,水迷宫检测显示中高剂量DADS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银染和电镜检测显示海马CA1区树突棘和突触增多,蛋白印迹和RT-PCR检测显示海马PSD95和SYP表达增多。结论随着DADS剂量的增加,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海马内树突棘和突触增多。
- 柴继侠李徽徽王元元柴强贺文欣周艳梅胡小冬王震寰
- 关键词:二烯丙基二硫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突触
- 注射用曲克芦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药品生产企业检测中心快速、有效测定曲克芦丁注射液有效成分曲克芦丁含量的方法。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 Column(P/N 993967-902/5063-6600)填料色谱柱;柱温:室温;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0∶20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252 nm。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精密度高、准确可靠。能够满足药品生产企业对曲克芦丁含量检测要求,操作简捷易行,适合于曲克芦丁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金荣富陈静张晖梁丽丽贺文欣宫文武林溪铖薛洪宝
- 关键词:曲克芦丁高效液相色谱
- 甘草酸调节MRL/lpr狼疮小鼠的免疫功能及机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MRL/lpr狼疮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狼疮对照组、1.5 mg/kg地塞米松处理组、20 mg/kg甘草酸处理组、40 mg/kg甘草酸处理组,每组10只;野生型正常对照组C57BL/6小鼠10只。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组织中Th1细胞/Th2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相关蛋白GATA结合蛋白3(GATA3)、T细胞表达的T盒(T-bet)、磷酸化Janus激酶3(p-JAK3)、JAK3、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p-STAT3)、STAT3、磷酸化核因子κBp65(p-NF-κBp65)、NF-κB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甘草酸能显著降低MRL/lpr狼疮小鼠血清IL-4、增加IFN-γ含量;减少Th2细胞、增加Th1细胞,Th1细胞/Th2细胞比值显著升高;并能显著抑制GATA3、p-JAK3、p-STAT3、p-NF-κB、p-IκBα表达,增加T-bet表达。结论甘草酸调节MRL/lpr狼疮小鼠免疫功能。
- 王元元柴继侠孙美群贺文欣胡小冬邹维艳李徽徽陆杨谢长好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甘草酸
- 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突触小泡蛋白在神经元成熟过程中的分布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突触小泡蛋白(SYP)在原代培养不同时间神经元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原代培养3 d(3DIV)、7DIV和14DIV大脑皮层神经元内的PSD95和SYP的表达。结果 PSD95在3DIV时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胞体;7DIV时分布在胞体、突起末端和分支处;14DIV时分布在胞体和呈斑点状分布在神经元突起上。SYP在3DIV时无明显表达,7DIV时分布在神经元细胞核内,14DIV时分布在细胞核内和呈斑点状分布在突起上。结论随着培养神经元和突触的发育至成熟,PSD95和SYP最初主要位于神经元胞体和细胞核内,最终大都呈斑点状密集分布在突起上。表明PSD95和SYP虽产生部位不同,但最终都与突触的形成和成熟密切相关。
- 柴继侠王元元李徽徽贺文欣邹维艳周艳梅胡小冬柴强
- 关键词:神经元突触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