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年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初步探讨LAM长期治疗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两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化学、病毒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转归的差异。方法对63例诊断为CHB的患者均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进行3年的随访观察,动态检测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ALT、AFP、YMDD变异、B超等指标。结果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CHB患者3年时,HBeAg阳性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及HBsAg阴转率分别为64.7%、64.7%、0%、0%;HBeAg阴性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及HBsAg阴转率分别为70.4%、77.8%、0%、0%。两组间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及HBsAg阴转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YMDD变异率(43.3%)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18.2%),x2=4.720,P<0.05;HBeAg阴性组肝硬化患者(37.0%)显著高于HBeAg阳性组(5.9%),x2=3.866,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较HBeAg阴性患者更容易发生YMDD变异,HBeAg阴性CHB患者较HBeAg阳性患者更易发生肝硬化。
- 李建国柴艳云刘密霞秦惠清王先英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EAG拉米夫定YMDD变异
- 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观察比较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接诊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在治疗4、12、24、48、96周时检测2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4、12、24、48、96周时,观察组HBV-DNA、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96周时,观察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转阴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分别为76.60%、97.87%和87.23%,均高于对照组的57.45%、74.47%和61.70%(P<0.01)。结论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均有效,治疗96周时替诺福韦酯抑制病毒活性的作用优于恩替卡韦,4周为节点可预测远期抗病毒疗效。替诺福韦酯能够显著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刘密霞孔鹏北王文娟李建国
-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恩替卡韦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和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
-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危险因素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方法:
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
- 刘密霞
- 关键词:肝硬化细菌性腹膜炎预后因素血清胆红素肝肾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三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长期治疗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两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3例入院诊断为CHB的患者分为HBeAg阳性CHB患者组(30例)及HBeAg阴性CHB患者组(33例),拉米夫定100mg/d治疗,进行3年的随访观察,同时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ALT、AFP等生化指标,并进行χ2检验来分析两组之间的关系。结果 63例CHB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30例(47.6%),HBeAg阴性33例(52.4%)。拉米夫定治疗两组患者间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及HBsAg阴转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YMDD变异率、肝硬化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YMDD变异率为43.3%,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18.2%(χ2=4.720,P<0.05);HBeAg阴性组肝硬化患者占37.0%,显著高于HBeAg阳性组的5.9%(χ2=3.866,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较HBeAg阴性患者更易发生YMDD变异,HBeAg阴性CHB患者较HBeAg阳性患者更易发生肝硬化。
- 李建国柴艳云刘密霞秦惠清王先英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E抗原拉米夫定肝硬化
- 骨痨敌注射液治疗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骨痨敌注射液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对初治肺结核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初治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强化期采用2HRZE+骨痨敌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2HRZE),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及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痨敌注射液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可提高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柴艳云李建国刘密霞
- 关键词:肺结核初治
-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共187例,其中发生SBP者87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血清总胆红素大于51μmol/L、腹水总蛋白低于10g/L、有消化道出血在SBP组和无SBP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950、14.713、8.142;P值均<0.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腹水总蛋白含量降低和有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并发SBP的危险因素。
- 刘密霞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 YMDD变异与ALT、HBeAg及HBV DNA的关系
- 2012年
- 本研究对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发生病毒突破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HBVYMDD变异检测,并分析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YMDD变异状况及相关的临床结果。
- 柴艳云李建国李金霞刘密霞
- 关键词:HBVYMDD变异HBVDNAHBEAGALT
- 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预测指标分析
- 2009年
-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AM)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基线ALT、HBsAg、HBVDNA水平以及治疗4周和12周时HBVDNA〈1×10^3拷贝/ml对其治疗104周时抗HBV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127例成年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接受LAM 100mg/d治疗,且均完成≥104周的治疗。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HBV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HBV DNA水平。分别比较和分析不同基线ALT、HBsAg、HBV DNA水平及治疗4周和12周时不同HBV DNA水平与治疗104周时疗效的关系。数据采用x^2检验及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基线ALT〈5×正常值上限(ULN)和ALT≥5×ULN两组患者,治疗104周血清HBV DNA〈1×10^3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50.0%和86.8%(P〈0.01)。基线HBsAg〈2000 COI和HBsAg≥2000 COI两组患者,治疗104周时HBsAg〈500 COI的比例分别为19.1%和17。5%(P〉0.05);HBsAg/抗-HBs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1%和2.5%(P〉0.05);血清HBV DNA〈1×10^3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61.7%和67.5%(P〉0.05)。基线HBV DNA〈1×10^6拷贝/ml和HBVDNA≥1×10^6拷贝/ml两组患者,至治疗4周和12周时HBV DNA〈1×10^3拷贝/ml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至治疗104周时HBV DNA〈1×10^3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62.7%和6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HBV DNA〈1×10^3拷贝/ml和HBVDNA≥1×10^3拷贝/ml两组患者,104周时HBV DNA〈1×10^3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70.7%和60.9%(P〉0.05);治疗12周时HBV DNA〈1×10^3拷贝/ml和HBV DNA≥1×10^3拷贝/ml两组患者,104周时HBV DNA〈1×10^3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78.8%和38.1%(P〈0.01)。结论基线ALT≥5×ULN和治疗12周HBV DNA〈1×10^3拷贝/ml的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LAM继续治疗至104周时可以取得较好的病毒学应答。治疗前不同基线HBsAg水平对
- 李建国李金霞刘密霞秦惠清柴艳云王先英李树峰田树文赵龙凤牛侨张锦前
- 关键词:拉米夫定治疗学
- 血清HBV D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定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α1b治疗48周。结果在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BV DNA水平为5.8±0.4log copies/ml,显著低于部分应答组(6.9±1.2log copies/ml)和无应答组(7.7±1.4log copies/ml,P<0.05);在完全应答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于治疗第4和第12周时较治疗前下降大于2log;完全应答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T水平(175.3±39.2IU/L)高于部分应答组(115.4±22.3IU/L)和无应答组(88.4±21.2IU/L),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时,完全应答组血清ALT水平较治疗前上升(185.2±35.20IU/L),明显高于部分应答组(89.5±15.7IU/L)和无应答组(75.6±18.4IU/L),差异显著(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干扰素-α1b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4周至12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低和ALT水平高预示疗效较好。
- 刘密霞鲍晚籽来瑞娟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Α1BHB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乙肝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模型建立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我院住院的乙肝肝硬化并SBP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据治疗2周时疗效分为好转组和无效死亡组,2组患者比较一般情况、Child-pugh分级、血清化验指标及并发症,采用单因素分析(χ2/t/Z检验)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对患者进行比较,得出影响SBP预后因素,采用偏最大似然估计前进法建立预后模型,用之预判治疗2周时患者无效死亡的概率及评估死亡风险。[结果]影响SBP的独立危险因素是Child-pugh分级C级、并休克血症、低钠血症。血清钠离子是影响SBP预后的保护因素。应用模型预判治疗2周时患者无效死亡的概率。[结论]应用影响SBP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后模型,为临床进行SBP病情评估、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 刘密霞李建国孔鹏北王文娟柴艳云金磊
-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预后因素预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