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开昀
- 作品数:11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原发及胸壁继发性血管肉瘤超声表现1例
- 2023年
- 病例女,30岁,因“无诱因右乳肿胀及占位”于4年前就诊。查体:右侧乳头Ⅲ度内陷,全乳肿胀明显,质软,乳房皮肤无红肿及皮温改变。行乳腺超声检查(图1a):右乳外侧腺体组织紊乱,可见多处混合性回声区,范围分别约45 mm×10 mm、46 mm×39 mm、54 mm×23 mm,界尚清,形态不规则,CDFI:周边及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并可引出高速高阻型动脉血流频谱,PSV:51.7 cm/s,RI:0.78;提示:右乳实性占位性质待定,BI-RADS:4B类。
- 王雅婷储开昀陈斯丹刘雪梅
- 关键词:血管肉瘤乳腺肿瘤
- 高频超声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运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厚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求无创、有效的评价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方法:将8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血热证组、血燥证组、血瘀证组,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各组患者靶皮损及周围正常皮肤的表皮及真皮厚度。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区表皮和真皮均较周围正常皮肤增厚,真皮增厚尤为明显;血瘀证组的皮损区真皮厚度指数大于血热证组及血燥证组,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瘀证患者的皮损区皮肤增厚程度较血热证及血燥证明显。应用高频超声检测银屑病皮损厚度可能成为血瘀证银屑病患者与非血瘀证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 梁燕陈维文储开昀王莒生
-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高频超声辨证分型
- 超声在贺氏火针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在贺氏火针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30条)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使用超声在治疗前对患肢进行筛查并评估病情,以贺氏三通法治疗,在治疗后对患肢进行监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患肢情况、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30条肢体经过8周贺氏火针治疗后,酸胀乏力等症状均有减轻。患者治疗后洪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评分量表(HVV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治疗后合并深静脉瓣膜反流的患肢中,反流程度在Ⅱ级以内的股浅静脉瓣反流时间及反流速度均较治疗前略有减少,隐股静脉瓣反流程度Ⅲ级以上的肢体数为8条(31%),比治疗前有明显减少。结论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行贺氏火针治疗中起到了明确的评估、筛查及及时的监测作用,为贺氏火针进行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提供了可靠保证。
- 储开昀鲍朝辉刘雪梅
- 关键词:超声下肢静脉曲张
- 36例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ystic neutrophil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CNGM)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经病理确诊的36例CNGM女性患者和超声图像。结果36例CNGM患者的超声图像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导管扩张型5例(14%),表现为单支或多支乳腺导管扩张,内部透声欠佳,部分可见细点状弱回声;实性肿块型8例(22%),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实性病灶,多数形态不规则,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弥漫型9例(25%),乳腺内可见散在、相互延续的病灶,呈片状或团块状,形态多不规则,内部及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脓肿型14例(39%),单发或多发囊实性或以囊性为主的病灶,多数形态不规则,部分可累及体表,周边可见血流信号。结论CNGM超声检查分为导管扩张型、实性肿块型、弥漫型和脓肿型4种声像图表现,明确不同类型声像图特征有助于CNGM患者的早期诊断。
- 刘晓娜徐藕储开昀王雅婷包晶晶刘雪梅
- 关键词:超声
- 超声引导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治疗48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临床价值及超声在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门诊就诊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并对所有患者临床及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为常规中药治疗,即由乳腺科医生辨证后内服乳痈方,交替外敷自制膏方:芙蓉膏、复方化毒散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刺络拔罐法,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肿块超声参数变化、血流信号分级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乳头溢液、局部皮肤改变、乳头凹陷、肿块大小、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乳房疼痛、乳头溢液、肿块大小及症状总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声下炎性病灶最大范围和最大液化范围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炎性病灶范围和最大液化范围参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和CDFI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灶血流多以Ⅲ级为主,并且SMI检测到Ⅲ级血流病例数高于CDFI,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病灶血流丰富程度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血流丰富程度为0和Ⅰ级的病例数高于治疗前的病例数,治疗后血流丰富程度为Ⅱ级和Ⅲ级的病例数低于治疗前的病例数。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92%(47/48),对照组为93.75%(4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治疗GLM具有�
- 储开昀高丽霞李月华刘雪梅
- 关键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刺络拔罐超声检查血流成像
- 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分型、临床及病理特征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NGM)不同超声分型与临床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4年9月经病理确诊为CNGM的女性患者131例共155个病灶,均行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155个CNGM病灶超声分型:导管型48个、实性肿块型48个、弥漫型28个、脓肿型31个;临床病程分期:急性期108个、亚急性期31个、迁延期16个;病变范围:局限型109个、弥漫型46个。病理革兰染色阴性95个;阳性60个(38.71%),包括阳性杆菌11个、阴性杆菌23个、其他26个。超声分型与病变范围显著相关(χ^(2)=14.267,P=0.003),导管型和肿块型病变范围以局限型为主,弥漫型和脓肿型中病变范围弥漫型比率升高。60例革兰染色阳性组中,导管型最多(20例),其次是肿块型(17例)。结论 CNGM病灶超声分型导管型和肿块型多见于临床急性期,与病变范围密切相关。38.71%的CNGM病灶革兰染色阳性,病程急性期细菌感染率及检出率相对较高。超声分型对CNGM病程分期和病变范围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刘晓娜郭鱼波王雅婷储开昀郭智勇刘雪梅
- 关键词:乳房
- 贺氏火针疗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评价贺氏火针疗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接受8周的贺氏火针疗法,以火针点刺曲张静脉,使瘀血流出并自止,再以毫针针刺患侧合阳、承筋、承山、昆仑。对照组在入组后8周内不予任何干预,定期接受随访,第8周后接受与观察组相同的治疗。主要评价指标是修订版静脉疾病临床严重程度评分(RVCSS),次要疗效指标包括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VEINES-QOL/Sym questionnaire)的症状评分(VEINES-Sym score)和生活质量评分(VEINES-QOL score)、洪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评分(HVVSS)的症状评分。入组后及入组后第4周末、第8周末对两组进行评价,第16周末对观察组进行随访期评价。结果:研究期间共5例脱落,脱落率为10%。观察组RVCSS评分在第4周末和第8周末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VEINES-QOL评分和HVVSS评分在第4周末和第8周末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VEINES-Sym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在第4周末和第8周末均有增加,但仅在第8周末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VVSS评分在第8周末、第16周末与组内第4周末相比降低(均P<0.05)。结论:贺氏火针疗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有效,可显著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减轻症状严重程度、减少症状发作频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在治疗后8周内仍保持较好的远期疗效。将疗程从4周增至8周,可明显提高贺氏火针疗法对症状严重程度的疗效。
- 王丽晨储开昀曾琳王麟鹏
- 关键词: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针刺效应随机对照试验
- 改良八段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呼吸障碍患者肺通气功能及膈肌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讨改良八段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并呼吸障碍患者肺通气功能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病房收治的AIS并呼吸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八段锦组,各34例。常规康复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八段锦组患者接受改良八段锦训练。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膈肌功能指标[平静呼吸膈肌活动度(QDM)、用力呼吸膈肌活动度(FDM)、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增厚率(DTF)]、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干预4周后,八段锦组FVC大于常规康复组,FEV_(1)%、FEV_(1)/FVC、PEF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干预4周后,八段锦组QDM、FDM大于常规康复组,DTei、DTee厚于常规康复组,DTF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干预4周后,八段锦组mBI评分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 改良八段锦可有效改善AIS并呼吸障碍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膈肌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李月华刘雪梅储开昀田伟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肺通气功能膈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