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岩

作品数:28 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镇痛
  • 7篇麻醉
  • 7篇芬太尼
  • 6篇术后
  • 4篇再灌注
  • 4篇瑞芬太尼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静脉
  • 4篇灌注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应激反应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手术
  • 3篇皮质
  • 3篇皮质醇
  • 3篇细胞
  • 3篇静脉镇痛
  • 3篇老年

机构

  • 23篇吉林大学中日...
  • 5篇前郭县中医院
  • 4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26篇刘岩
  • 14篇王金兰
  • 4篇朱志华
  • 4篇王长雷
  • 3篇姜春玲
  • 3篇李凯
  • 3篇李龙云
  • 3篇咸云淑
  • 2篇单雪梅
  • 2篇王天元
  • 2篇赵国庆
  • 2篇张卫星
  • 1篇李仔男
  • 1篇胡春晖
  • 1篇王先凤
  • 1篇张禾田
  • 1篇田玉科
  • 1篇金海龙
  • 1篇叶虹
  • 1篇徐纳新

传媒

  • 18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外医疗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膜外镇痛对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和醛固酮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王金兰刘岩
关键词:血浆儿茶酚胺硬膜外镇痛皮质醇醛固酮内源性儿茶酚胺
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被引量:9
2012年
在整个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麻醉科护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对于医院工作的整体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是一项较为庞大的系统性工作。随着人们对于临床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医疗护理水平的发展,全身麻醉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因而对于提高麻醉患者的护理质量和麻醉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进行了探究。
王长雷金彪刘岩胡継元
关键词:麻醉护理临床麻醉护理管理
褪黑素对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3组:褪黑素治疗组,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对照组。阻断肝门30 min后开放血流,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褪黑素组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于肝门阻断前15 min和再灌注前10 min静脉注射褪黑素溶液或相同剂量溶剂,于再灌注1 h处死动物。假手术组不阻断肝门,于上述各相应时间点注射溶剂与处死动物。留取肺脏组织,原位末端转移酶(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PCR法检测Bcl-XL与Bax mRNA表达,考马斯亮兰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含量,同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褪黑素组病理学改变减轻;BALF总蛋白含量、细胞凋亡指数(AI)与Bax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Bcl-XL mRNA表达及Bcl-XL/Bax比值显著增加(P<0.01)。结论褪黑素可能通过影响Bcl-XL/Bax比值来抑制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细胞凋亡。
姜春玲咸云淑张卫星王金兰刘岩
关键词:褪黑素细胞凋亡BCL-XLBAX
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对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150例阴道分娩健康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静脉输注瑞芬太尼浓度的不同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瑞芬太尼背景输注浓度分别为0.02μg/kg/min、0.04μg/kg/min、0.06μg/kg/min。比较3组产妇产程时间及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应用催产素情况、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3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分别为(255±112)min、(274±136)min及(214±106)min,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54±39)min、(59±41)min及(66±45)min,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15±9)min、(9±9)min、(12±10)min。VAS评分C组最高,A组最低,Ramsay评分C组最高且2例出现过度镇静,3例胎心监测出现心率减慢,停用瑞芬太尼后好转。3组产妇在宫缩、应用催产素及器械助产的情况、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实施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无明显影响,瑞芬太尼背景输注速度不宜超过0.04μg/kg/min。
刘岩王金兰王长雷
关键词:瑞芬太尼静脉镇痛无痛分娩产程
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诱导插管时血糖、皮质醇的变化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诱导中血糖、皮质醇的变化,以评价两药对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本实验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4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Ⅰ组)和七氟醚组(Ⅱ组),每组20例,Ⅰ组异丙酚静脉诱导,Ⅱ组七氟醚吸入诱导。观测两组病人在诱导前、气管插管2 min、10 min时的SBP、DBP、HR、SpO2、血糖、皮质醇及插管时的体动、呛咳情况,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插管2 min、插管10 min时,Ⅰ组、Ⅱ组SBP、DBP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Ⅰ组DBP比Ⅱ组DBP均显著降低(P<0.01);血糖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插管2 min时,皮质醇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Ⅰ组(P<0.05),Ⅱ组(P<0.01)。插管10min时,两组皮质醇变化不明显,两组病人各时点的HR、SpO2变化不明显。结论在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方面,七氟醚吸入麻醉优于异丙酚静脉麻醉。
王金兰赵国庆刘岩孟晶
关键词:麻醉皮质醇异丙酚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功能改善方法的探讨
2003年
徐庚刘岩凌锋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
恩丹西酮防止术中不良反应的效果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研究恩丹西酮防治手术中病人恶心、呃逆、鼓肠和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腹部手术的 ASA ~ 级病人 80例 ,在全身麻醉和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者各 4 0例。两种麻醉下的病人再随机分为恩丹西酮组 ( E组 )和对照组 ( C组 ) ,每组各 2 0例。 E组病人在麻醉生效后于开腹前静脉注射恩丹西酮 0 .1mg·kg-1,观察恩丹西酮对手术中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 ,并比较 E组和 C组病人术中用药量和全麻病人拔气管导管时间。结果 :恩丹西酮除稳定病人术中状态 ,还可以减少全麻病人全麻药和肌肉松弛药的用量 ,进而缩短术终至拔除气管内导管所需时间。对硬膜外麻醉的病人 ,可以减少或免用镇静药和升压药。结论 :恩丹西酮能有效防止术中不良反应 ,平静术野 。
张禾田王天元叶虹刘岩
关键词:恩丹西酮恶心呃逆鼓肠牵拉反应
布比卡因加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连续输注对分娩的镇痛作用
2002年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 1 5例足月产妇作为镇痛组 ,随机选取 1 5例经阴道分娩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将 0 .1 2 5 %布比卡因和2 mg· L- 1 芬太尼的混合溶液通过镇痛泵以 5 ml· h- 1 的速度连续输注维持镇痛 ,在第一产程结束时停止用药。结果 :镇痛组镇痛满意 ,运动阻滞轻微 ,两组间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镇痛组产程中的血压、心率、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能有效地抑制产妇的疼痛应激反应 。
金海龙董丽王天元刘岩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布比卡因芬太尼
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的麻醉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GE组)和单纯全麻(G组)在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术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本实验选择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36例,分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GE组)和单纯全麻(G组),每组18例,GE组病人先进行硬膜外穿刺(T10-11),给于2%利多卡因5 ml,测定有效的麻醉平面后,开始常规诱导。两组病人均以芬太尼、维库溴铵、咪唑安定、异丙酚静脉诱导,麻醉维持以持续吸入异氟醚为主,G组辅以单次静注维库溴铵2-4 mg,芬太尼0.05-0.1 mg,GE组术中每1 h硬膜外腔追加0.5%布比卡因5 ml。观测诱导前、插管2 min、探查时、关腹时的SBP、DBP、HR、SPO2,记录催醒药和肌松拮抗药例数和拔管时间。结果插管2 min、探查时,GE组SBP、DBP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G组SBP、DBP均比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GE组SBP、DBP均比G组显著降低(P<0.01),除插管2min时,HR较明显升高外,两组病人各时点的HR、SpO2变化不明显。GE使用催醒药和肌松拮抗药例数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单纯全麻应激反应小,清醒快,拔管早,不失为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人的最佳选择。
刘岩王金兰单雪梅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
七氟醚和异丙酚麻醉对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1
2006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对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手术提供一种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Ⅰ组20例异丙酚静脉诱导,异丙酚静脉持续泵入4-8μg/kg/h维持麻醉;Ⅱ组20例七氟醚诱导,七氟醚持续吸入1%-2%维持麻醉。观测两组病人不同时期的血糖、皮质醇及SBP、DBP、HR、SpO2的变化。结果Ⅰ组术中SBP、DBP比Ⅱ组明显降低(P<0.05);术中,术毕Ⅰ组皮质醇明显高于Ⅱ组(P<0.01);术毕时Ⅰ组血糖明显高于Ⅱ组(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比异丙酚静脉麻醉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更适合于麻醉的选择。
刘岩王金兰赵国庆李龙云
关键词:全身麻醉皮质醇异丙酚七氟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