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春娥

作品数:16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羟基丁酸
  • 5篇高产菌
  • 5篇PHB
  • 4篇生物膜
  • 4篇聚Β-羟基丁...
  • 4篇高产菌株
  • 3篇诱变
  • 2篇选育
  • 2篇食品
  • 2篇食品工业
  • 2篇重离子
  • 2篇纯化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芽孢杆菌属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小檗碱
  • 1篇乙醇
  • 1篇荧光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诱变技术

机构

  • 11篇兰州交通大学
  • 5篇天津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景春娥
  • 11篇赵旭
  • 11篇常思静
  • 11篇薛林贵
  • 4篇李萍
  • 4篇杜欣军
  • 4篇王硕
  • 2篇武振华
  • 2篇张红
  • 1篇刘改兰
  • 1篇唐德平
  • 1篇张国锦
  • 1篇王婉如
  • 1篇石小霞
  • 1篇李师翁
  • 1篇张宝芹
  • 1篇李晓军

传媒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核技术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中兽医医药杂...
  • 1篇酿酒科技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7篇2010
  • 4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罗蓝在筛选PHB高产菌株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可靠的初筛方法是PHB高产菌株筛选的关键。以芽孢杆菌(BacillusP-9)为试验材料,对各种PHB产生菌筛选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尼罗蓝染色法为一种最佳方法。并且对试验程序进行了优化,确定尼罗蓝染液的最佳浓度为0.225mg/L,菌株的最佳染色时间为培养后96h。进一步证实了尼罗蓝染色法为一种值得推广的PHB产生菌初筛方法。
薛林贵赵旭景春娥常思静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高产菌荧光
青海湖蓝藻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微吸管法和平板法分离获得10株青海湖微藻,其中5株单细胞微藻依照形态特征初步鉴定为蓝藻。在分离纯化阶段采用间歇灭菌湖水配制培养基,分离条件为:温度15℃,光强3000Lx,光暗周期比为12h:12h。分离纯化的蓝藻对光强、温度、pH均有较强的适应性,最终确定AB培养基为培养蓝藻的最适培养基,最佳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培养温度为20℃。
薛林贵常思静石小霞赵旭景春娥王婉如
关键词:纯化
食品工业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阪崎克罗诺杆菌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它可以引起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感染,对于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不全的婴幼儿的威胁尤为严重,引起的症状包括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菌血症、脑膜炎和术后骨髓炎等。在食品生产环境以及设备表面由阪崎克罗诺杆菌形成的生物膜是持久性污染食品的重要来源。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在食品工业中阪崎克罗诺杆菌流行病学、生物膜形成的机制以及生物膜控制的策略,旨在为建立安全的无生物膜食品生产环境体系,控制阪崎克罗诺杆菌所致食品的潜在污染以及临床感染提供理论指导。
景春娥李萍杜欣军王硕
关键词:流行病学生物膜形成
我国PHB高产菌株诱变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对产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微生物菌种、PHB高产菌株的诱变和筛选方法及基因工程技术在PHB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目前诱变选育聚β-羟基丁酸酯高产菌株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PHB高产菌株诱变筛选的研究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PHB提供理论依据。
薛林贵赵旭景春娥常思静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酯诱变基因工程
PHB高产菌株选育中初筛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对目前常用的三种筛选PHB高产菌株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操作过程、筛选效率及灵敏度,评价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可行性,以期为获得一种快速高效的PHB高产菌株检测、筛选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薛林贵常思静赵旭景春娥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初筛高产菌
固定化纤维素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2012年
固定化纤维素酶因其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也成为广大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介绍了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定义、研究现状、常用载体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固定化纤维素酶发展方向,旨在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李丽景春娥
关键词:食品工业
硅胶表面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的形态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阪崎克罗诺杆菌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它能导致婴幼儿罹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菌血症、脑膜炎等疾病。在硅胶表面形成生物膜,可能是导致阪崎克罗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使用结晶紫法测定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 BAA-894在食品级硅胶表面的静态生物膜成熟曲线,并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在食品级硅胶表面的静态生物膜的形成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观察到阪崎克罗诺杆菌在硅胶表面形成了具有三维结构的成熟生物膜形态。在3 h能粘附到硅胶表面,并且在12 h^24 h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生物膜。
景春娥李萍杜欣军王硕
关键词:生物膜硅胶粘附
重离子诱变技术选育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被引量:11
2010年
从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碱性蛋白酶产生菌G-41,经16S rRNA分子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菌株。该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能产生较高产量的胞外碱性蛋白酶(1.7×104U/mL)。以G-41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重离子辐照诱变处理,获得突变株G-41-68,将该突变株再次经重离子诱变,从大量突变株中筛选出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15Gy-54,其酶活力达到6.22×104U/mL。与出发菌株相比较,突变株G-41-68和15Gy-54的酶活力分别提高了1.58倍和2.65倍。对突变株15Gy-54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碱性蛋白酶活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7.18×104U/mL,其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基(g/100mL)为胰蛋白胨1、酵母膏0.5、乳糖5、Na2HPO4·12H2O0.4、KH2PO40.03、Na2CO30.1、MgSO40.0481(4×10-3mol/L)、pH8.0,培养温度41℃,振荡培养时间42-48h。实验结果表明,重离子辐照诱变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新技术。
薛林贵景春娥赵旭张红武振华常思静
关键词:芽孢杆菌属碱性蛋白酶
盐酸小檗碱对体外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阪崎克罗诺杆菌是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它能够在食品生产环境以及设备表面形成生物膜,从而成为食品的潜在污染源。本研究探讨了盐酸小檗碱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旨在从中药来源中寻找可以控制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的抗菌物质。采用XTT法评价了盐酸小檗碱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粘附能力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盐酸小檗碱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抑制效果表现出了剂量依赖性,MIC_(90)值为512μg/m L。浓度为1 024μg/m L的盐酸小檗碱能够通过降低阪崎克罗诺杆菌的粘附能力从而显著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并且可以部分清除阪崎克罗诺杆菌成熟的生物膜。因此,盐酸小檗碱对于预防控制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的形成以及由生物膜导致的临床感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景春娥李萍杜欣军王硕
关键词:生物膜盐酸小檗碱
我国利用微生物处理城市污水的新进展
2009年
城市污水主要依靠微生物法进行处理,近年来我国对城市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本文介绍了有关反硝化除磷微生物、复合菌制剂、光合微生物、耐冷菌、微生物絮凝剂等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几种污水处理中引用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城市污水处理现存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常思静景春娥赵旭薛林贵
关键词:微生物城市污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