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维
- 作品数:52 被引量:96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OXA碳青霉烯酶检测
- 目的:分析97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及OXA碳青霉烯酶分布。
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平皿二倍稀释法明确研究菌株的耐药表型;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其进行分型并使用PCR的方法检测OXA碳青霉烯酶。...
- 马序竹吕媛张佳李耘杨维维郑波
- 关键词:不动杆菌菌株鉴定
- 文献传递
- 夫西地酸对葡萄球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被引量:22
- 2008年
- 目的评价夫西地酸对临床分离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棋盘法测定联合抗菌作用并以杀菌曲线测定夫西地酸杀菌特征。结果对临床分离的359株葡萄球菌MIC测定结果显示夫西地酸对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IC50及MIC90值分别为0.25~1及1~8mg/L;对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IC50及MIC90值分别为0.25~0.5及0.5~1mg/L;抗菌活性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相似或稍强,93.16%的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敏感,耐药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但3.62%细菌对替考拉宁耐药。夫西地酸与亚胺培南、帕尼培南和美罗培南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其中协同作用分别为87.5%、70.83%和43.75%,无拮抗作用;糖肽类药物与碳青霉烯类药物联用以协同与相加效果为主。夫西地酸对苯唑西林耐药和敏感葡萄球菌杀菌作用迅速,但杀菌作用在较高浓度时并没有进一步提高杀菌速度,提示该产品可能属于非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结论夫西地酸对各种葡萄球菌,包括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可能属于非浓度依赖性;夫西地酸与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联用具有明显协同抗菌效果。
- 肖永红王琪张明杨维维
- 关键词:夫西地酸体外抗菌作用
- 头孢卡品体外抗菌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头孢卡品对我国近年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采用标准肉汤二倍稀释法;杀菌曲线绘制采用菌落计数法。结果头孢卡品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以及绝大部分链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MIC范围基本在0.125~4mg/L,其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与头孢妥仑相当,优于头孢泊肟和头孢克肟。头孢卡品对肠杆菌科细菌的MIC50值普遍≤1mg/L。与所测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相比,其抗菌活性与头孢妥仑、头孢泊肟相近,略逊于头孢克肟。头孢卡品对流感嗜血菌和黏膜炎莫拉菌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特别对于流感嗜血菌,MIC值小于0.031mg/L,略优于头孢妥仑,明显优于头孢泊肟和头孢克肟。各影响因素测定结果表明,细菌接种量、培养基pH值及血清含量变化对头孢卡品的MIC值基本无影响,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pH 5.0时,MIC值略有降低。MBC和杀菌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头孢卡品为一时间依赖性杀菌药物。结论头孢卡品对我国近3年临床分离致病菌仍保持较好体外抗菌活性,其抗菌作用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李耘吕媛刘健薛峰王琪杨维维李曼宁
- 关键词:体外抗菌活性
- 头孢呋辛/他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及抑酶增效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在头孢呋辛(第2代头孢类抗生素)中加入不同配比他唑巴坦后,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抑酶保护作用。方法以超声破碎细菌,得粗制β内酰胺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菌药物浓度,计算酶对底物水解率,并以头孢呋辛水解率为100%,计算不同配比头孢呋辛/他唑巴坦的相对水解率和抑酶保护率。结果头孢呋辛中加入他唑巴坦后,β内酰胺酶对其水解率较单用头孢呋辛下降;对大多数菌株,相对水解率<30%,抑酶保护率>70%,3种配比与单用头孢呋辛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他唑巴坦有很好的抑酶作用,提高了头孢呋辛对革兰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 钟巍刘健杨维维肖永红
- 关键词:头孢呋辛他唑巴坦酶稳定性
- 安妥沙星琼脂稀释法体外抗菌活性测定临界浓度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确定安妥沙星对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非发酵菌及嗜血菌属的琼脂稀释法体外抗菌活性测定临界浓度。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安妥沙星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并与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相比较分析,结合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初步确定安妥沙星对常见细菌的临界浓度。结果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MIC测定值显示,安妥沙星的抗菌作用与左氧氟沙星接近,安妥沙星体外抗菌活性与左氧氟沙星相关性最好,安妥沙星一次口服300mg后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左氧氟沙星一次口服400mg相似,综合PK/PD理论,初步设定安妥沙星琼脂稀释法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的临界浓度为,嗜血菌敏感临界浓度为≤1,其它细菌敏感、中介与耐药临界浓度分别为≤2、4和≥8mg/L。结论通过体外抗菌活性比较,结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初步确定了安妥沙星琼脂稀释法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对常见细菌的临界浓度,供临床应用参考与验证。
- 肖永红李耘刘健钟巍杨维维
- 关键词:安妥沙星最小抑菌浓度琼脂稀释法
-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2013至2014年革兰阳性菌监测报告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监测我国主要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革兰阳性菌耐药状况,掌握耐药流行趋势,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按照统一方案定点收集来自全国19座城市19家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临床分离致病菌,每家医院约140株,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作为中心实验室,统一采用琼脂或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MIC,参照美国CLSI或欧洲药敏委员会(EUCAST)2015标准判定细菌敏感、耐药,以统计软件SPSS17.0计算MIC50、MIC90、MICm目及敏感率、耐药率。结果共2382株细菌进入MIC结果统计。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分别为43.9%(330/751)和86.6%(129/14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达托霉素100%(751/751)敏感,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上述3个药物均有耐药菌出现,此外,发现1株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8%(18/311)和90.1%(309/343)。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检出率2.1%(14/654),利奈唑胺不敏感率为2.6%(17/654),较前次监测略有增加。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检出率按非脑膜炎、非肠道系统给药折点计算为17.9%(61/340),按口服青霉素V折点计算为72.1%(245/340)。不同病房、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标本来源菌株耐药率比较显示均无统计学差异(t≤1.487,P≥0.145),儿童患者分离菌中MRSA检出率为49.4%(76/154),较2009至2010年的18.0%(25/139)持续上升。结论革兰阳性菌中主要耐药菌如:MRSA、VRE检出率稳定,糖肽类及新菌药物保持较好抗菌活性,但利奈唑胺不敏感肠球菌和喹诺酮不敏感无乳链球菌有增加趋势,值得注意。我国儿童中细菌耐药问题不容忽
- 李耘吕媛薛峰郑波张秀珍胡云建金玉芬胡志东赵建宏潘世扬胡必杰俞云松邓秋连李艳刘文恩刘德华费樱府伟灵徐修礼裴凤艳孟灵季萍汤进符惠群刘健杨维维张佳
- 关键词:药物监测抗药性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2013至2014年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监测报告被引量:33
- 2016年
- 目的监测我国主要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非发酵革兰阴性菌耐药状况,掌握耐药流行趋势,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按照统一方案定点收集来自全国19座城市19家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临床分离致病菌,每家医院约100株,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作为中心实验室,统一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MIC,参照美国CLSI或欧洲药敏委员会(EUCAST)2015标准判定细菌敏、耐药,以统计软件SPSS17.0计算MIC50、MIC90、MICm目及敏感率、耐药率。结果共1535株细菌进入MIC结果统计,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8.0%(180/644)和70.5%(456/647),多重耐药(MDR)菌检出率分别为34.9%(225/644)和79.6%(515/647),泛耐药(XDR)菌检出率分别为9.8%(63/644)和72.2%(467/647)。不同病房、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标本来源菌株耐药率比较显示,分离自ICU菌株的耐药率高于非ICU菌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更为明显,来自ICU菌株耐药率多在52.4%~90.9%,明显高于分离自非ICU菌株的34.0%~73.3%(t=2.209,P=0.032);儿童患者分离菌中非发酵菌所占比例及耐药率均显著低于成人患者与老年患者(3.2%~50.0%、7.1%~81.3%,t=-2.800~-5.671,P均〈0.01);来自痰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较来自血和引流液的菌株更耐药(18.7%~74.2%、0.0%~75.4%,t=2.337~2.707,P均〈0.05);来自引流液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显著高于来自尿标本的菌株(19.7%~88.2%VS6.0%~66.0%,t=2.884,P=0.00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近年来耐药率稳定,但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持续增长,特别对于原本具有较好体外抗菌作用的药物,如米诺环素等。非发酵�
- 李耘吕媛薛峰郑波张秀珍胡云建金玉芬胡志东赵建宏潘世扬胡必杰俞云松邓秋连李艳刘文恩刘德华费樱府伟灵徐修礼裴凤艳孟灵季萍汤进符惠群刘健杨维维张佳
- 关键词:抗药性微生物革兰阴性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药物监测
- 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基因的分型被引量:23
- 2007年
- 目的分析我国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mec)基因型。方法来源于全国17家医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计266株,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23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利用多重PCR方法对MRSA菌株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26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MRSA 160株,占临床分离菌株的60.2%,PCR方法分型获得SCCmecⅡ型1株,占0.6%、Ⅱ型的亚型4株,占2.5%、Ⅲ型20株,占12.5%、含有342 bp(dcs)额外扩增条带的Ⅲ型菌株108株,占67.5%、ⅢA型11株,占6.9%、16株细菌未能分型,占10%,未发现Ⅰ型和Ⅳ型。结论我国临床分离的MRSA以SCCmecⅢ-dcs型为主,该类型为多重耐药菌株,基因组成与SCCmecⅢ型及ⅢA型有差异。
- 赵彩芸肖永红王珊李耘刘健杨维维郝凤兰
- 关键词:葡萄球菌金黄色甲氧西林抗药性基因型
- 青霉素结合蛋白变异与肺炎链球菌耐药关系研究
- 目的:初步探讨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基因变异与肺炎链球菌耐药关系。
方法:分别对15株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进行MIC测定;采用CTAB法提取DNA模板,应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对获得的基因...
- 高磊肖永红王喆刘健杨维维
- 关键词:青霉素结合蛋白肺炎链球菌耐药基因
- 文献传递
- 替比培南体外杀菌与耐药研究
- 目的:评价替比培南对51株临床分离菌体外杀菌作用及耐药产生情况。方法: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与连续诱导耐药试验,采用菌落计数法绘制杀菌曲线和测定自然耐药突变频度。结果:杀菌曲线和MBC测定结果表明,...
- 薛峰李耘吕媛刘健杨维维张佳
- 关键词:体外杀菌活性耐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