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裕超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4篇手术
  • 3篇新生儿
  • 3篇小儿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七氟醚
  • 2篇腔镜手术
  • 2篇喉罩
  • 2篇腹腔镜手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腹腔镜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氧分压
  • 1篇新生儿麻醉

机构

  • 5篇武汉市妇女儿...
  • 4篇武汉市儿童医...
  • 3篇钟祥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市第十二...

作者

  • 12篇吴裕超
  • 4篇向强
  • 4篇孙志鹏
  • 4篇黄德樱
  • 2篇向强
  • 2篇唐丛林
  • 2篇罗婷
  • 2篇钟良
  • 1篇赵亚娟
  • 1篇刘艳霞
  • 1篇吴映辉
  • 1篇朱贞
  • 1篇毛丰
  • 1篇张磊
  • 1篇张磊
  • 1篇马璞
  • 1篇孔繁丽
  • 1篇雷凤琼
  • 1篇夏辉
  • 1篇严晓莉

传媒

  • 3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置入食管引流型喉罩和经典喉罩对小儿伤害性刺激程度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置入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与经典喉罩(CLMA)对小儿伤害性刺激的程度。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儿47例,性别不限,年龄3~12岁,体重11—36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PLMA组(n=23)和CLMA组(n=24)。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靶控输注异丙酚行麻醉诱导,待效应室浓度与预设的血浆靶浓度平衡后置入喉罩。PLMA组和CLMA组首例患儿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分别设为6.0和4.4μg/ml,存在喉罩置入反应,则下一例患儿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升高1个浓度梯度,无喉罩置入反应,则下一例患儿异丙酚血浆靶浓度降低1个浓度梯度,浓度梯度为0.29g/ml。喉罩置入反应的标准为:下颌松弛困难无法置入、置入即刻、置入后1min内出现呛咳、吞咽、肢体运动、屏气或喉痉挛。计算异丙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异丙酚抑制小儿PLMA和CLMA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5.87(5.62~6.11)和4.53(4.38~4.69)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置入PLMA对3~12岁小儿的伤害性刺激程度较CLMA增强。
张雪丰卢吉灿吴裕超赵亚娟贾燕
关键词:喉面罩儿童
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麻醉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36例喉乳头状瘤患儿,在支撑喉镜下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并给予小剂量肌松药连接吸引管高频喷射控制呼吸(HFJV)下行喉乳头状瘤切除术。术中监测动脉血气和ECG,记录患儿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时、术后15min、术毕及苏醒后5minMAP、HR、SpO2。结果所有患儿术野暴露充分,手术顺利。术中无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MAP、HR、ECG、SpO2、pH、动脉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稳定;停药后5~10min患儿完全清醒,醒后无复睡、喉头水肿及憋气,苏醒时间为(7.2±3.4)min。支撑喉镜置入时3例患儿HR明显减慢,静脉注射阿托品0.01mg/kg后HR恢复正常;1例患儿在置入支撑喉镜时,MAP与诱导前比较明显升高,观察2~3min后恢复正常。结论静脉复合麻醉加HFJV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
杨智玲吴裕超黄德樱刘艳霞
关键词:支撑喉镜小儿喉乳头状瘤
GRP78在七氟醚预处理抑制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七氟醚预处理抑制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分5组(n=30),正常对照组(c组):细胞不经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H/R组):细胞在95%N2-5%CO2混合气体中缺氧2h后放回95%空气-5%CO,37℃培养箱内复氧1h;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细胞经2.5%七氟醚孵育20min,洗脱10min后进行缺氧复氧;siRNA—GRP78组:采用siRNA—GRP78100nmol/L转染心肌细胞,24h后进行七氟醚预处理及缺氧复氧处理;siRNA对照组(siRNA组):采用随机序列核酸siRNA转染心肌细胞,其它处理同siRNA-GRP78组。各组处理结束后,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GRP78、胞浆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LDH和CK的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采用Fura-2/AM钙离子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PTP)开放程度。结果与C组比较,H/R组心肌细胞GRP78和胞浆细胞色素C表达上调,培养液LDH和CK活性、细胞凋亡率、[Ca^2+],升高,线粒体细胞色素e表达下调(P〈0.01);与H/R组比较,S组心肌细胞GRP78和线粒体细胞色素e表达上调,培养液LDH和CK活性、细胞凋亡率、[Ca^2+’],和mPTP开放程度降低,胞浆细胞色素C表达下调(P〈0.01),siRN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iRNA—GRP78组心肌细胞GRP78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表达下调,培养液LDH和CK活性、细胞凋亡率、[Ca^2+].和mPTP开放程度升高,胞浆细胞色素C表达上调(P〈0.01)。结论GRP78参与了七氟醚预处理抑制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与维持细胞内Ca^2+稳态,抑制mPTP开放有关。
吴裕超孙志鹏钟良向强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质类麻醉药缺血预处理心肌再灌注损伤
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新生儿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下不同吸入氧浓度(FiO2)对新生儿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影响。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控制呼吸的新生儿手术100例,随机分为A组(FiO2=40%)、B组(FiO2=60%)、C组(FiO2=80%)、D组(FiO2=100%),每组25例。从给氧去氮开始,分别吸入相应的FiO2。于插管前(T0)、麻醉诱导后30min(T1)及手术结束时(T2)采集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结果各组患儿均未出现低氧血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随着FiO2的升高而升高,与其他组相比T1、T2时A组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最低(P<0.05)。结论新生儿气管插管全麻时FiO2越高,则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也随之升高。
吴裕超孙志鹏向强董斌
关键词:新生儿氧浓度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胸外按压在扁桃体或腺样体手术患儿拔管后喉痉挛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胸外按压在扁桃体或腺样体手术患儿拔管后喉痉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扁桃体或腺样体手术患儿613例,拔管后发生喉痉挛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纯氧,持续紧闭面罩加压通气;观察组同时立即轻度胸外按压,用自然伸开的手掌置于胸骨中部,手指指向脚侧,力度略小于或等于心肺复苏术的一半,每分钟20~25次。结果观察组成功缓解喉痉挛17例(73.9%),对照组为10例(38.4%);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未发生胃扩张,对照组发生23例;两组比较,P<0.01。结论胸外按压用于扁桃体或腺样体手术患儿拔管后喉痉挛的处理简单有效。
吴裕超孙志鹏罗婷王燕向强黄德樱
关键词:胸外按压喉痉挛拔管
不同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新生儿麻醉的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用于新生儿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ASAⅠ~Ⅱ级患儿180例,分为Ⅰ、Ⅱ、Ⅲ组,每组60例。3组患儿术前均肌内注射海俄辛0.02mg/kg镇静,静脉推注芬太尼0.002mg/kg、国产异丙酚(迪施乐)2mg/kg诱导麻醉,待患儿角膜反射消失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维持麻醉,其中Ⅰ组患儿吸入七氟醚浓度为2.0%,Ⅱ组1.5%,Ⅲ组1.0%。比较3组患儿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停止后苏醒时间、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波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患儿苏醒时间较Ⅰ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患儿术后PAED评分较Ⅰ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Ⅰ、Ⅲ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应用于新生儿麻醉值得广泛推广。
张磊吴裕超
关键词:七氟醚瑞芬太尼
喉罩在新生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新生儿100例,出生2~28d,男86例,女14例,体重3.1~4.8kg,随机均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患儿入室时、插管(喉罩)时、手术开始5min和拔管(喉罩)时的HR、MAP,记录术后拔管(喉罩)时间、拔管(喉罩)后气道痉挛、恶心干呕、咽部红肿、声嘶和低SpO2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麻醉机电子挥发罐余量显示来计算两组患儿七氟醚消耗量。结果 L组患儿的插喉罩时、手术开始5min和拔喉罩时的HR明显快于、MAP明显低于T组(P<0.01)。L组拔喉罩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1),拔喉罩后呼吸道并发症以及七氟醚消耗量均低于T组(P<0.05)。结论喉罩应用于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安全可靠,较气管插管全麻用药少,拔管后并发症少,麻醉更为平稳。
吴裕超钟良孙志鹏马璞罗婷黄德樱向强
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腹腔镜手术新生儿
利多卡因在全麻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诱导时静注小剂量利多卡因后对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全麻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试验组,n=20;B组为对照,n=20),全部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诱导,其中A组在静注异丙酚时混合利多卡因,剂量为1mg/kg。观察并记录诱导期间HR、MAP变化。结果:B组诱导时的HR、MAP均显著高于A组(P〈0.05或0.01)。结论:静注异丙酚混合小剂量利多卡因在全麻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反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唐丛林吴裕超毛丰
关键词:利多卡因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上腹部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用静吸复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 (肝、胆、脾、胃等 )时 ,哪一种麻醉方法更能满足手术要求 ,同时又能尽量减少用药量 ,以及满足部分患者术后镇痛的要求。方法 :2 4例上腹部手术的病人 (胆囊切除、胃大部切除等 ) ,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 (简称A组 ,n =12 ,芬太尼 /异丙酚 ,司可林麻醉诱导 ,1%普鲁卡因 /司可林 ,安氟醚维持 ,T8~T9或T7~T8穿刺 ,L D A合剂 )和单用静吸复合全麻组 (简称B组 ,n =12 ,芬太尼 /异丙酚 /司可林诱导 ,1%普鲁卡因 /司可林 /安氟醚维持 ) ,连续监测ECG、HR、sPO2 、BP ,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观察病人对刺激的反应。麻醉效果主要指病人对手术刺激的反应、肌松程度、术后苏醒快慢等及麻醉药用量的多少等。结果 :A组病人术中对手术反应轻 ,肌松程度好 ,术后苏醒迅速 ,同时可满足部分患者的术后镇痛的要求 ,且麻醉药用量显著小于B组。B组病人吸入麻药以及静脉给司可林用量都较A组用量大 ,且术中出现摇头、流泪、四肢抽动等反应 ,术后苏醒延迟普遍 (术后 0 5~ 1h苏醒 ) ,苏醒后肌张力恢复慢 ,又不能满足术后镇痛。两组麻醉诱导时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结论 :上腹部择期术病人 ,提倡应用?
唐丛林吴裕超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阻滞上腹部手术麻醉效果
小儿后腹腔镜手术及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的影响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杨智惠黄德樱向强李爽钟良雷凤琼张磊严晓莉吴裕超朱贞李艳吴映辉周辉霞夏辉
该研究选择2.5~8岁肾肿瘤(肿瘤直径<5cm)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后腹腔镜组(Ⅰ组),腹腔镜组(Ⅱ组),每组15例。术中监测气腹前15min,气腹后15min、30min、60min、120min和放气后15m...
关键词: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麻醉技术血流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