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韦莉莉

韦莉莉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低氧
  • 10篇低氧诱导
  • 10篇低氧诱导因子
  • 10篇低氧诱导因子...
  • 6篇血管
  • 6篇突变
  • 6篇突变型
  • 5篇血管新生
  • 5篇腺病
  • 5篇腺病毒
  • 4篇细胞
  • 3篇重组腺病毒
  • 2篇低氧诱导因子...
  • 2篇低氧诱导因子...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基因
  • 2篇核表达
  • 2篇P21WAF...
  • 2篇病毒

机构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3篇韦莉莉
  • 8篇王月刚
  • 8篇吴平生
  • 5篇陈娓
  • 4篇赖艳娴
  • 3篇李桥川
  • 3篇童锴
  • 3篇谢宜军
  • 3篇刘城
  • 3篇胡英芳
  • 2篇郭寿贵
  • 2篇张红亚
  • 2篇杨鹏程
  • 1篇赖永榕
  • 1篇桂春
  • 1篇李文强
  • 1篇李慧
  • 1篇唐其东
  • 1篇朱立光

传媒

  • 3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氧下低氧诱导因子1α在传代培养LoVo细胞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探讨常氧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传代培养LoV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在常氧下传代培养LoVo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绘制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传代后不同时间点HIF-1α蛋白表达。[结果]细胞生长曲线示LoVo细胞在传代后24 h逐渐增加,72 h后迅速增加。Western blot示HIF-1α蛋白表达在传代后24 h最高,随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降低。[结论]常氧下HIF-1α在LoVo细胞中可低水平表达,传代可引起HIF-1α表达增高,HIF-1α在促进细胞损伤的修复和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韦莉莉吴平生王月刚赖艳娴陈娓
关键词:常氧传代细胞增殖
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探讨
2009年
韦莉莉朱立光
关键词:心内科见习教学方法
重组腺病毒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调节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被引量:4
2008年
背景:目前研究显示低氧诱导因子1α可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803)调节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实验,于2007-03/12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人结肠腺癌细胞株LoVo细胞由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实验室提供;重组腺病毒Ad-HIF-1α-Ala564-Ala803和对照病毒Ad-lacZ载体为自行构建。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HIF-1α-Ala564-Ala803和对照病毒Ad-lacZ在HEK293A细胞中扩增,测定病毒滴度,然后在常氧下以感染复数10,20,30,40,50,60,70,80,90,100感染LoVo细胞。主要观察指标:X-gal染色检测重组腺病毒对LoVo细胞的感染效率;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低氧诱导因子1α与p21WAF1/CIP1的mRNA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①重组腺病毒扩增后能获得较高的滴度,在LoVo细胞中具有很高的感染效率,感染效率与感染复数成量效关系,当感染复数为60时,感染效率为90%以上。②随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增高,p21WAF1/CIP1的表达也相应增高,两者存在正相关(r=0.945,P<0.05)。③与对照病毒相比,重组腺病毒感染后LoVo细胞增殖轻度受抑;细胞周期示G1期细胞明显增加,S期的细胞显著减少(P<0.05)。结论:①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HIF-1α-Ala564-Ala803基因可有效地转染LoVo细胞并成一定的量效关系。②低氧诱导因子1α在细胞周期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通过上调p21WAF1/CIP1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
韦莉莉王月刚陈娓唐其东赖艳娴胡英芳吴平生
关键词:腺病毒HIF-1ΑP21WAF1/CIP1
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真核表达载体和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对冠心病的血管新生作用,构建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方法双酶切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pShuttle2-HIF-1α-Ala564-Ala803,凝胶回收前者酶切片段中大小为300bp的小片段及后者酶切片段中大小为6300bp的大片段,并将两者连接,重组成3突变型穿梭质粒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并进行酶切和PCR鉴定。鉴定正确后,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以PI-SceI和I-CeuI双酶切重组3突变型穿梭载体,获得含有3突变型HIF-1α(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的表达盒,通过体外连接法与线性化的腺病毒骨架载体Adeno-XTM Viral DNA连接,重组成3突变型腺病毒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再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3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和腺病毒表达载体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真核表达载体(pShuttle2-HIF-1α-Ala402-Ala564-Ala803)和人3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no-HIF-1α-Ala402-Ala564-Ala803)。
赖艳娴刘城王月刚谢宜军童锴胡英芳韦莉莉吴平生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新生
腺病毒介导的人诱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后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诱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简称Ad-H564)在大鼠急性后肢缺血模型中的表达及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①重组腺病毒在HEK293A细胞内大量扩增,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透析纯化后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病毒滴度。②建立大鼠急性后肢缺血动物模型,将7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Ad-LacZ组、Ad-HIF1α0组、Ad-HIF1α564组和对照组,其中在测定HIF-1αmRNA表达时取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在血管造影和铸型时取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以Ad-LacZ、Ad-H0和Ad-H564转染术侧后肢骨骼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做任何处理。③于转染后1、3、5、7d,以生理盐水组为对照,采用RT-PCR法测定肌肉中的HIF-1 mRNA表达;④基因转染后28d,以假手术组为对照,选择性后肢动脉造影及血管铸型观察血管密度。结果①经PCR及基因测序鉴定,扩增纯化后的腺病毒所携带的目的基因信息无丢失或变异,病毒滴度达1011OPU/ml。②RT-PCR结果显示:Ad-H564组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平均0.5447±0.1412),与生理盐水组,Ad-LacZ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与Ad-H0组(平均0.5330±0.0416)的差异不显著(P=0.368);各组均以基因转染后7d表达量最高,Ad-H564组与其他各组对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基因转染28d后造影结果显示:Ad-H564组和Ad-H0组的侧支血管密度均大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动脉血管铸型结果显示:Ad-H564组的微小血管密度较其他各组明显增多。结论单一位点诱变型人HIF-1α基因能够增强局部肌肉内基因表达,促进缺血组织中血管新生,但与野生型基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陈娓张红亚郭寿贵王月刚韦莉莉刘城吴平生
关键词:腺病毒科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新生
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2例VMC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能量合剂及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静滴治疗,治疗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观察并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32.5%,治疗组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cTnT浓度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减轻VMC的心肌损伤,有效地减少VMC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
韦莉莉桂春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心律失常
过表达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重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2018年
目的构建并鉴定过表达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重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方法根据原有质粒pc DNA3.1+-HIF1-Ala402-Ala564-Ala803的HIF-1α三突变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后连接至入门载体,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入门载体与p T590质粒及p ENTR_L4_PCMV_R1质粒拼接为三突变型HIF-1α重组慢病毒载体,将该载体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挑选阳性的克隆测序鉴定。将三突变型HIF-1α重组慢病毒载体与辅助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将EA.hy926细胞分为感染重组HIF-1α过表达慢病毒的Lenti-HIF-1α组、感染阴性对照慢病毒的Lenti-negative组、只加培养基的MOCK组,给予相应干预后采用嘌呤霉素(1μg/ml)筛选高表达HIF-1α细胞株,观察病毒感染效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HIF-1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测序鉴定结果提示成功合成三突变型HIF-1α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HEK293T细胞中有大量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重组慢病毒感染EA.hy926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量EGFP表达,Lenti-HIF-1α组细胞稳定表达HIF-1α蛋白,且其表达水平高于Lenti-negative组及MOCK组。结论重组三突变型HIF-1α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可成功构建,并可获得稳定表达HIF-1α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李慧杨鹏程韦莉莉李桥川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不同位点诱变体低氧诱导因子1α的动物在体表达比较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位点诱变体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Ad-H564、Ad-H564/402和Ad-H564/803)转染大鼠急性下肢缺血模型后,骨骼肌中HIF-1α的核酸及蛋白表达。方法建立大鼠急性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6组,在骨骼肌中分别注入对照基因Ad-lacZ、野生型HIF-1α基因(Ad-H0)、Ad-H564、Ad-H564/402、Ad-H564/803和生理盐水(NS),于第1,3,5,7d处死动物,RT-PCR检测骨骼肌中HIF-1α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7dHIF-1α蛋白表达和28d的毛细血管密度。结果3种突变体HIF-1α基因组的HIF-1αmRNA表达均高于Ad-H0组(F=99.380,P=0.000);以7d的表达量最高(F=24.942,P=0.000);各突变体HIF-1α基因组间相比,以Ad-H564/402组表达量最高,Ad-H564/803组为次,再次为Ad-H564组。各突变体HIF-1α基因组7d的骨骼肌组织间及间质组织中均可见明显的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细胞,28d均可见明显的CD3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以Ad-H564/803组最为密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外源性人突变体HIF-1α基因Ad-H564、Ad-H564/402、Ad-H564/803均可促进骨骼肌组织中的HIF-1α核酸及蛋白表达,并促进毛细血管新生,且较Ad-H0的作用更强。各突变体基因组间相比较,Ad-H564/402组HIF-1αmRNA的表达最强,Ad-H564/803组的蛋白表达及促毛细血管新生作用最强。
陈娓李文强刘城韦莉莉王月刚吴平生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血管新生实时荧光定量PCR
重组腺病毒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对细胞凋亡调节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803)对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HIF-1α-Ala564-Ala803和对照病毒Ad-lacZ感染常氧下LoVo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HIF-1α,p21WAF1/CIP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HIF-1α,p21WAF1/CIP1的蛋白表达水平,及Hoechst染色检测loVo细胞的凋亡率。结果Ad-HIF-1α-Ala564-Ala803感染LoVo细胞后随着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p21WAF1/CI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增高,Hoechst染色示Ad-HIF-1α-Ala564-Ala803组细胞的凋亡率(16.2%)明显高于对照组(5.5%)(P=0.00)。结论HIF-1α可通过上调p21WAF1/CIP1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促进细胞凋亡。
韦莉莉吴平生王月刚胡英芳谢宜军
关键词: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细胞凋亡P21WAF1/CIP1
促血管生成素-2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2017年
目的构建小鼠促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化学合成小鼠Ang-2编码序列,经PCR扩增、鉴定后连接至穿梭质粒。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所得阳性转化子经电泳分析并测序鉴定。将携带目的基因的穿梭质粒与辅助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细胞,反复冻融获取重组腺病毒,终点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重组腺病毒转染HEK293细胞并提取蛋白,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Ang-2蛋白的表达。结果PCR产物电泳分析可见大小约1.5 kp的特征性条带,基因序列显示测序结果与GenBank提供的Ang-2序列一致,经HEK293细胞包装后腺病毒滴度为1×10^(8.8)pfu/ml,免疫印迹法分析可见大小57 kD特征性条带,即重组腺病毒可成功表达Ang-2蛋白。结论 Ang-2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可成功构建。
杨鹏程韦莉莉李桥川
关键词:促血管生成素-2基因重组腺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