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刚

作品数:46 被引量:166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下肢
  • 7篇手术
  • 7篇胫骨
  • 6篇肢体
  • 6篇特发性脊柱
  • 6篇特发性脊柱侧...
  • 6篇缺损
  • 6篇脊柱
  • 6篇脊柱侧
  • 6篇脊柱侧凸
  • 6篇僵硬
  • 6篇矫治
  • 6篇侧凸
  • 5篇延长术
  • 5篇膝关节
  • 5篇截骨
  • 5篇骨延长
  • 5篇骨折
  • 4篇肢体延长
  • 4篇外科

机构

  • 46篇解放军第20...
  • 4篇延边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省武警总...

作者

  • 46篇张志刚
  • 27篇吴其常
  • 18篇卞传华
  • 15篇苗旭漫
  • 11篇王宇
  • 6篇石伟
  • 6篇贾全章
  • 6篇陈阳
  • 6篇苗旭曼
  • 5篇闫敬军
  • 5篇何志晶
  • 4篇林延军
  • 4篇张大伟
  • 4篇张国栋
  • 3篇侯明晓
  • 3篇黄万通
  • 3篇杨滔
  • 3篇许建中
  • 3篇徐爽
  • 3篇王春禹

传媒

  • 17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骨与关节损伤...
  • 5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骨伤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一届全军...
  • 1篇第16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口咽齿突切除结合H-V环复位治疗重度陈旧性寰枢椎脱位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经口咽齿突切除结合H V环复位治疗重度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方法及重度寰枢椎脱位的病理机制。方法 :对 2例重度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经口咽齿突切除前方松解、减压 ,结合H V环缓慢复位 ,二期行后路减压枕颈融合方法治疗。结果 :1例术前FrankelC级恢复至正常 ,1例术前FrankelC级恢复至D级。结论 :重度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在寰椎前弓与枢椎体间形成纤维组织增生 ,这种纤维连接使寰枢椎相对趋向稳定是障碍复位的主要因素。结合H V环缓慢牵引 ,复位制动 ,经口咽入路行齿突切除前方松解减压 ,二期行后路减压枕颈融合 ,确能从前后方解除致压因素 ,结合H V环制动、复位能够保障复位和手术过程中头颈部的运动在H V环控制下 。
张志刚赵刚石伟李海刘绍臣林延军吴其常卞传华宋德功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经口咽入路枕颈融合术
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巨肢症1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刘之群张志刚王宇黄万通李科研崔虎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右小腿小腿中段肿物出生时左小腿
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尺骨短缩伴桡骨头脱位1例
2005年
吴其常张志刚张大伟
关键词:桡骨头脱位多发性骨软骨瘤桡骨头切除患者母亲双膝关节肱骨外髁
胸廓成型术在提高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治效果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胸廓成型术在提高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治效果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在矫治术中实施了胸廓成型术共15例,对照组在矫治术中不实施胸廓成型术共13例。采用主侧凸冠状面Cobb’s角、刀背高度、躯干不对称角度和...
贾全章卞传华张志刚苗旭曼王宇陈阳
关键词:脊柱侧凸
文献传递
肢体不等长1410例临床分型与治疗被引量:1
1997年
肢体不等长1410例临床分型与治疗吴其常张志刚卞传华闫敬军苗旭漫⒇在肢体不等长患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如受累部位、短肢程度、合并畸形等,不能以同种方法治疗所有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获得理想长度;(2)并发症低;(3)患者痛苦小;...
吴其常张志刚卞传华闫敬军苗旭漫
关键词:肢体不等长外科手术
下肢创伤后缺损性骨不连的临床分型及术式选择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下肢创伤后缺损性骨不连的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总结 1 99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 1 2 8例下肢长骨缺损性骨不连 ,按其缺损程度、软组织情况及有否感染分为Ⅲ度二型。Ⅰ度一型 :单纯部分皮质缺损 ,自体髂骨移植 ,钢板或髓内针固定 ;Ⅱ度一型 :≥ 1 5cm而 <5 0cm的单纯段状骨缺损 ,以半片腓骨、迭合髂骨、髓内植骨加梯形钢板或迭合髂骨闭锁髓内针固定 ;二型 ,即伴有软组织缺损或骨感染者 ,外固定架断端固定 ,骨延长术 ;Ⅲ度 :骨缺损≥ 5cm ,无论一型或二型 ,应用Ilizarov骨段输送技术。结果 全组病例均获骨性愈合 ,其中Ⅰ度 75例 ,术后 2例发生深部感染 ,1例畸形愈合 ,2例作了补充植骨 ;Ⅱ度 4 3例 ,2例螺丝钉松动 ,再次手术愈合 ,1例髓内植骨折断 ,4例遗有≤ 1 5cm短缩 ;Ⅲ度 1 3例 ,其中 2例作了缺损处的软组织修整或补充植骨。结论 下肢缺损性骨不连的分型治疗有利于术者选择简便、有效、患者痛苦小 。
吴其常苗旭漫张志刚卞传华
关键词:下肢创伤缺损性骨不连临床分型术式选择
保留骨内膜的胫骨截骨延长术(附30例报告)被引量:17
1994年
采用Ilizarov截骨,对34例下肢短缩病人进行了胫骨延长,其中30例已完全骨性连接,4例尚在延长或固定中。30例平均年龄为21.7岁,平均延长5.3cm。结束延长后平均骨愈合时间127天。手术的关键是要耐心地截断骨皮质,尽最大可能保留内外骨膜和骨髓。术后延迟1周开始延长,以1mm/d的速度延长,每日延长的频率不少于6次,每次延长0.17mm。
张志刚吴其常林延军杨传铎张仲文闫敬军周初松苗旭漫
关键词:下肢短缩胫骨截骨骨延长术
弯曲应力作用下兔胫骨骨干皮质骨的骨重建方式
2013年
背景:骨所承受的应力变化是骨重建的重要刺激源。目前应力与骨重建关系的研究集中在轴向应力对骨重建的影响,而对弯曲应力环境下的骨重建模式缺乏研究。目的:观察在长期弯曲应力作用下生长期兔胫骨骨干皮质骨骨重建的方式。方法:在兔左胫骨近端内侧骨骺线远侧0.5 cm处开一直径2.5 mm骨窗,用冰盐水将兔胫骨及记忆合金片降温,降温后将记忆合金片拉直后经骨窗置入胫骨髓腔。记忆合金置入方向:使其复温后两端抵在外侧骨皮质上,弧形顶点抵向内侧骨皮质,缝合伤口。通过胫骨髓腔内置入的形状记忆合金片,给予兔胫骨骨干内部施加持续弯曲应力,观察胫骨骨干皮质骨在长期弯曲应力环境下骨重建的模式。结果与结论:在6个月持续弯曲应力作用下,兔胫骨骨干张应力侧骨皮质变薄,压应力侧骨皮质增厚,胫骨未观察到明显弯曲形变,压力侧骨皮质增厚程度与胫骨上的应力分布有关。结构完整的胫骨对弯曲应力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抗性",说明无骨折长骨骨干部分基本上不具备力线矫正潜力。实验结果提示,弯曲应力下兔胫骨骨干皮质骨骨重建模型创伤小,应力可控,不影响骨的生长和代谢,不限制实验动物活动,更符合生理状态,是一个理想的骨重建动物模型。
王宇李成梅李玉生张志刚
关键词:胫骨合金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5
1998年
为评价应用高位胫骨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远期疗效,对24例(29膝)进行平均106年的随访。结果显示,826%疗效优良或满意。疗效与年龄有关,理想的股胫外侧角度(简称FTA)168°~172°。50岁以下,FTA为165°~175°者多能获得满意以上结果。术式选用胫骨结节上楔形截骨抑或倒V截骨,应根据有无髌股关节炎而定。只要选择恰当,疗效与术式无关。
吴其常张志刚何志晶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关节远期疗效
应用改良Borden截骨术治疗严重髋内翻被引量:3
1996年
作者参照Borden等截骨术,自行设计了一种新的截骨及内固定方法治疗严重髋内翻15例(17髋)。术前颈干角50°~106°,平均82°。15例均得到1~13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年4个月。1髋颈干角为115°,余16髋均在125°以上。该方法是用按设计的转子下斜形截骨替代横断截骨,用直钢板贯穿于大转子固定替代140°角度钢板股骨颈固定。通过股骨力线内移和增大颈干角,使原来垂直的骨骺线变为近似水平的骺线。年龄越小,纠正角度应越大。小于9岁者,纠正角度应大于150°,10~17岁者应该为140°~150°,成年人130°左右即可。该术式方法简单,固定可靠,对合严密,愈合迅速,增加了手术的准确性,避免了对股骨头骺软骨的损伤。
张志刚吴其常
关键词:髋内翻截骨术内固定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