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丁

作品数:11 被引量:254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土壤
  • 6篇草地
  • 5篇放牧
  • 4篇围封
  • 4篇黄土高原
  • 2篇典型草原
  • 2篇养分
  • 2篇植物
  • 2篇土壤理化
  • 2篇土壤理化性
  • 2篇农田
  • 2篇黄土高原草地
  • 2篇放牧强度
  • 2篇草原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分解
  • 1篇性状
  • 1篇养分释放
  • 1篇优势植物

机构

  • 11篇兰州大学
  • 2篇阿拉善盟草原...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亚利桑那大学
  • 1篇阿拉善盟气象...

作者

  • 11篇郭丁
  • 9篇傅华
  • 7篇李旭东
  • 3篇牛得草
  • 2篇苏淑兰
  • 2篇李晓东
  • 2篇李洋
  • 1篇文海燕
  • 1篇裴世芳
  • 1篇尚振艳
  • 1篇俞斌华
  • 1篇张永超
  • 1篇张丽静
  • 1篇董晓玉
  • 1篇董全民
  • 1篇袁晓波
  • 1篇任运涛
  • 1篇杨成新
  • 1篇魏龙

传媒

  • 5篇草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封对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2
2015年
以青海湖流域退化的高寒草甸2个草地类型为对象,比较分析了围封2年样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围封后高山嵩草和矮生嵩草的地上生物量较放牧地分别增加了33.8% 和31.5%;且禾本科植物生物量的比例显著增加,杂类草的比例降低.2)功能群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增加.3)围封2年后,2个草地型0~10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10.15%和12.74%,10~30cm 土层均无显著变化;矮生嵩草草地0~10cm 土层土壤全磷含量增加了16.13%,其余无显著变化;表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6.61%和6.25%,pH 值降低了4.04%和3.69%,10~30cm 土层均无显著变化;土壤全磷含量在各土层均无显著变化.
李洋严振英郭丁王海霞苏淑兰李旭东傅华
关键词:围封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
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氮添加的响应被引量:25
2017年
利用原位分解袋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优势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和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凋落物的养分释放过程对氮添加的响应,试验周期为1 a。设置6个氮添加水平,分别为N0(0)、N1(1.15 g N m^(-2)a^(-1))、N2(2.3 g N m^(-2)a^(-1))、N3(4.6 g N m^(-2)a^(-1))、N4(9.2 g N m^(-2)a^(-1))和N5(13.8 g N m^(-2)a^(-1)),氮素类型为尿素((NH_2)_2CO)。结果表明:(1)氮添加处理两年显著改变了长芒草和阿尔泰狗娃花凋落物的初始化学性质。随着氮梯度的增加,凋落物的N(氮)含量逐渐增加,木质素含量先增加后下降,C/N(碳氮比)和木质素/N降低,C(碳)、P(磷)和C/P(碳磷比)没有显著的差异。(2)氮处理对长芒草和阿尔泰狗娃花凋落物的分解速率的影响不显著。长芒草和阿尔泰狗娃花凋落物C含量随分解时间整体为降低过程,N和P含量总体上为增加过程,且整个分解过程中N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3)氮处理对长芒草和阿尔泰狗娃花凋落物C和P的分解基本无影响,两种元素都呈现释放过程。氮处理对凋落物的N残留率有显著的影响,在N1—N3(1.15—4.6 g/m^2)处理下的长芒草凋落物N残留率高于其他处理,且呈现富集过程;而阿尔泰狗娃花凋落物中的N呈现富集-释放过程。在土壤养分贫瘠的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适量的氮输入可以促进系统的固氮。
文海燕傅华郭丁
关键词:草原凋落物养分释放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草地和农田系统碳动态对降雨、温度和CO2浓度变化响应的模拟被引量:3
2018年
全球气候变化通常是多种环境条件同时连续地发生变化,而多因子的控制实验并不能完全模拟环境的变化且其通常需要耗费很高的成本。应用模型可以加深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应用陆地生态系统(TECO)模型模拟黄土高原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在CO_2浓度、温度和降水改变情况下生态系统碳动态,探讨黄土高原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异养呼吸(Rh)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生态系统碳净交换(NEE)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除农田系统的Rh对温度响应的拐点在当前温度,其余对温度响应拐点在增温4℃,此时系统固碳能力最高。降水和CO_2浓度增加改变生态系统NPP,Rh和NEE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随着降水增加,生态系统对温度响应更敏感;草地生态系统NPP,Rh和NEE对温度变化响应拐点发生改变,而农田系统无变化。CO_2浓度升高使农田生态系统NPP,Rh和NEE在增加4℃情景下,对温度变化响应不敏感。增加降水和增温对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NPP、Rh和NEE交互作用相对强度最大,分别为51.0%和30.0%、51.3%和16.6%以及-46.1%和-28.9%;增雨和增加CO_2浓度对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NPP、Rh和NEE交互作用相对强度最小,分别为2.4%和7.5%、3.7%和3.4%以及8.1%和-9.0%。三因子交互作用对生态系统NPP,Rh和NEE没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农田相比,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气候变化交互作用响应更显著。
郭丁郭文斐赵建特木其勒图李旭东傅华骆亦其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化学计量的影响
2023年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养分释放或固持的重要调节者。本实验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以藏羊放牧强度控制实验为平台(对照(CK,0),轻度放牧(LG,2 sheep·hm^(-2)),中度放牧(MG,4 sheep·hm^(-2)),重度放牧(HG,6 sheep·hm^(-2))),开展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地土壤和微生物养分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养分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土壤碳氮磷含量在放牧干扰下呈减少趋势,而微生物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化幅度较小;重牧的碳获取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此外,中牧和重牧的C∶P不平衡和N∶P不平衡高于CK,而C∶N不平衡低于CK,这表示在中度或重度放牧下高寒草地主要受到碳、磷的限制。当面对自身与资源之间的养分不匹配时,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主要通过增加碳获取酶的分泌,来缓解在重牧下的养分限制。
潘森卜嘉玮甘安琪尚振艳郭丁杨晓霞董全民牛得草
关键词:放牧强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
围封与放牧对青藏高原草地生物量与功能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3
2014年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荒漠草原的退化草地为基础,比较了5年围封样地与放牧样地的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围封后3类草地地上总生物量较放牧样地分别显著增加了48.1%、10.8%、34.5%;地下生物量对围封的响应与地上总生物量一致,且围封后高寒草原0-10cm土层根系生物量比例较放牧地显著下降。(2)围封显著降低了高寒草甸的根冠比,高寒草原和温性荒漠草原无显著变化。(3)与放牧地相比,围封显著增加了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禾本科植物的生物量比例,高寒草甸杂类草显著降低,温性荒漠草原功能群生物量比例无显著差异。
苏淑兰李洋王立亚郭丁康海军李旭东傅华
关键词:围封青藏高原生物量功能群根冠比
阿拉善荒漠草地几种灌木对土壤有效态养分的影响被引量:20
2009年
对阿拉善荒漠草地广泛分布的几种灌木、半灌木土壤有效态常量和微量营养元素的"肥岛"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霸王、白刺、红砂和沙冬青提高了灌丛根部土壤速效Na、K、Fe和Mn的含量,而降低了灌从根部土壤速效Ca、Mg的含量;驼绒藜除对土壤速效Mg含量有显著影响外,对其他元素无显著的影响。②霸王、白刺和沙冬青对速效Na、K、Fe和Mn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对速效Ca负富集作用;红砂对速效Na有极强的富集作用,EA、EB分别为37.59和52.93;除红砂和驼绒藜对速效Mg有富集作用外,其余灌丛对速效Mg无富集作用。③灌丛周围土壤pH值与速效K、Fe和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a呈正相关,与速效Na无相关性。霸王、白刺、沙冬青周围土壤速效Mg含量与pH值也呈显著正相关;除了霸王外,其他灌木周围土壤速效Mn含量都与pH值呈负相关。
郭丁裴世芳俞斌华傅华
关键词:灌丛速效养分
放牧与围封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影响被引量:70
2010年
将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亚生态系分为地上活体、立枯物、凋落物和地下根系4个部分,进行放牧与围封草地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牧与围封草地各组分碳、氮、磷贮量的季节动态模式与其对应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碳、氮、磷贮量均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0.899和0.936(FG),0.990,0.891和0.936(GG);封育和放牧草地植物间各部分碳、氮、磷贮量差异均由各自生物量差异引起。围封草地植物总生物量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立枯物、凋落物的量,以及碳、氮、磷贮量一般高于放牧样地(P<0.05)。地上活体氮、磷贮量在其生物量最大时最高(7月),此时围封草地地上活体氮、磷贮量(1.291 8,0.083 7g/m2)显著低于放牧草地(1.529 7,0.100 2 g/m2)(P<0.05)。放牧草地主要通过地上幼嫩器官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的增加来获得较大氮磷贮量,并以此提高草地利用率。
董晓玉傅华李旭东牛得草郭丁李晓东
关键词:典型草原放牧植物生物量
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及其互作对白沙蒿抗性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以白沙蒿为试验材料,在干旱(D)、UV-B辐射(U)和干旱与UV-B辐射复合(D+U)胁迫下,从幼苗生长、膜脂氧化、次生物质类黄酮、脂肪酸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等方面研究了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及其互作对白沙蒿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D和U处理下,白沙蒿幼苗叶、茎、根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积累减少,株高、叶面积和相对含水量(RWC)降低。D+U处理缓解了D和U处理造成的白沙蒿生物量的下降。D和U处理下,叶相对电导率(REC)显著升高;D+U处理的REC显著下降。D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分别为对照(CK)的1.65和3.69倍,而U处理MDA含量和LOX活性无显著变化;D+U处理MDA含量和LOX活性分别为D处理的66.69%和44.00%。D和U处理类黄酮含量分别为CK的1.25和1.37倍;D+U处理类黄酮含量为D处理的1.57倍。D处理未引起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显著变化,U处理造成IUFA显著降低,为CK的91.96%;D+U处理IUFA为U处理的1.08倍。结果表明,干旱和UV-B辐射胁迫引起的膜损伤是造成白沙蒿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干旱和UV-B辐射复合胁迫通过增加类黄酮含量、抑制LOX活性和提高脂肪酸不饱和度的效应产生叠加作用,缓解了彼此对白沙蒿造成的膜损伤。
韩晓栩赵媛媛张丽静郭丁傅华李永善杨成新
关键词:白沙蒿干旱UV-B辐射
放牧对荒漠灌丛草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以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组成、养分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轻度放牧相比,重度放牧使0~5 cm、5~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各土层中土壤团聚体以0.053~0.25 mm粒径为主,放牧强度的增加造成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降低,分形维数(D)值升高,土壤团聚体结构遭受破坏,稳定性降低,导致土壤团聚体由大粒径团聚体(0.25~2 mm)向小粒径团聚体(0.053~0.25 mm、<0.053 mm)转变;重度放牧使土壤团聚体的C/N值升高,造成有效养分难以释放,植物所需养分亏缺。说明重度放牧是造成阿拉善盟荒漠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
祁正超常佩静李永善田雪梅李旭东郭丁牛得草
关键词:放牧强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围封对黄土高原草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长期放牧草地和围封7年的草地为对象,分析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并应用RDA冗余分析法分析了土壤水分、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是围封与放牧草地土壤有效氮的主要组分;两样地0-10cm土层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均主要受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的影响;围封草地10-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主要受土壤水分与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的共同影响,而放牧草地10-20cm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主要受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的影响;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放牧草地围封7年后,较高的生物量使得凋落物及土壤有机质增加;另外,围封后土壤水分在多数季节显著增加(P<0.05),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土壤氮素的矿化。
廖圣祥任运涛袁晓波李旭东郭丁李金博傅华
关键词:放牧草地铵态氮硝态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