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林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平足
  • 2篇平足症
  • 2篇关节融合
  • 1篇带血管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清
  • 1篇软骨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松解
  • 1篇少年
  • 1篇手术治疗策略
  • 1篇松解
  • 1篇痛症
  • 1篇前置术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复位
  • 1篇切开复位内固...

机构

  • 6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石林
  • 5篇孙建民
  • 4篇尚小鹏
  • 3篇孙良智
  • 3篇李忠
  • 3篇姜厚森
  • 3篇苏保辉
  • 2篇栾素娴
  • 2篇徐世民
  • 2篇衣兰凯
  • 1篇逄铭源
  • 1篇刘美秀
  • 1篇刘春红
  • 1篇杨学栋

传媒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山东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后足关节融合联合胫前肌腱劈开转位治疗平足症
2018年
[目的]探讨中后足关节融合联合肌腱转位治疗平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2016年1月保守治疗无效的52例平足患者(52足)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8例,女34例,年龄16~62岁,平均40.50岁。术中首先对所有患者行跖楔关节融合,再对畸形矫正不足者增加跟骨截骨和跟骰关节融合,甚至距下关节融合,最后对所有患者行胫前肌劈开转位。采用AOFAS足踝评分、VAS评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损伤,感染,皮缘坏死等并发症,52例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35.22个月,其中49例患者术后足部外观明显改善,其余3例足部畸形改善不明显。AOFAS评分由术前的(47.51±6.2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8.72±6.54)分(P<0.001),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7.52±3.23)分降至末次随访时(2.01±1.92)分(P<0.001)。[结论]采用中后足关节融合联合肌腱移位可有效矫正平足畸形,患足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石林姜厚森衣兰凯刘春红尚小鹏孙建民
关键词:平足症
距舟关节融合联合胫骨前肌部分移位在青少年平足症治疗中重建足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距舟关节融合联合胫骨前肌部分移位在青少年平足症治疗中足弓重建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30例青少年平足症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12-16岁,平均14.3岁。中足功能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为(45.3±7.5)分。X线片检查示均有足弓高度不同程度丢失,伴后足畸形,术中行距舟关节融合,行胫骨前肌肌腱止点部分移位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0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5.2个月。29例患者术后足部外观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中足功能AOFAS评分为(91.3±1.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P〈0.01)。X线片检查,均无内固定螺钉松动、断裂等发生;足弓高度、侧面的距骨水平角、跟骨螺距角、距骨-第1跖骨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患者因门型钉断裂致距舟关节融合不稳定,足部疼痛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采用距舟关节融合联合胫骨前肌部分移位治疗青少年平足症可有效纠正平足畸形,足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苏保辉孙良智石林刘美秀尚小鹏孙建民
关键词:平足症足部畸形
顽固性跟痛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索顽固性跟痛症的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12月本科手术治疗的84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根据术前压痛点、局部封闭疗效和跟骨骨刺情况综合判断分析,15例行跟骨钻孔减压术(减压组),29例行骨刺切除并跖腱膜射频消融术(切除组);19例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松解复合切断组),21例行骨刺切除、跟骨钻孔减压、跖腱膜射频消融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复合组)。[结果]四组患者的VAS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组患者AOFAS-AH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四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减压组93.33%,切除组93.10%,松解复合切除组100%,复合组95.23%,84例患者总体优良率为95.23%。[结论]顽固性跟痛症主要术式有跖腱膜射频消融术,跟骨骨刺切除术,跟骨钻孔减压术,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切断术,经术前充分的评估,根据疼痛的不同原因合理优化组合应用上述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
李忠姜厚森刘俊华曹振昊杨学栋石林
关键词:跟痛症局封软组织松解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踝骨性关节炎软骨和血清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索踝关节骨性关节炎(ankle osteoarthritis,AOA)血液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方法]27例AOA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或踝关节融合,取血液和骨软骨组织检测TGF-β1。同期27例非A0A为血液检测对照,3例创伤截肢的骨软骨组织为免疫组化检测对照。[结果]ELISA法测定血清中TGF-β1.结果,AOA组(1994.70±188.49)pg/ml,对照组为(1623.22±127.99)p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0A患者骨软骨标本中TGF-β1染色阳性,其中,15例染色较深,呈强阳性。软骨下骨中可见多核巨细胞,胞浆呈深蓝色。相比之下,正常软骨着色较淡,软骨下骨也可见多核巨细胞,但体积小,着色浅,[结论]AOA的血液和骨软骨组织TGF-β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石林逄铭源陈丽倩姜厚森郭佳孙建民
关键词: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转化生长因子-Β1血清
带血管尺神经前置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评价带血管尺神经筋膜下前置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5例成人尸体上肢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尺神经在肘部的血液供应来源,测量尺神经的营养血管与神经伴行的长度。对38例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带血管尺神经筋膜下前置术和单纯筋膜下前置术,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Lascar分级法和神经电生理测定,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解剖测量尺神经的营养血管与神经伴行长度:3条动脉伴神经走行的长度分别为尺侧上副动脉(145.0±4.3)mm,尺侧下副动脉(48.6±8.2)mm,尺侧返动脉后支(65.2±9.3)mm。带血管尺神经筋膜下前置术优良率为89.5%,单纯筋膜下前置术优良率为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电生理检查:不带血管组术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平均为(23.3±3.6)m/s,术后(37.5±5.2)m/s;带血管组术前MNCV平均为(22.3±4.4)m/s,术后(45.2±6.0)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血管尺神经筋膜下前置术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孙良智孙建民栾素娴徐世民衣兰凯苏保辉石林尚小鹏李忠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外科手术
新鲜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新鲜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80例新鲜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按Myerson分型A型14例,Bl型12例,B2型28例,Cl型11例,C2型15例.所有患者均切开复...
孙建民孙良智栾素娴徐世民苏保辉石林尚小鹏李忠
关键词: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策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