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迟卫

作品数:106 被引量:27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十一五”国防预研基金军内科研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6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理学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天文地球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军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5篇舰船
  • 22篇船舶
  • 8篇喷射火
  • 7篇火灾
  • 6篇舰船工程
  • 5篇网络
  • 5篇甲板
  • 5篇仿真
  • 4篇堵漏
  • 4篇仪器
  • 4篇数据库
  • 4篇图像
  • 4篇专家系统
  • 4篇减阻
  • 4篇舰船甲板
  • 4篇航海性能
  • 4篇GIS
  • 4篇测量仪
  • 4篇测量仪器
  • 4篇船用

机构

  • 9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海军大连舰艇...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海军驻大连地...
  • 1篇公安部第一研...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3篇迟卫
  • 54篇金良安
  • 19篇谢田华
  • 14篇苑志江
  • 12篇蒋晓刚
  • 11篇田恒斗
  • 11篇王涌
  • 9篇石侃
  • 7篇高占胜
  • 7篇唐宇
  • 6篇陈明荣
  • 5篇林焰
  • 5篇徐玉明
  • 5篇韩云东
  • 5篇安中昌
  • 5篇解从伟
  • 4篇石爱国
  • 4篇陈明
  • 4篇艾葳
  • 4篇王运龙

传媒

  • 12篇舰船科学技术
  • 10篇中国航海
  • 6篇造船技术
  • 6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中国测试
  • 3篇应用光学
  • 3篇船舶力学
  • 3篇消防科学与技...
  • 3篇实验流体力学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中国舰船研究
  • 2篇全国防止船舶...
  • 2篇中国航海学会...
  • 2篇2004防止...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船舶工程
  • 1篇兵工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5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6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舰船航海性能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
建立舰船航海性能数据库,将为航海各研究方向提供大量详实的基本数据信息,改变当前舰船航海性能数据管理中存在的已有的数据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综合性不强、人员和资源浪费的状况,为追踪国际航海科教发展前沿提供信息资源保障.本文介...
迟卫石侃
关键词:网络数据库航海性能舰船
文献传递
海洋拖曳系统的船/缆/体耦合模型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为进一步提高海洋拖曳系统在不同情况下运动响应的预测精度,将拖曳母船、拖缆和拖曳体三者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利用其耦合边界条件,将拖缆顶端和底端的张力及其产生的力矩,分别与船舶操纵性运动方程(MMG模型)和拖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相结合,利用拖缆的有限差分方程,建立了船/缆/体三者耦合模型,进而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该模型与常规算法。结果表明,该模型考虑船/缆/体三者的耦合影响,可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拖曳母船的速度、旋回半径、横摇角等操纵性特征以及拖曳体的深度、姿态等信息所受到的影响,从而为准确预报海洋拖曳系统的运动响应提供更为直观、科学的理论依据。
苑志江金良安迟卫蒋晓刚郑智林
关键词:船舶拖缆
船舶破口水动力特性的CFD仿真
进水模型在船舶稳性计算中有着重要作用,破舱进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浮性和稳性。本文针对破口的水动力学特性建立了仿真模型,采用κ□ε数学模型,通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不同孔径比大小破口的流量系数...
李昂金良安迟卫
关键词:水动力特性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计算
文献传递
气泡水体携带能力的测量实验研究(英文)
2013年
针对水中上升气泡对水体携带作用一直难以测量的问题,特提出利用气泡上升携带水量来表征其能力大小的思想,进而专门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重点开展了双液分离转相精测技术的实验研究。实验时选取柴油和水构成双液,并分别采用直接测量和转相精测两种方法测量气泡上升携带水量。结果表明:采用双液法可有效分离气泡携带的上升水体;气泡上升携带水量的转相精测值精度高于其直接测量值,且携带水量越小其精度优势越明显,特别是当携带水量很小,直接测量法可能因误差太大而根本无法实施,但转相精测法却可顺利进行。
王涌金良安迟卫曲翊
关键词:水中气泡
延时膨胀泡沫的运动特性研究
2014年
针对舰船利用现有水幕系统施放泡沫幕难以同时满足施放距离远、滞空时间长的问题,深入研究了延时膨胀泡沫(DEF)的运动特性。将不同浓度的一水合柠檬酸(C6H8O7·H2O)和碳酸氢钠(NaHCO3)溶液在高压管路中以物质的量之比1:2充分混合,添加6%体积的水成膜泡沫液,制得DEF并由圆柱状喷口施放,测量其射程、体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EF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曳力加速度af与其运动速度v的平方、瞬时发泡率δ的2/3次方成正比,而泡沫施放后δ是逐渐增加的,其施放初期的af远远小于普通泡沫,可大幅提高射程;在其降落阶段,δ的增加又有利于降低泡沫的降落速度,进而提高其滞空性能;当DEF最终发泡率A为4.0时,其平均射程可达普通空气泡沫的2.7倍,泡沫体积膨胀大约在2.5s内完成90%,对应af的体积因子δ2/3增大了2.4倍,滞空时间增大了1.55倍。研究结论可为泡沫型干扰幕技术的进一步丰富完善以及相应装备研制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金良安王吉心迟卫曲翊
关键词:曳力
船舶涡旋流堵漏效果与刚性桨叶工作位置的关系研究
2012年
船舶涡旋流堵漏是为克服现有堵漏手段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思想,通过在船舶破口外侧形成局部涡旋流场,使破口处的海水高速旋转,大幅减小海水的压力,从而为破口的舱内封堵创造有利条件.在自行设计制作了专用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分别从桨叶相对破口距离、桨叶相对破口高度和桨叶相对破口角度3个方面,定量研究了刚性桨叶工作位置对进水时间的影响规律,进而揭示了刚性桨叶工作位置与船舶涡旋流堵漏效果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刚性桨叶中心略低于破口中心,桨叶正对于破口且距离破口越近时,延长进水时间越明显,涡旋流堵漏效果越显著,可使用于堵漏的时间延长到300%以上.这一结论可为船舶涡旋流堵漏方法的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韩云东金良安王涌迟卫谢田华
关键词:船舶工程堵漏桨叶
舰船尾流大涡模拟方法
2013年
针对舰船尾流直接数值模拟方法(DNS)耗时长、存储空间大等缺点,利用三维大涡模拟方法(LES)建立舰船尾流场控制方程,结合实船的初始边界条件,对流场在3个方向的速度及压强分布进行大尺度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流场中存在对称面,各变量相对其呈对称分布;流向速度呈指数形式衰减;展向速度分布具有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特点。该方法计算效率较高,占用空间较少。
闫雪飞金良安王桂军迟卫苑志江
关键词:大涡模拟对称面
舰船特种自消隐气幕技术研究
2007年
气幕技术在现代舰船的减阻和隔声降噪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现有气幕技术使用中存在次生暴露和尾流加重等严重不足。为进一步改善气幕技术在现代舰船上的推广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研制特种自消隐气幕的新思路,从其设计的基本思想、化学反应原理等方面开展了初步研究,并以实验验证了它的可实现性。
高占胜石侃迟卫徐玉明
关键词:舰船工程减阻降噪气幕
舰船风浪中航行及操纵系统被引量:8
2002年
基于风浪中经验航法和理论航法相结合的观点 ;汲取耐波性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风浪航行操纵系统 ,集合 3个子系统 (海浪计算子系统 ,航向航速优选子系统 ,摇荡短期时历预报子系统 )的计算结果 ,合理组合 ,可满足风浪航行及转向时机、舰载直升机起降时机、海上补给及拖带航向航速选择等决策的需求。
蔡烽石爱国迟卫周立鑫杨宝璋
关键词:舰船大风浪航行操纵系统航行系统海浪预报
船舶抗沉计算与决策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船舶抗沉计算和决策是及时、准确地进行损管行动的基础。依据不沉性理论、数值分析、专家系统和多目标决策理论,建立了船舶的抗沉计算模型和抗沉方案优选决策模型,并以某型船舶为实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谢田华胡莹迟卫唐宇金宁
关键词:船舶舰船工程专家系统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