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
- 作品数:73 被引量:587H指数:1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微生物利用油茶籽油工艺水产碱性蛋白酶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对4种产蛋白酶微生物的筛选,选择具有较高产碱性蛋白酶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工艺水中使其产蛋白酶,并通过产酶条件优化提高蛋白酶产量。在原有产酶培养液配方(酵母浸粉2%、蔗糖1.0%、吐温-80 0.5%、硫酸镁0.02%、p H 9.0、接种量4%(V/V))的基础上,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工艺水预先白土处理2 h,5 000 r/min离心10 min,按80%的比例添加到水中、培养时间96 h,枯草芽孢杆菌在该产酶条件下最高酶活力为34.8 u/m L。
- 苏悟郑小芬徐睿烜蒋立文郭华周建平
- 关键词:油茶籽油工艺水微生物蛋白酶活力
- 一种植物油脱胶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油脱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一定比例的食品级聚合氯化铝溶液,加入到已经过滤除去大颗粒的机械杂质的毛油中,然后沉淀(离心)分离,得到脱除细微机械杂质与胶质的脱胶食用油。本发明工艺简单,所使用的聚合氯化铝安...
- 周玥周建平郭华
- 酶解菜籽粕制备多肽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本试验以菜籽粕为原料,从四种蛋白酶中挑选出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菜籽粕进行同步复合酶解。分别考察了不同的加酶量、酶比、料液比和时间对多肽得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混合蛋白酶水解菜籽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加酶量固定为4500 U/g,温度50℃,pH为8.0,料液比1:8及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为3:1条件下酶解6.5 h,可使多肽得率达到54.89%。
- 杜冬梅郭华邹正
- 关键词:菜籽粕蛋白酶酶解多肽响应面法
- 复合酶对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以油茶籽仁浆液为原料,以油脂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研究了酶制剂的配方、料水比、复合酶添加量、酶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影响。得出优化的提油条件为:先加入高温淀粉酶再加入酸性蛋白酶,二者比例为1:1,复合酶添加量0.13%、料水比1:3.9、酶作用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油茶籽油的提油率为92.45%。
- 周玥郭华向娇
- 关键词:水酶法复合酶提油率
- 桂东粳米糍粑生产工艺与防腐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介绍了以粳米、草木灰、槐米为主要原料,经蒸煮、挤压成型、真空包装、杀菌等工序生产桂东粳米糍粑的工艺过程。同时研究了不同杀菌温度与时间对糍粑杀菌效果及糍粑品质的影响,以及添加不同种类与不同剂量的防腐剂对糍粑防腐的影响,得出最佳杀菌温度为108℃,时间为50min,尼泊金丙酯的添加量为0.30g/kg。
- 周建平郭华钟豪
- 关键词:生产工艺防腐粳米草木灰槐米杀菌
- 油茶籽粕豆酱的研制及成分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油茶籽粕和米曲霉制曲发酵制成油茶籽粕酱,再与豆酱混合得到油茶籽粕豆酱。结果表明:当米曲霉添加量为3%,发酵时间为30天,盐水添加量为75%,添加盐水浓度为10%,生产的油茶籽粕酱呈现有光泽的褐色,有醇厚的酱香味,粘稠适度,体态均匀,稍有苦味。此条件下与豆酱按1∶3混合,可以掩盖酱的苦味,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52g/100g,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测定油茶籽粕豆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呈味物质有香桧烯、右旋萜二烯、3-甲基戊酸、月桂烯、桉叶油醇。
- 李梦丹谢艳华陈力力郭华
- 关键词:油茶籽粕发酵挥发性成分
- 高档茶籽油的提取及茶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 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常绿乔木或灌木,茶籽作为茶叶生产的副产品。我国(除台湾省外)按120万hm<'2>茶园,每公顷产茶籽375kg计算,每年可产4.5亿k...
- 郭华
- 关键词:茶籽油脂肪酸组成茶皂素细胞形态
- 茶籽油精炼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及精炼条件选择被引量:20
- 2009年
- 对茶籽油在各精炼阶段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及精炼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色工序使油中过氧化值下降,脱臭工序中油脂的酸值与色泽变化较大,碱炼与冬化两个工序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比较大.碱炼茶籽油中硬脂酸含量稍有降低,而冬化油中棕榈酸下降幅度较大.茶籽油精炼较佳工艺条件为:碱炼油温30℃,碱液浓度18°B’e,超量碱0.2%,脱色温度100-110℃,活性白土用量2.5%~3.0%,时间25min,脱臭温度180℃,时间1h;冬化温度6~8℃,结晶时间为8h.
- 郭华周建平何伟刘东敏
- 关键词:茶叶籽过氧化值气相色谱分析
- 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被引量:77
- 2008年
- 选取24个茶树品种的茶籽,用甲醇和氯仿提取其中的油脂,并用毛细管柱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茶籽油中主要含有20种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51.06%,主要为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7.86%,主要为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0.67%,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
- 郭华周建平罗军武谭惠元刘冬敏
- 关键词:茶籽茶籽油脂肪酸气相色谱测定
- 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粕酸水解糖化工艺条件被引量:2
- 2013年
- 以水酶法提油后的油茶籽粕为原料,利用稀酸水解其中的多糖为还原糖。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酸解糖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了水解液中还原糖浓度与4个因素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并根据回归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绘制了曲面图,分析了水解液中还原糖浓度随主要因素水平的变化趋势与优化点。结果表明:油茶籽粕酸解糖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2.1%,水解温度122℃,水解时间37 min,料液比1∶5.1,在此条件下水解液中还原糖浓度为66.53 mg/mL。
- 胡尧超郭华杨俊换
- 关键词:油茶籽粕稀酸水解还原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