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燕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5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降钙素
  • 4篇降钙素原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免疫
  • 3篇肝炎
  • 3篇肝炎病毒
  • 3篇病毒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免疫吸附
  • 2篇抗体
  • 2篇化学发光
  • 2篇核心抗体
  • 2篇表面抗原
  • 2篇病毒表面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1篇黄燕华
  • 10篇王伟佳
  • 5篇张秀明
  • 4篇严海忠
  • 4篇阚丽娟
  • 4篇杜满兴
  • 3篇慕月晶
  • 3篇欧阳能良
  • 3篇张汉奎
  • 3篇徐全中
  • 2篇梁培松
  • 2篇卢建强
  • 1篇韩慧
  • 1篇阮小倩
  • 1篇幕月晶
  • 1篇罗燕香
  • 1篇胡婷
  • 1篇温冬梅
  • 1篇陈颖
  • 1篇徐胜男

传媒

  • 5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检验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分布特征。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10月疑似过敏性疾病患者1 884例,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有针对性地对其血清进行4种吸入性过敏原组合(尘螨类、霉菌类、动物表皮类、花粉类)和4种食入性过敏原组合(海鲜类、谷类、肉类、奶制品)的特异性IgE检测,分析各类过敏原组合的特异性IgE表达情况,并观察过敏患者特异性IgE的性别与年龄分布差异。结果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类占73.9%、动物表皮类8.5%、霉菌类6.5%、花粉类4.0%;食入性过敏原中海鲜类占47.8%、奶制品31.5%、谷类23.0%、肉类8.5%。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混合过敏原阳性的过敏性疾病患者高达82.0%,且尘螨类和动物表皮类常混合致敏。不同性别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尘螨类是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组合;海鲜类、奶制品和谷类是主要的食入性过敏原组合,过敏患者多见混合过敏原致敏,随着年龄增长过敏原阳性率逐渐降低。
黄燕华张秀明王伟佳
关键词:特异性IGE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临床意义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HBcAb阳性标本16 830份,根据HBcAb的cut off指数(COI值)将其分为3组:1.0~〈9.0组、9.0~〈11.0组、≥11.0组进行统计分析。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均阴性且HBcAb的COI值大于或等于11.0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结果 COI≥11.0组标本HBsAg(+)HBsAb(-)检出率(13.84%)明显高于其他表现形式(P〈0.05);COI值为9.0~〈11.0组各HBsAg、HBsAb表现形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I值为1.0~〈9.0组标本HBsAg(+)HBsAb(-)检出率(0.5%)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HBsAg(-)HBsAb(-)且COI≥11.0的标本304份,其中HBV DNA阳性64份,阳性率为21.0%。结论 HBcAb检测中,COI≥11和1.0~〈9.0可分别作为判断HBV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的参考指标,临床应用时应联合HBV的其他实验室标志物并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张汉奎王伟佳卢建强杜满兴罗燕香阮小倩黄燕华冯砚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化学发光DNA病毒
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的人群HBsAg合适临界值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的人群HBsAg合适临界值的研究。方法:收集并检测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组HBsAg阴性及HBcAb阴性伴HBsAb阴性组HBsAg阴性的样本各1 522例,比较两组HBsAg结果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对ELISA定性HBsAg结果诊断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的人群的阳性判断值的再确定,寻找更好的的诊断性能。结果:i2000SR检测HBsAg的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符合临床检测要求。HBcAb阴性组复检前与复检后相比明显降低,复检后HBcAb阳性组的结果相比阴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对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的人群HBsAg建立合适临界值为0.415后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Youden指数显示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人群的HBsAg结果与HBcAb阴性伴HBsAb阴性人群HBsAg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室建立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人群的ELISA法定性HBsAg结果合适的的阳性判值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
张汉奎王伟佳黄燕华杜满兴梁培松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ROC曲线
PCT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4
2015年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EP15-A2文件验证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简称Cobas E601)检测PCT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保证仪器条件符合实验要求。收集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住院患者697例,联合分析患者血培养、痰培养、中段尿培养和脑脊液培养数据及其血清PCT结果,比较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及不同部位感染患者血清PCT的变化趋势,并分析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机体PCT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 Cobas E601检测PCT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总变异系数(CV)<3.59%,与定值校准品的偏差<5.0%,符合临床检测要求。血清PCT水平在全身和局部感染患者中均升高,且全身感染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患者(P<0.05);在局部感染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感染组间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身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P<0.05);在局部感染中,此2类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在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患者样本中均升高,在局部感染中不能通过血清PCT水平鉴别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感染。
慕月晶王伟佳严海忠徐全中阚丽娟欧阳能良黄燕华张秀明
关键词:降钙素原全身感染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高值阴性样本的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高值样本的漏检状况并探讨减少漏检的方法。方法参照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EP15-A2文件验证ARCHITECT I2000定量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精密度和准确度,保证仪器条件符合实验要求。研究期间内收集ELISA法定性HBsAg结果的样本吸光度值/临界值之比(S/CO)值为0.30~0.99范围的1 130例样本进行复检,复检后S/CO值仍为0.30~0.99的387例样本,采用雅培I2000进行HBsAg定量检测的结果作为参考,研究HBsAg阴性高值样本的漏检状况,并采用ROC曲线对ELISA法定性判定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人群的HBsAg阳性结果判断值的确定,寻找更好的诊断性能。结果 i2000SR检测HBsAg的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总不精密度小于9.88%,与定值校准品的偏差小于3.91%,符合临床检测要求。该研究发现S/CO值为0.30~0.99HBsAg的样本在不同的批次检验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研究期内有261例出现HBsAg漏检;HBcAb阳性组的样本利用ROC曲线对ELISA定性HBsAg结果重新进行临界值的再确定为0.51后,其中239例重新判断为阳性。结论提高ELISA法定性检测HBsAg的重复性和HBcAb阳性人群建立新的ELISA法定性HBsAg阳性判断值0.51,HBsAg对于S/CO值为0.30~0.99的样本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
张汉奎王伟佳黄燕华杜满兴梁培松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降钙素原的空白限、检出限和功能灵敏度的评价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对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降钙素原(PCT)的检测限值和功能灵敏度(FS)进行评价。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7A文件,将空白样品生理盐水及系列低浓度样品在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确定该方法的空白限(LoB),检出限(LoD)和FS。结果 PCT的LoB为0.029ng/mL,LoD为0.068ng/mL,FS为0.034ng/mL。结论建立了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PCT的LoB,LoD和FS,其分析灵敏度性能指标符合厂商提供的性能指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
黄燕华张秀明王伟佳温冬梅欧阳能良慕月晶阚丽娟严海忠胡婷
关键词:降钙素原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检出限
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感染再发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水平对诊断感染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感染再发患者的PCT诊断界值进行研究。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细菌感染患者150例,动态监测其血清PCT水平,其中感染再发患者100例,治疗有效患者50例。观察细菌感染再发患者PCT回升水平及与其同期治疗有效患者PCT水平的差异情况。同时收集健康对照者60名,分析感染再发患者PCT水平回升拐点与健康成人PCT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对感染再发的诊断性能,并初步设定PCT诊断感染再发的界值。结果 PCT水平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感染再发与治疗有效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感染再发患者PCT水平出现回升现象,且明显高于治疗有效患者(P<0.05);感染再发患者PCT水平回升拐点仍高于健康人(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对于感染再发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3.5%,其性能最佳[敏感性89.0%、特异性83.0%、阳性预测值84.0%和阴性预测值88.3%]处的界值为2.29 ng/m L,而WBC和IL-6诊断感染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5.1%和61.0%。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对诊断及鉴别诊断细菌引起的感染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慕月晶王伟佳徐胜男阚丽娟黄燕华欧阳能良徐全中严海忠张秀明
关键词:降钙素原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
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抗磷脂综合征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抗磷脂综合症(APS)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AP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血液样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LRP3炎症小体的mRNA表达情况,用ELISA方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L)、抗β2糖蛋白I抗体、白细胞介素-18(IL⁃18)和IL⁃1β的血清水平,同时检测两组血清中的补体、D二聚体及狼疮抗凝物(LA),并分析抗体滴度与NLRP3、下游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PS组患者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S患者PBMC中的NLR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中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IL⁃18、IL⁃1β表达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S患者NLRP3 mRNA的表达水平与caspase⁃1呈正相关关系(r=0.921,P<0.05);抗心磷脂抗体滴度与NLRP3炎症小体、IL⁃18、IL⁃1β呈正相关关系(r=0.598、0.521、0.428,P<0.05)。结论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参与APS的发病过程且表达水平与APS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韩慧陈康董谦黄燕华王伟佳
关键词:NLRP3抗磷脂综合征
不同抗凝剂、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降钙素原检测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采集13例疑似细菌感染患者血液,分别置于干燥管和含有分离胶、肝素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采血管中,分离血清或血浆,采用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在即刻、12、24和72 h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出最适采血管,再采集9例疑似细菌感染患者血液置于最适采血管中分离血清或血浆分别存放于4、-30及-70℃,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检测。结果 13例患者标本,不同采血管在分离血清或血浆后即刻检测结果差异不超过15%,EDTA-K2抗凝标本室温存放12、24和72 h均降解最少,分别为(2.61±0.56)%、(3.86±0.76)%、(15.77±1.65)%。EDTA-K2抗凝标本存放于4、-30及-70℃,7 d后降解不明显。结论不同抗凝剂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CT没有明显差异,为了标本的有效保存和缩短标本检测时间,推荐临床使用EDTA-K2抗凝的血浆进行电化学发光法PCT的检测。
徐全中王伟佳阚丽娟严海忠幕月晶欧阳能量黄燕华张秀明
关键词:降钙素原抗凝剂保存温度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LADA患者42例和健康对照者50例基本临床资料,探讨LADA患者RDW的变化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结果 LADA患者组RDW水平为(13.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2%±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空腹C肽(FCP)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患者组RDW与HbA1c呈正相关(r=0.621,P<0.05)。结论 LADA患者RDW水平较健康人群升高,可用于评估LADA患者疾病危险度。
陈颖黄燕华邵君
关键词: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