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伟
- 作品数:87 被引量:21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旋转电弧传感器焊枪空间姿态识别方法
- 一种旋转电弧传感器焊枪空间姿态识别方法,其方法步聚如下:首先以旋转电弧的旋转中心建立坐标系,将电弧长度的变化转化为坐标值的变化,然后采用最小二乘的方法对弧长进行平面拟合,最后根据此平面与坐标轴所在平面的交线的斜率来辨别焊...
- 张华高延峰毛志伟彭俊斐
- 文献传递
- 全密封二维运动平台
- 一种全密封二维运动平台,其特征是X轴定位平台和Y轴定位平台通过十字连接块连接,十字连接块包括X轴连接块、Y轴连接块和两块薄钢片,X轴连接块和Y轴连接块为凸曲面结构,相互垂直并对扣在一起,两块薄钢片相互垂直从中穿过。本发明...
- 毛志伟张华
- 文献传递
- 具有两种操作模式的并联机器人装置
- 具有两种操作模式的并联机器人装置,由静、动平台及四条支链组成,四条支链的运动副配置关系是:第一支链联接在动平台上的转动副的轴线与三个轴线平行的一组转动副的轴线垂直;第二支链上的移动副导轨与两转动副的轴线平行;第三支链联接...
- 石志新叶梅燕毛志伟
- 文献传递
- 角接接头热源模型的温度场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5年
- 根据角接接头焊接特性,分析其焊缝不对称的特性,在双椭球热源基础上改进其热源模型。以Q235为母材,根据试验与反演算法得出改进双椭球热源参数并对其热源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获得了焊缝成形过程与温度场分布规律及对咬边的影响;得出热源中心处纵横能量分布,证明了上下焊缝不对称的原则。该方法为合理选择焊接工艺参数和保证焊接质量提供依据参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热源模型正确。
- 毛志伟姜银松周少玲赵滨
- 关键词:角接接头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热源模型
- 移动机器人90°折线焊缝跟踪仿真及实验研究
- 针对船舶建造过程中船舱底部与甲板内侧格子形焊缝空间狭小、焊接条件恶劣的情况,设计了一轮式移动焊接机器人,通过ADAMS软件对焊缝跟踪进行运动学逆解仿真,其仿真结果为机器人的准确设计与焊接跟踪实验提供了依据.最后利用仿真结...
- 毛志伟王英鸽张华周少玲高延峰
- 关键词:移动焊接机器人焊缝跟踪ADAMS软件
- 文献传递
- 基于ADAMS的小型爬壁清洁机器人建模与仿真被引量:1
- 2012年
- 基于定轴及行星轮系运动,提出了一种小型爬壁清洁机器人,机器人采用双足真空吸附原理,阐述了机器人的结构,分析了清洗、平面旋转、行走和越障4种运动模式。为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运用ADAMS软件对各运动模式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够完成预期动作并具有运动灵活及驱动数目少等特点。本机器人的外形尺寸约为366 mm(长)×174 mm(宽)×165 mm(高),质量约为5 kg。
- 周少玲毛志伟葛文韬张华
- 关键词:爬壁机器人行星轮系ADAMS
- 水下圆弧齿同步带磁吸附柔性履带机构
- 水下圆弧齿同步带磁吸附柔性履带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前轴2和后轴3,主动轮4与主动带轮5通过转动副固定于后轴3上,从动轮6与从动带轮7固定于前轴2上,圆弧齿同步带8张紧在主动带轮5、从动带轮7上,在圆弧齿同步带...
- 毛志伟潘际銮
- 文献传递
- 轮式移动焊接机器人弯曲焊缝跟踪控制被引量:12
- 2007年
- 针对轮式移动焊接机器人在造船、大型球罐焊接等工业生产中的弯曲焊缝跟踪问题,建立了机器人的数学模型.采用积分Backstepping时变状态反馈方法设计了控制器,并利用李亚普诺夫方法证明了该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旋转电弧传感器仅能检测单方向偏差的情况,根据焊枪前端上一时刻和当前时刻的位置对跟踪轨迹的方位角进行估计.控制器在对机器人速度和角速度进行控制的同时,还对十字滑块进行了控制,使跟踪更加快速、平滑.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机器人实际运动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高延峰张华彭俊裴毛志伟
- 关键词:移动焊接机器人焊缝跟踪
- 串联机构数字建模及方位特征集自动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基于方位特征集理论(POC),对串联机构拓扑结构进行了数字化描述并且提出了一种方位特征集自动分析方法,并给出了运算规则、主要步骤以及流程图。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串联机构末端构件方位特征集自动分析过程中,提出的机构拓扑结构数字化和向量组并集理论能够简洁、快速的分析出串联机构末端构件的POC集,且便于计算机自动分析串联机构方位特征集,为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自动分析奠定基础。
- 王罡毛志伟罗玉峰石志新刘小山谢冬福
- 关键词:向量组
- 微型双足壁面行走机器人机构
- 一种微型双足壁面行走机器人机构,第二轴与机器人机架以第二转动副、第四转动副连接;第三齿轮通过第二离合器与第三轴连接;第三轴与机器人机架以第三转动副连接,并与第二行走吸附足以第二螺旋副连接;第一行走吸附足与机器人机架以第一...
- 毛志伟葛文韬周少玲罗香彬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