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丽莉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斜视
  • 6篇手术
  • 4篇玻璃体
  • 3篇血管
  • 3篇眼球震颤
  • 3篇震颤
  • 3篇上皮
  • 3篇上皮细胞
  • 3篇视网膜
  • 3篇术后
  • 3篇切割术
  • 3篇外斜
  • 3篇外斜视
  • 3篇网膜
  • 3篇细胞
  • 3篇脉络膜
  • 3篇晶状体
  • 3篇间歇性外斜
  • 3篇间歇性外斜视
  • 3篇玻璃体切割

机构

  • 19篇北京大学
  • 2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郭丽莉
  • 10篇王乐今
  • 7篇黎晓新
  • 5篇孟庆娱
  • 5篇梁建宏
  • 3篇于文贞
  • 2篇黄旅珍
  • 1篇谢万坤
  • 1篇鲍永珍
  • 1篇周玮琰
  • 1篇石璇
  • 1篇吴夕
  • 1篇何培英
  • 1篇李岩
  • 1篇陈欢
  • 1篇邓洵
  • 1篇朱雪梅
  • 1篇程湧
  • 1篇赵敏

传媒

  • 4篇中华眼科医学...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研究
黎晓新何守志黄旅珍于文贞史雪辉郭丽莉
该成果属于眼科学领域。该成果以RPE细胞和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及CNV实验动物模型为对象,从体外、体内研究两个方面,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转染、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等方法,从细胞、分子和蛋白水平,对CNV...
关键词:
关键词:眼科学乙酰肝素酶动物实验
氧分压对兔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氧分压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的影响。方法将离体兔晶状体分别置于氧分压为2%×760mmHg和21%×760mmHg的玻璃体切割灌注液中,分别于1、4、8、12h用前节分析仪测量两组晶状体密度值,计算平均密度。TUNEL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LECs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作用1h,大体观察两组晶状体均保持透明,可见少量LECs凋亡;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4h、8h和12h各组晶状体逐渐变混浊,平均密度不断增加;发生凋亡的LECs逐渐增多;透射电镜下见核染色质凝集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作用1、4、8h和12h时,2%×760mmHg组的晶状体平均密度明显高于21%×760mm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h时,2%×760mmHg组和21%×760mmHg组的凋亡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8h和12h时,2%×760mmHg组的凋亡细胞数量少于21%×760mmHg组,且两组的凋亡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晶状体周围环境中的氧分压水平可减少LECs的凋亡,晶状体周围环境中氧分压的不同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的形成有影响。
郭丽莉梁建宏黎晓新
关键词:氧分压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
一种斜视手术测量保护器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视手术测量保护器械,包括主挡板、副挡板和把手,副挡板滑动设置在主挡板的一侧面上,把手一体成型在主挡板的一侧端面上,把手呈Z型,把手与主挡板垂直且位于主挡板远离副挡板的一侧,眼外肌与球体之间形成手术操...
郭丽莉苗泽群王乐今
Sorsby眼底营养不良被引量:1
2006年
Sorsby眼底营养不良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本文就其临床特征、分子遗传学基础、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郭丽莉黎晓新梁建宏
关键词:分子遗传学脉络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转移癌短程放射治疗的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脉络膜转移癌患者短程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4年2月至2012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接受钌106放射敷贴器短程放射治疗的22例(23只眼)脉络膜转移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眼肿瘤控制情况(瘤体体积变化及视网膜下液吸收情况)、眼球保留率以及治疗后视力.结果 22例患者就诊时年龄最小31岁,最大74岁,年龄中位数为59岁.男性10例,女性12例.22例患者中,18例患者(18只肿瘤眼)有治疗后1次或以上的随诊记录,观察期1 ~ 72个月,中位数为13个月.18只肿瘤眼在接受治疗后均可观察到明显的肿瘤缩小和视网膜下液吸收,经治疗后眼球均得以保存,治疗后视力:≥0.3者13只眼,占72.22%;≥0.05且<0.3者4只眼,占22.22%;<0.05者1只眼,占5.56%,明显优于治疗前视力.结论 钌106放射敷贴器对脉络膜转移癌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郭丽莉梁建宏黎晓新
关键词:脉络膜肿瘤放射疗法
整合素连接激酶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生长、凋亡和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生和移行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干预RPE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对于PVR的靶向治疗有重要意义. 目的 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对RPE细胞生长、凋亡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 方法 用低糖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和传代人RPE D407细胞系,选择50代以内的细胞进行实验.应用特异性敲减ILK的小干扰RNA(siRNA) (ILK-siRNA)与100μl无血清培养基和RPE细胞共培养的方式转染RPE细胞作为实验组,应用非特异性siRNA转染RPE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将24孔板置于37℃、体积分数5% CO2孵箱中孵育.转染48 h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RPE细胞活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PE细胞的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各组RPE细胞中cyclin D1和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各组RPE细胞分泌VEGF水平的变化. 结果 转染siRNA 48 h后,MTT法检测见实验组和对照组RPE细胞活力分别为(43.69±0.89)%和(73.95±1.20)%,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4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24,P=0.000).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实验组处于G1期的细胞数为(83.30±1.26)%,对照组为(47.10±0.93)%;实验组S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为(12.63±0.92)%,对照组为(36.25±1.21)%;实验组G2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为(4.07±1.40)%,对照组为(16.65±1.53)%,两组间G1、S、G2期细胞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624、-38.130、-14.860,均P=0.000).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5.18±1.22)%,对照组为(2.20±0.15)%,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42,P=0.000).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示,实验组cyclin D1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而caspase-3的表达量则明显增高.ELISA法检测结果示,实验组RPE细胞的VEGF分泌量为(1314.49±147.23) ng/L,比对照组的(3
郭丽莉于文贞黎晓新周玮琰谢万坤赵敏陈欢何培英
关键词:整合素连接激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小干扰RNA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一种用于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灌注液,为眼科平衡盐溶液,其中,在37℃下,眼科平衡盐溶液中氧气分压为2kPa-10kPa。优选的,氧气分压为2kPa。本发明通过提供...
梁建宏郭丽莉黎晓新
文献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评估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术后视力改善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0
2015年
背景 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眼的视功能,玻璃体切割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关于其术后视力预测的研究较少. 目的 对IMEM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膜剥除手术患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IMEM患者手术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变化与术后视力改善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IMEM且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并完成随访的病例48例49眼的临床资料.患者依据术前OCT图像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视网膜光感受器内节/外节(IS/OS)及外界膜(ELM)层反光条带是否完整分为完整组(17例18眼)及不完整组(31例31眼),记录患眼手术前OCT测量的CFT值和LogMAR视力,并与术后12周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术眼手术前后CFT值变化与视力改善程度的关系,评价术前OCT测量的CFT值在预测术眼术后视力改善程度方面的应用价值. 结果 术后12周,完整组18眼的OCT图像显示RPE层、IS/OS层及ELM层均仍完整,而不完整组OCT图像RPE层反光条带不连续者由术前的6眼减少到1眼,IS/OS层反光条带不连续者由术前的29眼减少到19眼,ELM层反光条带不连续者由术前的27眼减少到15眼(各层的不连续眼数有重复).术眼视力的增加值随着CFT值的减少而增加,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R2 =0.298,B=0.001,P=0.000),CFT每减少100 μm,术后LogMAR视力提高1行.完整组患眼术前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0.4±0.19,术后为0.36±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6,P=0.393).不完整组术前平均logMAR BCVA为0.82±0.41,术后为0.46±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6,P=0.000).不完整组患眼术后视力的改善程度为0.3,优于完整组的0.0. 结论 IMEM术眼手术前后OCT测量视网膜外层结构的连续性及CFT的变化均与患眼视力改善的程度明显相关,术前视网膜外层
郭丽莉于文贞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力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术
植入式眼外肌神经肌肉刺激器在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中的应用
苗泽群郭丽莉李罗佳王乐今
微创小切口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微创小切口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IXT)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的患者52例(52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28例(28只眼);年龄3~16岁,平均年龄(7.3±3.1)岁。按照斜视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小角度斜视组和大角度斜视组。检查并记录全部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远视力、屈光度、同视机融合功能及近立体视功能等指标;检查并记录全部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远近斜视度。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术龄、屈光度及斜视度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组的眼位正位率和近立体视提高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术前与术后同视机融合功能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本研究纳入的52例(52只眼)基本型IXT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7±3.2)岁,术前平均斜视度为(-38.56±14.96)个三棱镜度(PD)。两组患者性别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P>0.05);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病程、平均年龄、术眼及非术眼屈光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0.02,0.08,0.27,0.28;P>0.05)。两组术前平均斜视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P<0.05)。行R&R术的患者中采用"退5缩4"、"退6缩3"、"退6缩4"、"退7缩4"及"退7缩5"术式者分别有24例(24只眼)、8例(8只眼)、8例(8只眼)、12例(12只眼)、2例(2只眼)及6例(6只眼)。术后6个月时,小角度斜视组和大角度斜视组患者眼位正位率分别为82.1%和79.2%。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两组患者术后从第1周开始逐渐发生外斜漂移,并且术后1个月之前外斜漂移发展较快,之后眼位趋于稳定。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融合范围的绝对值分别为(14.56±9.53)°和(21.79±6.93)°。经t检验,两者的�
张晶议苗泽群许欣欧阳倩如付皓丽郭丽莉王乐今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正位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